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来内蒙古后花了好多钱 因为这个东西太好买了!

来内蒙古后花了好多钱 因为这个东西太好买了!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16 12:15

来内蒙古后花了好多钱 因为这个东西太好买了!

2024-08-06 18: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喂!

都别来内蒙古了

我在内蒙古花了好多好多钱

因为内蒙古的伴手礼

“实在太好买了”

这是近日一名博主

来内蒙古旅游时的喊话

她没有像别的博主一样

对内蒙古的美景疯狂拍照

而是对内蒙古的伴手礼特产

大买特买!

评论区的网友

纷纷被种草

不仅是外地网友

内蒙古本地网友也被狠狠种草

博主给大家推荐了好几样伴手礼

有香薰 有非遗工艺品

还有内蒙古原创画作制作成的伴手礼

看完我只想说一句

这样的伴手礼拿出去太有面儿了

这么有面儿的伴手礼

下面给你好好介绍

【药香】

博主介绍的第一个伴手礼

就是药香

据历史记载

内蒙古药香制作技艺源自藏香

历经了1300年的传承与沉淀

在1785年

由雪域高原传入腾格里沙漠

“落户”草原

经过漫长的发展和传承

也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药香

敦布仁钦香

这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药香馆

它所有的香和我们平时闻到的香味不一样

烟灰全部取自于药材

用药香制作的各种伴手礼

除了他们本身自带的功能以外

还多了药材的中蒙医保健养生功能

【艺术画廊文创】

图源:小红书

博主介绍的第二个伴手礼

是超酷的美术工艺品

这家叫都玛工作室的美术工艺品店

一进去就感觉是进到了艺术画廊一样

店家用自己的画展现了内蒙古的美

然后把它们做成各种各样的伴手礼

真的很艺术

图源:小红书

和景区文创店售卖的文创产品不一样

这家店的伴手礼不量产

那些展现内蒙古魅力的画作

是店家亲自创作的

店里还有很多店主原创的冰箱贴、书签等

这样的伴手礼拿回去太有纪念意义了

【手工皮具】

图源:小红书

博主介绍的第三个伴手礼

是原创非遗手工皮具

通常选用结实有厚度的牛皮

在皮子上刻画或烫出图案

再用皮线缝上金银等装饰品

就成为了我们看到皮具

图源:小红书

各式各样的精美皮具

在三个香皮匠皮艺馆里到处都是

皮雕包 小马鞍 挂坠 皮质笔记本

让你来了就不会空着手出去

【羊绒围巾】

图源:小红书

博主介绍的最后一个伴手礼

是羊绒围巾

内蒙古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羊绒产地之一

内蒙古的羊绒纤维细长 手感柔软

同时它拉力大 光泽好

用这样的羊绒生产出的产品

保暖性也很好

图源:小红书

亿利来围巾工厂店

这家店很适合给妈妈带伴手礼

市面上大部分风格和款式基本都有

羊绒也比其他地方便宜一半

太好买了

除了博主介绍的这些伴手礼

内蒙古还有好多优质产品

可以当作伴手礼

【太阳花】

太阳花是鄂温克族的传统手工艺品

也是鄂温克族神话传说中

象征温暖与光明的吉祥物

采用皮、毛、珠等材料点缀在鹿皮上

在皮子上加以动物的毛

和人工制成的彩色串珠缝制在一起

这样的伴手礼寓意太棒了

【桦树皮制品】

鄂温克族人以传统制作技艺为依托

利用切剥、编制、刺花、压边等

桦树皮制作技艺设计制作桦树皮制品

他们制作的桦树皮制品不仅样式繁多

还具有轻便、 防水、防潮

不怕磕碰、不易破碎、结实耐用等特点

桦树皮盒、桦树皮篓、桦树皮筒

挎包、刀鞘、茶叶盒等几十种桦树皮制品

你不想带一个伴手礼走吗

内蒙古有各种各样的伴手礼

来了绝对不会让你空着手走

看了这么多伴手礼

评论区告诉我

你在内蒙古买了哪些伴手礼

原标题:《来内蒙古后花了好多钱 因为这个东西太好买了!》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关知识

请问蓝色妖姬好多钱一朵?
就是在私人俱乐部购买了一些东西,花了1500没有发货,一直拖
花20块钱买了个象拔蚌,做成生鱼片吃,切好后就后悔了!
老婆花5K买护肤品可以,我想换台电脑却不让!
怀孕四个月的媳妇 花了200多买了水果零食 老公回来看见后发火
不要再浪费钱买花了,这些花掰片就能长一大盆,省下好多钱!
买了棵芦荟,花了100块,邻居说她家也有,两者对比,天壤之别
这个花鸟市场太好逛了,鲜花种类多多!
在北京老字号百年义利买了7种糕点,花了45元
生活小窍门:眼镜被刮花了?涂上这个东西洗洗像新的一样!

网址: 来内蒙古后花了好多钱 因为这个东西太好买了!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3951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桦木皮的功效与作用,桦木皮的副作
下一篇: 拥抱现代文明,这个少数民族将非遗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