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刀为笔 意趣盎然(工匠绝活)
来源:人民日报

绝活看点
何华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竹刻(江安竹簧)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学习竹簧工艺,掌握印花筷模板雕刻、浮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创作出《长江颂》等代表性作品。他还积极开展培训,推动技艺传承。
眼盯竹筒,手持弯刀,何华一(见图,人民日报记者王永战摄)顺着描画好的纹路,寥寥几刀,一幅兰花雕刻便跃然呈现。
与竹相伴,以竹为生。在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78岁的何华一学习了一辈子竹簧工艺,琢磨出了不少技法。
江安竹簧,传承近500年。其以楠竹内壁的竹簧为原料,以刀为笔,利用各类雕刻技法,刻出山水、人物、花鸟等纹饰,基于竹簧工艺制成的制品包括竹簧、竹雕刻、竹筷等多个品种。
学习竹簧工艺,首先要注重刀外之功,积累文化和美术功底。幼时,何华一曾跟随父亲在剧团绘制海报。他喜欢画画,一有时间,就拿起画笔临摹创作。成年后,他又曾在竹篾社、竹椅社和江安竹筷工艺厂工作,专事火绘。“拿上烙铁,在竹材表面烫烙作画,便成火绘。”多年美术积累,何华一的雕刻功夫渐渐成熟。
10多年前,在创作竹簧工艺品《长江颂》时,为了创作出好作品,何华一自宜宾至重庆、上海等地采风,脑海里刻下一幅幅长江盛景,并将其浓缩呈现在竹筒上。“这看的就是创作者的刀外之功,要根据竹筒形态,巧妙地将心中的图案绘制其上。”他说。
既要刀外之功,也需刀内之力。一件竹簧工艺品,往往要经过选竹材、刀锯、蒸煮、晾干、绘画、雕刻、打磨、抛光、上漆等多道工序,方能制成。
选用竹材,何华一颇有心得。寒冬腊月,竹子进入了休眠期。这时,他就带上砍刀,来到山腰背阴处,选择挺拔向上、生长在酸性土壤中的楠竹作为竹料,“这时的竹子更适宜雕刻”。
选材之后,便要刀锯。锯时要快,趁竹子刚采回来就进行。当竹子被锯为一个个竹筒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蒸煮。加入石灰、花椒等材料蒸煮,可以使竹子更富韧性。随后,竹子再经历两至三年的晾晒,才能防霉防虫。
在竹子上绘画,讲究因材施艺。何华一说,绘画要注重构图,所用花鸟、山水等意象须有主有次,后续雕刻的作品才能有雄浑气势。
雕刻技法,最见功底。苦练多年,他熟练掌握了烟熏皮雕、镂空雕、阳雕、阴雕、堆雕等技法,并能综合运用。“一件好的作品要利用各种技法,巧妙穿插。”每逢雕刻,他就屏气凝神,不肯放过任何一处细节。竹簧雕刻,靠技法,也靠眼力。长期从事竹簧雕刻,何华一能在一根竹筷上雕出龙飞凤舞。
多年雕刻,何华一还练就了手工制作工具刀的本事。把汽车的零部件弹簧钢反复打制,再镶嵌在木棍上,一把弯刀就此成型。在他的工作室里,上百个不同刀具堆放在一起,有的刀口仅有几毫米,有的则宽达几厘米,大小不一。“好的匠人,不仅要会雕刻,还得会‘制笔’。”他感慨,“刀笔”由匠人自己制作,雕刻时才能得心应手。
雕刻后,再经打磨等工序,一件竹簧工艺品才算完成。“制作一件工艺品,从绘画开始,短的需两三个月,长则需要一年多。”何华一说,匠人将自己的时间倾注在作品上,工艺品才更显珍贵。
年近八十,依然执刀不辍,何华一乐此不疲。令他欣喜的是,女儿们也传承了竹簧工艺。每有空闲,他就带着女儿何素梅、何玉兰一起,来到乡村、学校,为当地人讲授这项传统技艺。(记者 王永战)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18日06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知识
【地评线】桂声网评:工匠绝活登上央视:小技艺背后的大舞台
内酯豆腐雕刻牡丹花……大师秀绝活助阵“巴渝工匠”总决赛:13个项目465名选手参加角逐
毫米级精准!桂林一教师亮相央视节目秀绝活
木雕艺术大师张其仕:以刀为笔 刻木生“花”
“95后”湘菜厨师亮刀工绝活 冀其成“厨艺文化”
飞刀盲雕牡丹花 萝卜会昨落帷幕大师精彩绝活“压轴”
广州市第八届产业人员职业技能竞赛暨“寻找广州最美乡村工匠”来了62名“乡村工匠”亮绝活、比手艺
漳州:以刀为笔让水仙花“生千姿”
以叶为纸、以刀为笔,她把树叶变为艺术品
精雕细琢,园艺师角逐“南京工匠”
网址: 以刀为笔 意趣盎然(工匠绝活)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58521.html
上一篇: 大花蕙兰栽培措施 |
下一篇: 怎样为兰花花芽的萌发创造条件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