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华北吃菜少、西南主食多……新研究为各地优化饮食划重点

华北吃菜少、西南主食多……新研究为各地优化饮食划重点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31 21:16

关注

受访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范志红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钟财芬

我国地域辽阔,饮食习惯、环境资源特征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着每个地区都有本土化的饮食模式。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在国际食品顶级期刊《自然·食品》发表研究,基于各地区饮食结构、食品生产、进出口与运输、零售与消费模式等情况,结合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目标,开发出可供中国居民参考的区域特异性膳食模式。

图片

研究对北部、西南部、东部、南部、中部等地区的饮食模式给出了优化建议。比如,保持北部地区较高的水果和全谷物摄入量,增加西南部地区的豆类、蔬菜摄入量等。总体而言,优化算法建议,大多数省份的水果、蔬菜、乳制品和豆类摄入量需显著增加37.7%至229.4%,而猪肉、牛肉、羊肉、禽肉和油的摄入量需减少33.7%至99.5%。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表示,该研究提供的膳食模式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总体来说,由于当前人口流动性大,每个人的健康观念、营养知识不同,各地区饮食结构的区域共性减少,这也就意味着,区域膳食模式的典型性、代表性有所减弱。”不过,范志红同时表示,“受到饮食偏好、地域环境的影响,各地饮食模式的确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衡问题。客观认识并改进这些问题,对于促进全民健康意义重大。”结合研究结论和各地饮食特色,她为不同区域居民总结了如下注意事项:

华北地区:增加绿色蔬菜摄入。此前研究表明,华北地区蔬菜摄入量并不少,但绿叶蔬菜摄入不足。范志红表示,当地冬天气温低,不利于绿叶蔬菜生长,在没有大棚栽培的时代,市场上绿叶蔬菜价格普遍偏高,“大家可能由此形成习惯,觉得青菜不是一年四季的必需品,可以用茄子、土豆、洋葱等替代。”范志红提醒,绿叶蔬菜在所有蔬菜中营养价值最为综合,叶酸、维生素K、叶黄素、镁、钙等含量普遍偏高,有利于保持眼睛、心脏健康,绿叶蔬菜摄入少,膳食营养将大打折扣。

东北地区:改进肉类烹调方式。此前研究发现,从饮食模式来看,东北地区显得“吃肉较多”。范志红认为,这可能与东北居民的烹调习惯有关。“华北和南方很多地区会将肉处理成肉片、肉丝或肉末,和蔬菜一起炒,一小把的肉就能炒一份菜。但东北相对更喜欢肉比例大的菜肴,如锅包肉、粉条炖肉、炖鸡、炖骨头等,肉多菜少,油盐也多。”范志红表示,过多摄入红肉会导致饱和脂肪、血红素铁含量过高,膳食纤维、钾、钠比例失调,容易诱发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问题。当地居民应注意改善烹调方式,减少炸、炖,增加清蒸、水煮做法,同时增加肉菜中的蔬菜占比,既有助优化口感,又能提升营养价值,降低饱和脂肪和盐分的摄入。

华东地区:减少食用动物内脏、腌制品。范志红表示,沿海地区海鲜多,传统上为了保存,习惯将其制成盐腌的海鲜干品,可能产生亚硝胺类物质,增加食道癌、食管癌、胃癌、肠癌等消化道癌发生风险。此外,该地区居民有的偏爱动物内脏,动物内脏和海鲜一样属于高嘌呤食物,两者吃得过多可能增加痛风风险。

华中地区:避免肉多谷物少。此前研究发现,华中部分地区习惯吃畜肉类或家禽类等动物肉类,以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为主,而主食则以白米饭为主。范志红建议在减少高脂肪肉类菜肴的同时,增加多种全谷杂粮在膳食中的比例,以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肠癌等风险。

西南地区:降低碳水化合物比例。此前研究发现,西南地区肉、蛋、坚果等食物类别吃得较少。范志红表示,当地偏爱米饭、米粉、米线等高淀粉食物,这种膳食模式碳水化合物比例过大,植物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摄入不足,容易导致身体松软、肌肉不足的“虚胖”体型。

西北地区:减盐增蔬果。西北地区的传统饮食往往咸味过重,爱吃腌制食品和烧烤食物,肉制品摄入过高。范志红表示,蔬果不足使钾、镁、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不足,而肉制品和盐又使钠摄入过高,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慢病风险。应注意控盐增蔬果,并用土豆替代部分面食作为主食,以增加钾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

华南地区:增加奶类、豆类比例。范志红表示,华南地区食物种类多样、烹调方式也较为健康,但部分人可能存在奶类、豆类摄入相对不足的问题。“当地居民本身水产品和肉类食物摄入充足,因此可能对蛋白质摄入影响不大,但奶类和豆类是饮食中重要的钙、镁元素来源,摄入过少可能影响骨骼健康和一些生理活性物质的供应。因此还是建议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奶类、豆类比例,取代一部分动物蛋白食物,以更好地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责编:徐梦莲

主编:李迪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皖西南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生态保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建设重点.pdf
转给你最爱的爸爸:健康饮食计划
谷物胚芽健康新主食——————益阳智库网
糖尿病患者按这10种方法吃主食,升血糖慢,餐后血糖达标更有保障
新妈妈产后健康饮食:多吃新鲜水果
全民营养周 | 肥胖孩子这样吃,健康又减重!
秦岭大熊猫主食竹的分类学研究(Ⅱ)
一日三餐,哪顿饭更重要?新研究找到“最佳进食模式”
新研究:两类蔬菜最防糖尿病,多吃还有七大好处

网址: 华北吃菜少、西南主食多……新研究为各地优化饮食划重点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8732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百年岭南常见温病诊治规律研究——
下一篇: 闷头花图片功能作用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