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达州“杨梅夫妻”:种植小小酸甜杨梅,成就大大创业梦想

达州“杨梅夫妻”:种植小小酸甜杨梅,成就大大创业梦想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21 04:54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凝一颗值千金。”这是古代诗人描写杨梅的诗句。眼下正是杨梅成熟时节,在达州经开区蔡坪村一片杨梅林里,满山的杨梅挂满枝头。有谁能想到,十八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而让这荒山呈现生机的是一对辛勤耕耘的“杨梅夫妻”邵福琴、刘达政。从一颗颗小苗开始,夫妻俩付出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烈日下,一颗颗乌紫的杨梅挂满枝头,压弯了树身。工人们忙着采摘,邵福琴、刘达政夫妻也没闲着,一边张罗着为顾客销售杨梅,一边与达州新报全媒体记者聊起了他们背后的酸甜人生。

放弃熟悉产业

来到达州开创新天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高中毕业的刘达政想自主创业。于是,他和妻子邵福琴在老家通江县种植了香菇、木耳。由于夫妻二人经营有道,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邵福琴告诉记者,那个时候,他们每个月收入有一万多元。因此,家里吃穿用都不愁,甚至还很宽裕。

当时,邵福琴的两个女儿正在读小学。“可能是每天生活比较快乐,我整个人看起很年轻。”谈起在通江的生活,邵福琴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后来,为了给两个女儿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刘达政通过亲戚介绍,放弃了熟悉的香菇木耳事业,来到达州开创新天地。

2000年2月,刘达政与妻子带着女儿来到了达州这座对于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城市。从此,在“第二故乡”扎下了根。

经过和合伙人在外地多次考察后,决定种植当时在达州乃至全川都少有的杨梅,打造自己的品牌。但是,由于达州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不适合种植杨梅,且达州的杨梅均来自外地。因此,为了考察杨梅这一果树项目,刘达政找到了农业技术员帮忙参考,并提供技术帮助。

说干就干。经过无数次考察,根据光照(半阴半阳)的状态以及土壤等一系列问题,最终选定了蔡坪村的一片土地。

创业艰难多

倾尽所有不服输重头来过

梦想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却很残酷

2000年9月,刘达政夫妻以每株12.8元的价格一次性购买了1.7万多株杨梅树苗。栽种好之后,再用棍子将每一株树苗圈起来,“就像照顾刚出生的婴儿,害怕他们饿着、冻着,又怕有人会欺负他们。”邵福琴与丈夫日日夜夜呵护着他们,但天不遂人愿。“栽杨梅树太难了,很不好存活。”一年下来,只存活了20多株。看到自己悉心照顾的树苗无法存活,邵福琴流下了心疼的眼泪。尽管损失惨重,但不服输的邵福琴与丈夫又重头来过。

第二年,邵福琴夫妻又购买了1万株没有嫁接过的果苗,请专业技术人员来嫁接,人工除草、人工管理,松土、施农家肥……夫妻两人白天在地里忙得没有时间吃饭,忙得没有时间照顾两个女儿;到了晚上,他们还不能放心入睡,隔几个小时就起床去杨梅林检查果苗,害怕有人不怀好意偷苗子。眼看着果苗已经栽好,但是最终也只存活了10多株。反反复复试栽,花光了夫妻俩仅有的积蓄。抱着最后希望,他们再次到外地购买了嫁接苗。这一次,树虽然死得少些了,可是技术人员的一句话,让他们仿佛看不到未来。技术人员说,栽杨梅如同拼运气,要么不结果,一旦结了果肯定比外面引进的其他品种口感还好,那就算你赢了。

“前3年,果苗几乎没有任何可喜的变化,尽管我们每天都会拿量尺去量长高没有,看看是否发芽?”邵福琴夫妻为了果苗倾尽所有,但仍没有太可观的前景。

对于邵福琴来说,当初离开家乡出来打拼就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可几年的折腾,家里越来越穷,两个女儿吃的苦越来越多。栽下的树到了第五个年头终于存活,而要等到开花结果,技术员告诉他们,大概还需要再等五年。

