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植物景观空间组合 | 分析

植物景观空间组合 | 分析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02 18:52

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是风景园林设计的核心内容,植物景观空间可供人们游乐,有益于身心健康,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西湖园林绿地以自然式植物景观营造为主,草坪空间形态丰富、灵活多变,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和使用功能。通过选取杭州西湖园林绿地4个植物景观空间组合案例,结合实地测绘、量化分析研究,探讨组合空间之间的联系方式及空间对比关系的处理手法。

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的各种适应园林功能要求的空间环境,被称为园林植物空间。它是用各种具有观赏或实用价值的植物,运用造景艺术的布局手法,适当地配置其他园林要素而形成的。这种植物环境可供人们游乐,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有学者将空间形态划分为口型、U型、L型、平行线型、模糊型和焦点型,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杭州西湖园林绿地以自然式植物造景为主,草坪空间形态丰富、自由、灵活多变,很难用具体的类型去描述和概括。而其中植物景观空间组合的形态最丰富,各空间之间对比强烈,动态观赏趣味十足,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和使用功能。植物空间组合包括2种类型:一种由2个或多个草坪空间组成;另一种由草坪空间和林下空间组成,它们之间被路径所分隔。

1

案例分析

1.长桥公园草坪

长桥公园位于杭州南山路长桥北侧,公园以桥命名,建于1959年。园内植物植物配置合理、层次分明。最上层的代表性乔木是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银杏、雪松,配以广玉兰、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使公园空间宽阔;中间层次以桂花为主,配以樱花、海(Pittosporumtobira)、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鸡爪槭(Acerpalmatum),使公园四季植物变化丰富;下层群植野迎春(Jasminum mesnyi )、日本木瓜(Chaenomeles japonica )、杜鹃,再铺植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和草坪,使整个公园处于绿色和宁静之中。

1)空间要素分析

长桥公园草坪空间由空间A、B、C组合而成,它们之间通过点状树木枫杨形成的覆盖空间来联系(下图)。空间C以内向布局为主,强调围合感;空间A、空间B临湖,采用外向布局,把湖光山色引入草坪空间。

3个空间主从关系明确,重点突出,空间C无论在空间体量上还是景观内容上都居于主导地位,孤植的枫杨作为视觉焦点,具有很强的向心性,加上主题雕塑的布置,更显示该空间的突出地位。

各草坪空间之间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既有分隔,又有联系,常常隔而不断,运用树木枝干形成的漏景、框景、夹景和借景,形成空间的渗透、流动和多层次的变化,产生深远幽邃、不可穷尽的感觉。当游人站在空间C中驻足远眺,空间之间的透景线把远处雷峰塔借入草坪空间内,在有限的草坪空间内拓展了无限的景致。“景贵乎深,不曲不深”,层次和景深既涉及静态观赏时各空间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也包括动态过程中空间的切换变化和各空间之间景色的互相因借。

2)空间的动态游赏

路径的设置跟动态观赏有关,长桥公园草坪空间通过园路的组织把3个空间有序地串连起来。游人时而面向空间,时而进入树丛,忽明忽暗,或疏或密,当沿园路穿过不同空间时,运动中的视点、视域和视角不断发生变化,空间的景观效果各不相同,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相继展开,空间体验相当丰富(下图)。

2.友爱主题雕塑草坪

友爱主题雕塑草坪(下图)位于曲院风荷公园福井·杭州友好园内,草坪边缘布置了友爱主题雕塑,并配置了樱花来营造中日友好的气氛,充分体现了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展示了园林植物空间的意境美。

▲友爱主题雕塑草坪实测平面

草坪空间采用外向布局,从乔灌、地被的盖度比例上来看(下图),灌木层盖度较低,保证了视线的通透,能够欣赏到湖面景观;地被层盖度较高,对空间边界的限定较明确,阻止了游人穿行。由于灌木层的缺失,使得林缘线变化有限,只有通过乔木的变化来体现,如图8中YA—01群落中高大的香樟,位于林缘,树干向草坪倾斜,以其独特的树形和体量构成了林缘的焦点。

▲乔、灌、地被层盖度统计

这种以乔木构成林缘焦点的形式,远观效果显著。空间A和空间B被一条园路所分隔,设计中通过9株樱花两边交替种植,弱化了园路的影响,自然地联系了2个空间(下图)。这种通过樱花线状配置形成的走廊空间来联系各空间,使空间相互渗透的手法与长桥公园以点状植物来连接2个空间的手法相比,可谓异曲同工。

