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食用菌的形态分类与生理生态

食用菌的形态分类与生理生态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02 19:52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形态结构与生活史 食用菌的分类 情景 1态结构与生活史 食用菌的特点 一、 形态结构 (一) 菌丝体 (二) 子实体 (三) 有性孢子 二、生活史 (一) 有性繁殖 (二) 无性繁殖 返回本章 多为担子菌纲的真菌 主要进行有性繁殖 无光合作用 多为腐生菌 前期为菌丝体 后期为大型子实体 食 用 菌 特 点 返回本节 结 构 菌 丝 体 子 实 体 有 性 孢 子 一、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返回本节 (一)菌丝体 ( 1) 概念 ( 2) 概况 ( 3) 划分 返回本节 ( 1) 概念 菌丝:管状的丝状物 菌丝体:菌丝积聚成的菌丝群 返回本节 蘑菇圈 特征 集聚时多呈白色绒毛状 来源 孢子萌发或菌丝片断伸长分支 作用 吸收水分和养料,是营养器官 生长点 在菌丝尖端,向四周辐射伸展 ( 2) 概 况 返回本节 ( 3)菌丝体的划分 菌丝体 部位 基内菌丝 气生菌丝 形成过程 初生菌丝 次生菌丝 (主要) 三生菌丝 返回本节 特点 菌丝细,分支少,生长慢, 生长期短,一般不结实。

① 初生菌丝 刚从担孢子萌发出的 菌丝 概念 特征 初期无隔,单细胞多核菌丝 很快生隔为多细胞单核菌丝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② 次生菌丝 两初生菌丝 质配而成 来源 多细胞双核菌丝 细胞壁上有锁把状突起 特征 特点 粗壮,分支多,生长快 多以 锁状联合方式分裂 生理成熟时形成子实体 生长期长 返回本节 质配 结果 质配始 返回本节 突起 返回本节 部位:次生菌丝顶端细胞 实质:有丝分裂 结果:菌丝伸长分支 痕迹:丝壁有突起 锁状联合 锁状联合过程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是已组织化的次生菌丝 ③ 三生菌丝 返回本节 2. 菌丝体特殊形态 菌索 形似 根须状 ,顶端有生长点 菌核 坚硬 块状物 的休眠体 子座 容纳子实体的 棒状或头状结构 适应不良环境或利于繁殖 作用 返回本节 蜜环菌 的菌索 返回本节 茯苓 菌核 冬虫夏 草子座 返回本节 (二)子实体 返回本节 产生有性孢子的肉质或胶质的 大型菌丝组织体 概念 成熟的次生菌丝扭结分化而成 来源 产生有性孢子的部位 繁殖器官、食用部分 作用 返回本节 猴头菌(头状) 杏鲍菇(保龄球状) 蛹虫草(棒状) 返回本节 马勃(球状) 银耳(叶状) 榆耳(耳状) 珊瑚菌(树枝状) 牛舌菌(舌状) 返回本节 角勺(匙状) 块菌 (块状 ) 金耳(脑状) 竹荪(笔状) 返回本节 肉球菌 杯菌 牛肝菌 绣球菌 喇叭菌 返回本节 都有 部分有 菌环 菌托 结构 菌盖 菌柄 返回本节 ⑴ 菌盖 组 成 质地: 肉质 、胶质、革质等 组成: 丝状菌丝或泡囊状菌丝 菌肉 表皮(各色) 菌褶 或 菌管 菌盖下面,产担孢子部位 有子实层(生担孢子) 返回本节 白灵菇菌肉 花菇菌肉 返回本节 丝状 泡囊状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⑵ 菌柄 支撑菌盖,输送养料 次要食用部位 作用 着生方式 中生 偏生 侧生 返回本节 中生 偏生 侧生 返回本节 ⑶ 菌环和菌托 菌幕 外菌幕:包被整个幼小子实体的膜 内菌幕:菌盖和菌柄间的连接膜 菌环 内菌幕被撑破 残留在菌柄上的单层或双层环状膜 返回本节 菌环 返回本节 滑动; 7- 返回本节 菌托 外菌幕被撑破 残留在菌柄基部发育成的 杯状、苞状或环圈状的构造 返回本节 1.苞状 , 返回本节 子实体寿命很短 返回本节 (三)有性孢子 返回本节 (三)有性孢子 1. 概况 基本繁殖单位(种子) 抗逆性强 微小颗粒状 形状 因种类而异 镜下无色透明,成堆时显示各种颜色 产生于次生菌丝顶端细胞 主要是指担孢子 返回本节 平菇担孢子 返回本节 次生菌丝 顶胞核配 担子( 2n) 减数分裂 担孢子( n)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孢子按菌褶排列方式 散落在纸上形成的图纹 概念 伞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作用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一)繁殖方式 同宗结合 减数 分裂 核配 质配 质配 同宗结合 异宗结合 质配的两初生菌丝来源于同一个担孢子 担孢子 返回本节 异宗结合 质配的两初生菌丝来源于两个异性担孢子 返回本节 概念: 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由菌丝片断伸长分支或直接产生无性孢子的过程。