邵福琴虽然打了退堂鼓,可还是天天跟着丈夫在杨梅林子里忙活。看着妻子和孩子受苦,丈夫刘达政虽然心疼,但也更加坚定了要把杨梅种植成功的决心。

女儿读书需要用钱,杨梅林也需要经费,一家人还需要生活,没有任何其他经济来源的邵福琴只好去拼田地来种菜卖。而刘达政则去煤矿挖煤。由于工作地点离家比较远,坐车需要2元车费,“为了节约2元车费,他都会选择步行三个小时回家。”邵福琴常常等到深夜丈夫才回家。有一次,邵福琴一个人在家,凌晨三点多钟,迷迷糊糊的她突然看见窗台有人影,惊吓之余才发现是丈夫回来了。后来,刘达政还养过猪、鸡鸭等……

邵福琴至今还记得,女儿读初中的时候,她一个人在家种蔬菜然后挑出去卖。凌晨一点多钟,邵福琴就将打整好的蔬菜挑到北外、市内等地叫卖。卖完之后回家已是中午,来不及休息的她匆匆吃几口饭,又去杨梅林给树苗除草、松土……做完这些,她又去地里摘菜,摘完之后在离家不远的堰塘清洗,并捆绑好。忙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多,又挑着蔬菜下山去卖。整整三天时间,邵福琴就像陀螺一样连轴转,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到了第四天时,正在堰塘边洗菜的她突然倒了下去。

“那次多亏终日在家陪伴我的狗,我晕倒之后什么都不知道,只是醒来之后发现它和我全身都湿透了,它站在我旁边气喘吁吁。”回忆过往,邵福琴仍心有余悸。

阳光总在风雨后

坚持数十年终于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艰难的等待中,不停地改进技术,又一个五年过去了。夫妻俩从三十几岁等到了四十几岁,两个女儿也都上了大学。经历了太多的磨砺,终于等来了开花的一刻。

拿着十几年辛苦换来的几千元钱,夫妻俩掉下了眼泪。如今,十八年过去,杨梅已经成林,长成大树,进入丰产,3.333公顷杨梅年产可达10万公斤。

然而,对于邵福琴夫妇来说,辛苦还在继续。由于杨梅“娇气”的特性,最怕遇到冰雹、大风等极端天气。现在,他们在思考着如何把杨梅产业做得更大。为了管理好杨梅林,夫妻俩从不敢怠慢,无论何时何地心里牵挂的都是杨梅林。

十八年前,开始尝试杨梅产业,技术难题大,投资回报慢,这其中的压力可想而知。坚持让他们等到了硕果满枝。当初为了女儿出来打拼,如今,邵福琴夫妻已长满了白发,而两个女儿已经研究生毕业,并在外地有了不错的工作。

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在这对杨梅夫妻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持的力量。对奋斗者来说,阳光总在风雨后,祝愿夫妻俩的生活和事业就像硕果满枝的杨梅,越来越红火。

◎转载请备注来源☞◎达州新报(ID:dzxbxw)

相关知识

种植杨梅: 1. ...
端午节,品上虞杨梅,酸甜的夏天
杨梅种植
杨梅树种植前景如何?杨梅树种植方法
杨梅幼树如何种植?杨梅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种植杨梅几年可以结果?杨梅的种植和养护方法
杨梅熟了
吃杨梅咯!可杨梅太难洗了,教你4个好方法清洗杨梅
杨梅苗种植基地
杨梅种植攻略来啦...

网址: 达州“杨梅夫妻”:种植小小酸甜杨梅,成就大大创业梦想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5682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慈溪有人在田里种了1000多颗杨
下一篇: 春忙丨嘘 来看杨梅丰产的秘密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