▲视点A草坪全景

3.悬铃木树池草坪

悬铃木树池草坪位于孤山(下图),一面临路,三面密林环抱,进深长。悬铃木树丛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地被层和灌木层对空间的限定作用强烈,分隔空间的作用明显;悬铃木以其高大浓郁的树形控制了空间,成为各个方向的视觉焦点(下图)。树丛不仅构成了空间A和B的边界,同时也增强了空间层次和深度,由于围合感的不同,空间A或B的气氛也不同。空间A四面围合,私密性较好,树丛和雕塑互成对景(下图);空间B三面围合,空间指向道路,留出了欣赏视距,树丛既是该空间的背景,也是主景。

▲孤山悬铃木树池草坪实测

▲平面图图视点A悬铃木主景图

▲悬铃木树丛构成空间B的背景

4.闻莺馆前大草坪

柳浪闻莺公园地处杭州西湖湖岸边,始建于1951年。该公园植物景观经过50多年来的不断建设,形成了入口柳林、友谊园樱花草坪、闻莺馆前大草坪3处人流集中的植物景观空间。闻莺馆前大草坪是柳浪闻莺扩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侧,是闻莺馆茶室;南侧种植了一片垂柳,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一幅生动景象。南线改造时引入水系,对原有植物景观进行了整合,把原先的大草坪分隔成2个草坪空间。本次调查包括闻莺馆前大草坪和枫杨林下空间,它们之间通过接触结构合为一体。从布局手法上看,采用了外向和内向相结合的手法,枫杨林为内向布局,保证了林下空间的私密性。而闻莺馆前大草坪则采用外向布局,因为一边是闻莺馆,一边是西湖,能够保证闻莺馆、大草坪、垂柳林和西湖之间视线的通透。

▲闻莺馆前大草坪实测平面图

闻莺馆前大草坪(上图)采用外向布局手法,视线通透,视角平远,空间感觉辽阔而有气魄,但是从功能上看,使用率低。草坪空间主景突出,沿着路径,不管是透过草坪、或是透过垂柳林都能看到闻莺馆。草坪中的香樟、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树丛作为点状植物存在,丰富了空间层次和景深,成为草坪空间的视觉焦点(下图)。

▲视角E香樟、八角金盘树丛

枫杨林是西湖南线整治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梳理,并增加花灌木和地被,布置自然石块,改造而成的林下空间。枫杨是乡土树种,观赏价值不具有突出的优势,但其生长健壮、野性十足,具有自然之趣,且管理维护成本低,经过50多年的生长,树高达到22m多,是其他树种所不及的,且冠盖相接,构成了草坪空间的大背景。由于枫杨的枝下高较高,林下空间充裕,光影变化丰富,冬暖夏凉,好比一把大的遮阳伞,是游人非常喜欢的一处休息空间(下图)。

枫杨林与大草坪之间通过桂花、黄杨(Buxus sinica)球、金边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var. aurea-marginatus)球、海桐球等常绿成分作为绿色屏障来阻隔视线、分隔空间,并在适当的位置留出了透景线(下图)。

图16 视角A枫杨林下空间

图17视角B绿色屏障分隔空间

图18 视角D垂柳和草坪纯净之美

图19 视角C垂柳与闻莺馆构成框景

枫杨林和垂柳林虽然都构成林下空间,但其空间效果和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前者乔木层盖度较高,空间感强;后者36株垂柳不规则种植,疏密有致,种植间距较大,盖度只有57.27%,空间感弱,视线通透,湖面空间和草坪空间相互渗透。在闻莺馆一侧观赏,垂柳倒影如画,水天相接,展示出垂柳和草坪纯净之美(上图);

在湖边一侧透过树干观赏,闻莺馆主体建筑和垂柳柔美的枝条构成一幅美丽的框景(上图),如诗如画,非常写意。

2

空间联系方式的探讨

从案例的分析中发现,各空间之间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来联系。

1.“点”状植物联系空间

1)孤植树

长桥公园草坪在空间的转折点上通过点状树木枫杨形成的覆盖空间来 以内向布局为主,但也有其局限性。当草坪空间过大,而围合的植物高度又过渡和联系,空间之间主从关系明确,重点突出。

