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系统总结紫花苜蓿基础生物学研究进展—新闻—科学网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雷、副研究员张媛媛等全面总结了紫花苜蓿基础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该综述回顾了紫花苜蓿基因组学、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程,并系统梳理了已经鉴定的调控紫花苜蓿关键农艺性的基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
紫花苜蓿作为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因其高营养价值、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固氮能力而被誉为“牧草之王”,是全球畜牧业中最重要的饲草之一。在中国,紫花苜蓿是牛羊等牲畜的主要饲草来源,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紫花苜蓿优异种源匮乏,现有品种数量少且性状不突出,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畜牧业需求,已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因此,深入系统地梳理紫花苜蓿基础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对于明确未来研究方向、突破育种瓶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综述认为,紫花苜蓿特化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仍未被充分揭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苜蓿的遗传改良。此外,紫花苜蓿因其基因组高度杂合、重复序列丰富、同源四倍体遗传等特性,使得其遗传学研究面临巨大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综述提出了“理想苜蓿”的分子设计路线图,探讨了泛基因组、自交不亲和机制、从头驯化和智能育种策略的潜力,以提升苜蓿的产量、品质和逆境韧性。
该综述为紫花苜蓿基础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全面的总结,还为未来苜蓿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hr/uhaf08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相关知识
科学家获得二倍体紫花苜蓿基因组—新闻—科学网
华东师大两位科学家入选首批“尚思探索学者”名单—新闻—科学网
唇形科研究提出12个亚科和22个族新分类系统—新闻—科学网
科学家发表蜡梅精细基因组图谱—新闻—科学网
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孤雌生殖果蝇—新闻—科学网
紫花苜蓿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利用基因工程对紫花苜蓿进行遗传改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pdf下载
科学网—传粉昆虫学讲习班(第一期)总结
我国科学家在琥珀中发现最古老完整花朵—新闻—科学网
首个红豆杉基因组图谱揭示紫杉醇合成遗传基础—新闻—科学网
网址: 我国科学家系统总结紫花苜蓿基础生物学研究进展—新闻—科学网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11585.html
上一篇: 贾玉山教授团队在《Journal |
下一篇: 中药鸭跖草的研进展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