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瑰宝,新会葵扇,送清凉至人间的艺术
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新会,是中国著名的“葵乡”。新会葵艺是当地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据《新会县志》记载,1600年前的东晋时期,新会就有葵艺品的出现,由于其高超的造型艺术和精湛的编织技巧,并融会了编织、绣花、绘画、印花等工艺于一身,发展到清代更是闻名世界、畅销各地。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把葵扇里的绝技新会葵艺品十分珍贵,其制作过程是非常繁琐细致的。要制作优质的葵艺制品,首先须挑选蒲葵树上刚长出仍未展开、质量上乘的葵芯新叶,然而每棵蒲葵树的葵芯有限。
葵乡新会落日余辉
采葵是第一步,到制成工艺品,还要历经剪、晒、焙、削、漂染、合、编织、勾花或嵌花、印花、绣花等近20道工序,做成一件葵艺品,需经10多人手的劳动。
江门新会葵乡晒葵叶
焙扇既辛苦又考究技术
新会葵博园展厅中展示扇模机及剪扇工序
新会乡村残存的葵业生产作坊
“新会葵艺”制品曾超过500个品种,有葵扇、葵藤席、葵画帘、葵花篮、葵垫等等,当中以葵扇中的“烙画扇”和“绣织扇”最为闻名。
“新会葵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廖惠林从事新会葵艺品创作已逾40年,他擅长创作“新会葵艺”的核心工艺品——“烙画扇”。“烙画扇”也叫“火画扇”,由老画师陈晚于同治末年创制,1952年被国家列为特种工艺品。其工艺非同凡响,个中精髓十分难以把握。
新会葵博园展厅中展示烙火画工序
这种葵扇从选葵到制作完成,要经历晒、剪、焙、焗、漂、染、合、画等20多项工序,每个工序都有相应的人员操作,非常繁复、精细,因此葵艺作品十分珍贵。廖惠林展示“烙画扇”的制作,他用电烙笔在葵扇面上作画,烙笔过处,留下了深浅不一的褐色线条及色块。廖惠林说:“葵扇上有葵骨,所以扇面有凸起和凹下的地方,不同葵扇厚薄度也不同,以烙笔作画时要很讲究技巧,否则烙穿了就功亏一篑。”岭南画派一代宗师关山月曾前来观摩,并曾60余次尝试“烙火画”工艺,但都无法把握烙铁的力度,每次都把扇面烧糊。最后,他只有掷“烙”长叹:真是一门绝技!
工艺师在制作火烙画葵扇《小鸟天堂》
绣织扇:把刺绣“请”到葵扇上上世纪70年代,葵制品加工是新会的支柱产业。上世纪80、90年代以后,随着电风扇及空调的普及,葵扇的实用性被逐渐削弱,葵艺市场萎缩;加之由于经济发展,土地资源逐渐紧缺,如今,新会许多乡镇的葵林被开发成工业园区和房地产楼盘,由于缺少官方保护,蒲葵资源逐年减少。这使得葵艺艺人们不得不探索新的路子。廖惠林说,从那时起,他致力将新会葵艺制品从实用品转变为工艺品,这使得新会葵艺重现生机。如今,廖惠林开发创新了不少产品,为“新会葵艺”发展带来生机,例如把新会名景‘小鸟天堂’刺绣到编织扇上的绣织扇《小鸟天堂》;借鉴国画、剪纸、浮雕等表现手法,以贴画形式呈现于扇上的绣织扇作品《长寿》等。
曾在1915年获金奖的葵扇
新会葵乡遗珍扇上风情
守得云开见月明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的新会葵艺产品深受海内外人士欢迎。现在精美的葵艺品远销至加拿大、美国、东南亚等地,一些海外的华人华侨会专程来订购,尤其是祖籍五邑的华人华侨。葵艺品饱含了儿时的故乡,与当时年少的记忆。现时还有不少海外的华人团体也向传承人订购葵艺品,用于馈赠会员。
制作一把葵扇需完成多道工序
新会葵艺融汇了编织、绣花、绘画、印花等工艺,以高超的造型艺术和精湛的编织技巧闻名世界,具有较高的传承意义。如今,曾经在炎热的夏天为人们带来一丝清凉的葵扇,重新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它们摇身一变,成为一柄柄精美的工艺品,苦苦坚守着这一切的传承者们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把那记忆里轻摇的舒爽带给后人,更把这份精巧也散播给世间。
相关知识
中华瑰宝,新会葵扇,送清凉至人间的艺术
新会葵艺
蒲葵之乡 (新会)
非遗广东|“南粤一绝”——新会葵艺
扒花:中华瑰宝,瓷器中的“贵族”
中国十大名画,艺术瑰宝与历史传承,中国十大名画,艺术瑰宝与历史传承
中国传统花卉,绚丽多彩的艺术瑰宝,中国传统花卉,绚丽多彩的艺术瑰宝
新会:七夕至,水果市场购销两旺
药茶——中国文化的瑰宝
漫步盆景艺术长廊——中华精品盆景欣赏指南
网址: 中华瑰宝,新会葵扇,送清凉至人间的艺术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86958.html
上一篇: 蒲葵细织团圆扇,薤叶平铺合遝花 |
下一篇: 【今朝花酒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