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调整群体结构​​优化小麦种植密度稳定茎秆强度实现高产稳产,Agronomy

调整群体结构​​优化小麦种植密度稳定茎秆强度实现高产稳产,Agronomy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15 13:18

调整群体结构​​优化小麦种植密度稳定茎秆强度实现高产稳产
Agronomy ( IF 3.4 ) Pub Date : 2024-08-21 , DOI: 10.3390/agronomy14081853
Suwei Feng 1 , Chenchen Shi 1 , Peiyu Wang 1 , Sujing Chang 1 , Chaoyang Liu 1 , Chenwei Shen 1 , Shilong Li 1 , Tiezhu Hu 1 , Zhengang Ru 1


提高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植密度是提高产量最有效的生产管理方法;然而,高种植密度下过多的作物种群可能会增加茎倒伏的风险。我们进行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减少倒伏与增加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结构、茎强度和物质运输的影响,并为种植密度的合理性提供依据。实验采用具有三个重复的裂区设计进行。主地块包含两个小麦品种:百农 5819 (BN5819) 和百农 4199 (BN4199),子地块包含 4 个种植密度处理:90 × 104 株/公顷 (D1)、180 × 104 株/公顷 (D2) 、270 × 104 株/公顷 (D3) 和 360 × 104 株/公顷 (D4)。 2021-2023 年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现场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群体结构特征、茎强度变化、花后茎物质活化和再运输与高产稳产的关系。当小麦种植密度从D1处理增加到D4处理时,果聚糖水解酶活性显着增加。与D1处理相比,D4处理下果聚糖水解酶最高活性增加了457.47 μg/h/g。同时,密度的增加也提高了花后干物质积累(CDMA)对籽粒的贡献率,其中CDMA增幅最高达33.67%,显着降低了茎秆强度。相关分析显示 CDMA 和干强度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 具体而言,D3 处理的 CDMA 水平显着低于 D4 处理,而花后茎强度仍然较高,作为减轻倒伏风险的适应性反应。茎储存化合物可以促进籽粒灌浆和劣质籽粒的重量增加。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显着增加,但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下降。两年内,与 D1 和 D2 处理相比,D3 处理的穗数最多分别增加了 211.67 × 104 ha−1 和 99.17 × 104 ha−1。每穗粒数显着高于D4处理,最高为3.68粒。因此,在水、肥、温适宜的华北平原,270×104株/ha的播种密度建立了群体结构,显着降低了CDMA,保持了花后茎的强度,增强了茎对花后倒伏的抵抗力。 ,并通过稳定每穗粒数和增加小麦穗数实现高产。

"点击查看英文标题和摘要"

相关知识

玉米茎秆穿刺强度遗传研究
株行距配置对小麦茎秆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强度和穗部性状的影响
茎秆强度仪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需要聚焦发力。
玉米茎秆细胞壁和组织构建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小麦生长发育及茎秆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躬耕微课】小麦拔节期▪茎
农作物茎秆切割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分析
植物茎秆强度仪,(弯折/抗压/刺穿),性能强度测定

网址: 调整群体结构​​优化小麦种植密度稳定茎秆强度实现高产稳产,Agronomy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3584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黑麦草
下一篇: 玉米花器构造特点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