2)树丛组合

孤山悬铃木树池草坪通过孤植树与树丛的组合来联系空间,点状植物控制空间,构成视觉焦点,树丛形成的面状植物分隔空间,构成空间的背景。由于围合感的不同,空间构成了内向和外向的对比。

2. 线状走廊联系空间

友爱主题雕塑草坪通过线状的樱花形成的走廊空间来联系2个草坪空间。

3.障景分隔,透景渗透

闻莺馆前大草坪与枫杨林下空间之间通过植物屏障来分隔,中间留出透景线,空间相互渗透。由于覆盖面的不同,空间形成了明暗的对比。

3

空间对比关系的探讨

1.内向和外向

内向和外向作为相互独立的2种倾向,不仅存在于建筑的空间组合之中,还存在于园林植物空间的组织中。园林植物空间强调围合感和私密性,总体以内向布局为主,但也有其局限性。当草坪空间过大,而围合的植物高度又有限时,所形成的植物空间就显得空旷单调,缺少私密性,甚至还可能因为失去正常的尺度而得不到应有的空间感。因此,较大尺度的园林植物空间,应增加树丛分隔。

但是完全内向布局很难兼顾从内往外看和从外部欣赏的景观效果,面对这种情况,要综合运用内向布局与外向布局2种手法。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应根据周围环境的不同区别对待,对于外部景观较好的面,可以以外向布局为主;对于需要隔离的面,以内向布局为主,保证私密性和围合感。

2.主从与重点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不论其规模大小,为突出主题,必使其中的一个空间或由于面积显著大于其他空间,或由于位置比较突出,或由于景观内容特别丰富,或由于布局上的向心作用,从而成为整个空间的重点。此外,雕塑小品一般也设置在该空间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长桥公园草坪A。

主从与重点不仅体现在空间尺度上,更体现在空间的植物景观内容上。即围合空间的植物群落也要有主从和重点,若主从不分、一律对待,必然会使整体流于繁杂、纷乱,以至失去重点。

3.藏与露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也往往遵循露则浅而藏则深的原则。为求得意境之深远,往往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所谓“藏”,就是遮挡,一是正面的遮挡,通过植物来阻隔游人的视线;另一种是通过空间对比来达到“藏”的效果,一般都是从密林下穿过进入一个空间,让人感觉豁然开朗。

4.疏与密

要达到疏密有致,最常见的手法就是要留出空间。空,即是无,在许多场合下,无是可以胜过有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述琵琶曲暂停时的情景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可见,即使对于音乐,为了给人留下遐想的余地,特别是为了加强节奏感,有时也有必要以间空来打破音韵的连续性。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也遵循疏密有致的原则。主要体现在空间的布局和围合空间的植物配置2个方面。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布局要求交织穿插,张弛有度,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心情自然恬静而松弛。如果只有密林而没有草坪,人们便张而不弛;反之,只有草坪而没有密林,人们则弛而不张,一个好的空间布局,应该是使两者相结合,让人们能够随着疏密关系的改变而相应地产生弛和张的节奏感。

反映在植物的配置方面则表现在群落式配置与孤植的关系处理上,疏密的对比与变化不仅关系到平面布局,对于立面处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5.虚与实

就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而言,也包含虚和实2个方面,虚所指的是空间,实所指的是植物形体。园林植物景观空间之所以具有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有赖于空间的曲折和变化,而空间又是借实的植物形体来体现的,所以,最终还是离不开虚实关系的处理。对于围合园林植物空间的植物立面来说,实的部分主要是树冠,虚的部分主要是树干。由于植物群落具有一定的层次和厚度,所以,对于同一个立面,也可以按各层盖度不同来划分为若干段落,有的段落以实为主,实中有虚,而另外一些段落以虚为主,虚中有实。由于植物的季相变化,同一立面在不同季节的虚实关系也不尽相同。

资料来源于网络由景观微评整理,

资料用于学习仅供参考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END...

———————————————

相关知识

植物景观空间组合 | 分析
利用花卉组合的栽培技术美化景观空间新.pptx
太原市迎泽公园景观空间分析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配色特征分析
常州红梅公园春季植物景观特色分析
园林植物空间景观
景观植物配置设计案例分析.pptx
植物景观空间情感化设计论文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空间分析研究.doc
室内设计植物景观运用分析

网址: 植物景观空间组合 | 分析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951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史上最全!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常用的
下一篇: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造景理论基础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