特点:抗逆性强、产生得快、多 途径 菌丝片断 菌丝体 次生菌丝 初生菌丝 次生菌丝 子实体 (二)无性繁殖 返回本节 总生活史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无性孢子 菌丝片断 担孢子 初生丝 次生丝 子实体 担子 ? ? ? ? 返回本节 食用菌的分类 一、 分类位置 二、 主要种类 三、 主要毒菌 返回本章 一、在真核生物中的分类位置 真菌门 粘菌门 动物界 植物界 真菌界 真核 生物 鞭毛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大型真菌 界 门 亚门 科 属 种 分类单位 返回本节 二、主要种类 已报导 约 981种 隶属于 48个科, 144个属 约 5%属 子囊菌亚门 约 95%属 担子菌亚门 返回本节 子 囊 菌 麦角菌目、麦角菌科 — 冬虫夏草 盘菌目 马鞍菌科 马鞍菌属 — 马鞍菌 鹿花菌属 — 鹿花菌 羊肚菌科、羊肚菌属 — 羊肚菌 块菌目、块菌科、块菌属 — 块菌 (一)子囊菌亚门 种类少,经济价值高,多为野生菌。

特点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鹿花菌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二)担子菌亚门 食、药菌 耳类 (木耳、银耳、桂花耳) 非褶菌类 (猴头、灵芝等) 伞菌类 (平菇、香菇、草菇等) 腹菌类 (竹荪、马勃等) 毒菌 胃肠毒型 神经致幻型 肝损害型 溶血型 返回本节 桂花耳 毛木耳 返回本节 牛舌菌 黄珊瑚 绣球菌 返回本节 鳞柄口蘑 杨树菇 姬松茸 蟹味菇 返回本节 大球盖菇 滑菇 紫 晶 蘑 返回本节 秀珍菇 蒙古口蘑 金福菇 马勃 返回本节 竹荪 短裙 长裙 黄裙 返回本节 三、几种主要毒菌 多为担子菌亚门、伞菌目、鹅膏科、鹅膏属 已发现 世界:约 250种 中国:约 90种( 30种剧毒) 类型 胃肠型致幻型肝损型 溶血型 返回本节 胃肠型( 70余种) 毛头乳菇 细褐鳞蘑菇 毒红菇 赭红口蘑 返回本节 臭黄菇 毒粉褶菌(极毒 ) 返回本节 豹斑毒伞 哈蟆菌 神经致幻型( 60余种) 返回本节 半卵形斑褶菇 白毒鹅膏 红蝇伞 返回本节 肝损型( 20余种) 白毒伞 毒鹅膏 残托斑毒伞 返回本节 溶血型(较少) 鹿花毒菌 毒鹅膏 返回本节 要点 ( 1)菌丝体 基本形态(初生、 次生 、三生) 特殊形态(菌索、菌核、子座) 大型菌丝组织体 主要呈伞状(盖、柄、环、托) ( 2)子实体 微小颗粒状 经质配、核配、减数分裂成 ( 3)担孢子 无性 有性(同宗、异宗) 返回本节 作业题: 思考题: 1. 在自然条件下,你发现易在何时何地生长野生食用菌,采完后还能再长出吗?为什么? 易产生呼吸道 不舒服的感觉,为什么?应怎样避免? 返回本节 主要参考资料 食用菌栽培学 章 国农业出版社, 1996 食用菌生产技术 章 国标准出版社, 1999 中国常见食用菌图鉴 南科技出版社, 1999 食用菌栽培 上册 ~2章 等教育出版社, 1998 食用菌学 章、第 5章 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返回本节 返回本章 食用菌的生理生态 食用菌的营养 食用菌的理化环境 食用菌的生物环境 情景 、 营养物质 碳 源 氮 源 无机 盐 生长 因素 水 分 二、生理类型 (一) 腐生型 (二) 寄生型 (三) 共生型 第一节 食用菌的营养 返回本章 所需营养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生长因素 水分 食用菌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称为 营养或营养作用 能够满足食用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 称为 营养物质 一、营养物质 返回本节 (一)碳源 概念 能提供碳素营养的物质 作用 构成细胞结构物质 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来源 简单:单糖、双糖等 → 吸收利用 复杂: 纤维素、木质素等 胞外酶水解后 吸收利用 常用 主要:植物性下脚料 辅助:白糖 诱导 孢外酶产生促进菌丝生长 返回本节 玉米芯 返回本节 (二)氮源 概念 能提供氮素营养的物质 作用 构成核酸、蛋白质的要素 来源 有机氮 (主要) 无机氮 ( 尿 素 胞外酶 吸收利用 辅助氮源 返回本节 牛粪 返回本节 效果 只有无机氮,易生长慢、不结菇无机氮源多,降低食用菌品质 铵态氮比硝态氮效果好 C/N 适宜 菌丝生长期: 20~25: 1 子实体生长期: 30~40: 1 太小:菌丝易徒长,不易结菇 太大:生长慢,产量。

相关知识

第一章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探究.ppt
食用菌培训计划.docx 全文免费
食用菌的营养生理.ppt
食用菌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食用菌形态结构观察
食用菌的培训课件
食用菌分类学.PDF
昆虫的形态特征与分类.pptx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一)
食用菌栽培加工学

网址: 食用菌的形态分类与生理生态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9534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金针菇的形态特征
下一篇: 高校基层党支部2025年意识形态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