首页 分享 黑果腺肋花楸播种扦插繁殖技术详解

黑果腺肋花楸播种扦插繁殖技术详解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22 08:17

黑果腺肋花楸是一种兼具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的珍贵树种,其果实可用于制作果汁和果酒,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下面将详细介绍黑果腺肋花楸的播种和扦插繁殖技术,帮助有兴趣种植的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培育这种树木。

播种育苗

1.1 采种及种子处理
在每年的9月底至10月初,当果实由红色转为黑色时,即可采集成熟的果实。采收的种子需来自健康、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采收后的果实需用手轻轻搓碎,去除果皮及果肉,取出干燥的种子,再晾干保存。

1.2 准备苗床
苗床应选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苗床建议采用高床形式,床面高出步道15-20厘米,苗床长度一般为20米,宽度为100-120厘米。苗床做好后,需均匀撒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以及复合肥,同时撒施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锌(比例为3:1),再翻耕土壤,精细整地。做床后打碎土块,平整床面,播种前最好细致做好床面。

1.3 种子处理
播种时间可以选择春季或秋季。首先用清水将种子浸泡,然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洗净后与2倍体积的河沙混合,保持混合物水分在60%,温度在20-25℃,每天翻动2次,待种子大部分萌发后即可播种。

1.4 播种
东北地区的播种时间为5月份或9月份,一般采用条播方式。播种前先浇水使苗地湿润,播种行幅为10厘米,间隔8厘米。播种后立即覆土,厚度约0.5-1厘米,播种量为每667平方米3-3.5公斤。秋播后立即覆帘并浇水,春播后覆盖遮阳网。春播当年出苗,一般10天左右即可出齐;秋播后次年3月出苗。出苗率可达70%以上。

1.5 苗期管理
当出苗率达到50%以上时,及时撤掉覆盖物。幼苗生长缓慢,抵抗力弱,需细心护理。主要措施包括:保持土壤湿度,定期除草松土,适时追肥,防治病虫害。病虫害防治可通过喷洒多菌灵或代森锌(交替使用)来实现。

扦插育苗

2.1 准备插床
插床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中性壤土或沙壤土。苗床高度为20厘米左右,宽度为100-120厘米,床间宽度为50厘米左右。在苗床上覆盖一层薄膜,薄膜距离地面高度不低于50厘米。插床四周用竹片做成栅栏,高度为200厘米左右,确保通风。

2.2 插穗准备
选择2-3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中上部枝条作为插穗。插穗长度控制在10-12厘米,保留2片叶,但需剪去叶片面积超过50%。将剪好的插穗每50枝左右捆成一扎,捆扎时确保根部对齐。

2.3 插穗处理
在扦插前需对插穗进行处理,首先剪短插穗至10-12厘米,保留2片叶。将插穗每50枝捆成一扎,然后将捆扎好的插穗浸入泡有生根粉的溶液中,浓度为100毫克/千克。

2.4 扦插
扦插应在太阳下山后进行,扦插株行距为5厘米×5厘米。扦插前先用木棍在苗床上戳一个洞,深度为5-6厘米,然后将插穗插入一半的深度,并压实土壤。扦插后需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2.5 幼苗管理
当幼苗成活后,应及时检查是否有不成活苗,进行补插。幼苗生长期间需每年追肥1-2次,以氮肥为主。病虫害防治贯穿整个幼苗生长期,可通过土壤消毒和插穗消毒等方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黑果腺肋花楸原产于北美洲,因其独特的价值近年来在国内多个地区引种。上述关于播种和扦插繁殖的技术介绍希望能为各位感兴趣的种植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关知识

黑果腺肋花楸繁殖技术
黑果腺肋花楸植物学研究进展.doc
黑果腺肋花楸
一种生产黑果腺肋花楸优质种苗的快速繁殖方法技术
黑果腺肋花楸果浓缩汁
一种黑果腺肋花楸海参果酱及其制备方法
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
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 花楸果提取物 花楸果花青素
黑果腺肋花楸生物学特性与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黑果腺肋花楸的价值

网址: 黑果腺肋花楸播种扦插繁殖技术详解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6053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白头叶猴”适应喀斯特石山的奥秘
下一篇: 水果中的黑宝石——黑刺李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