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一).doc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一).doc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01 12:14

文档简介

大自然的语言学习目标:1、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2、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提高语言概括能力,理清文章说明顺序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能力4、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起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学习重点:1、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能力,理清文章说明顺序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能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课前导学案设计导学语:同学们,词典上说,“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既然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那么,竺可桢为什么写了一篇文章叫《大自然的语言》,莫非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也有它们的语言?今天,我们就跟随竺可桢一起走进大自然,一探究竟。1、阅读材料,了解作者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他一生在气象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高,而物候学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一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学科——物候学》一文改写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并完成字词练习次dì翩然xiāo声nì迹风雪载途Shuāi草连天连翘农谚草长yīng飞3、默读课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GB3①第一自然段按顺序描写四季景物的变化?正因四季变化具备特点奠定了它成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基础.=2*GB3②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3*GB3③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4*GB3④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这几个因素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5*GB3⑤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提示:以上五题,注意熟读课文,概括提炼相关信息】=6*GB3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把文题改为本文的说明对象好不好?为什么。=7*GB3⑦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8*GB3⑧本文主要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分析其作用。=9*GB3⑨文中那一段是从反面举例?那一段连举两例?你能说说原因吗?=10*GB3⑩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你还能举出类似的语句吗?【提示:学会从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方面阅读、把握一篇说明文,养成良好的阅读说明文的思维习惯。】4、在学习中你还有什么困惑,请把它记录下来。二、课上合作探究课上教学案设计1、导入语:课前同学们自学了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那我想问一下大家,大自然会说话吗?你都听懂了大自然的那些语言?(自由回答)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看看它们在说些什么?(展示图片)其实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自然界就像一个智者,用他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着种种消息。2、小组交流就学案上的问题,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看看能否借助同学的智慧帮助你解决困惑。3、合作探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还可以提出老师预设之外的问题,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合作探究。(预计=7*GB3⑦=8*GB3⑧=9*GB3⑨=10*GB3⑩题)●在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之前,我想先提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也算对同学们课前自学情况的一个检测风雪载途这是一个多音字zǎizài那什么时候读zǎi,什么时候读zài?【让学生借助字典寻找规律】练习:准确读出“载”的正确读音登载、载运、超载、三年五载、载歌载舞、满载、号泣载道对预计问题的解答:⑦逻辑顺序首先描写四季景物引出物候和物候学,接着介绍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然后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介绍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现象——本质。第5段反面举例,更能突出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第8段连举两例,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的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只举一个,具有偶然性,举两个,读者就确信无疑了。准确性:例如:●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看到表估计、推测、程度、限制的词,一般就考虑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例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再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第1段对四季的描写【看到比喻、拟人的修辞;描写;引用故事、传说、谜语等,一般就考虑说明语言的生动性】拓展延伸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诗中的自然现象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词大意: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然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明确: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⑵著名作家郭沫若先生曾有过这样一个疑惑,你能利用本文所学帮他解决一下吗?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花开;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了玉兰花。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多慢哪!废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郭沫若《玉兰和红杏》【明确:物候现象受纬度影响,越往北玉兰花开得越迟。】小结并布置作业:同学们,大自然是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同时它又是

相关知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5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苏科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2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资料优选
《第1课 插花》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插花》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
幼儿园大班教案《花的语言》.doc
拓展链接:鲁迅和他的朝花夕拾 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说课导学案 课件 教学视频朗读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与反思.doc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6.3《动物行为的研究》教案.doc
《第1课 插花》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
八年级语文下册

网址: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一).doc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9020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自然语言处理初创企业Idibon
下一篇: 5 大自然的语言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