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关于“四”的情结如:
贵族四术:诗书礼乐
秀才四艺:琴棋书画
四大名绣:苏湘蜀粤
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四君子之“菊”
梅兰竹菊这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自身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
历史上关于梅兰竹的诗画题材屡见不鲜,菊则次之。菊花清新高雅,寓意优美,色泽动人,是古往今来人们尤为喜欢的一种花卉。我国是菊花的故乡,早在三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栽种菊花了。历代文人都有吟咏菊花的作品流传至今,菊花早已成为中国古代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并被赋予多种象征意义。
特别是当晋代陶渊明深情地吟咏过菊花之后,千载以下,菊花更作为士人双重人格地象征而出现在诗中画里,那种冲和恬淡的疏散气质,与诗人经历了苦闷彷徨之后而获得的精神上的安详宁静相契合。
菊的由来
《礼记·月令》篇中是这样记载的,“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它的意思是说,菊花开放的时间是每年秋天的秋末,九月份,所以菊花也叫“秋花”。菊花的 “菊”字,在古代是作“穷”字讲,是说一年之中花事到此结束,菊花的名字就是按照它的花期来确定的。因为九月是阳,所以菊花表示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个意思,也因此后来“重阳节”赏菊这个习惯由此而产生。“菊”字也写作“鞠”。“鞠”是“掬”的本字。“掬”就是两手捧一把米的形象。菊花的头状花序生得十分紧凑,活像抱着一个团儿似的。人们发现菊花花瓣紧凑团结一气的特点,所以叫作“菊”。
梅兰竹菊中,菊兼具观赏和药用的价值,九九重阳中国人有赏菊和饮菊酒的习惯,平日里亦有饮菊花茶的习惯。尽管如今媒体盛行的时代,赋予了它多重的涵义。但作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的它,其历史地位依旧不可撼动。
象征意义
01象征天道
三国时有个著名书画家叫锺繇。他的儿子锺会文武双全,曾写过一篇名为《菊花赋》的文章。他认为悬崖菊(菊花的一种)是天地之气交感所生,它让人感觉到天道的存在,因此是天道的象征。
02象征正直
菊花多为纯黄色,我们祖先认为黄色时中华民族最高贵的颜色,并称黄色为中色,也叫正色,所以菊花可以象征做人正直,不偏斜。
03象征吉祥
菊花也有象征吉祥,长寿的意思;如菊花与松树组合为“益寿延年”等,在民间应用极广。
04象征高洁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关于“菊”的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耐寒惟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白居易《咏菊》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梅兰竹菊里,它排第四,似乎预示着它偶尔会被我们所忽略,也许它来得不如梅兰竹那般如雷贯耳,但依旧阻挡不了它那冷艳清贞的气质。因为菊花与梅兰竹一样,都带着一种力量,传承着一种文化,所以从古至今,屡屡被入画,文人墨客们纷纷用他们,来抒写情怀,表达人格。
今天就给您看一下关于菊的作品。
兰梅竹菊
名称:《兰梅竹菊》
尺寸:29*70cm
绣时:4个多月
色线:10多种
针法:细平绣
作品出处
原作来自于郑板桥,郑板桥为乾隆元年进士,扬州八怪之一,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郑板桥一生主画梅兰竹菊,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石万古不败,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合。他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很简单,但构思布局却十分巧妙,用墨的浓淡衬出立体感。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虽只有黑色一种,但能让人感到兰竹的勃勃生气。正因为郑板桥一生画兰竹最多,松菊次之,所以今天给各位看到的这幅集梅兰竹菊四种元素在内的单幅作品,才显得格外弥足珍贵。
绣制特点
▲绣品的上半部分是竹子,竹片为剑形,有黑色、深灰、浅灰三种主色调;叶柄呈簇状上升,连接片片竹叶,细平绣的绣制方法,将竹叶的形态表达无疑。竹叶的绘画始于唐代,到宋代,枝干、叶均用水墨来画,深墨为叶面,淡墨为叶背。以后的元明清时代,画竹名家辈出郑板桥的画竹堪称为一绝。点右侧传送门,看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墨竹子》
▲绣品的中部,为竹与兰的两物种混合插入瓶中。上半部分的竹叶因为新芽,所以颜色上以浅色为主,到了中部,竹叶部分均为纯黑,可见部分竹叶渐变呈不同色泽。兰花以三到四片花瓣为主,用细平绣勾勒出了兰瓣的婉约灵动。点右侧传送门,看始自子称王者香 空谷幽兰天下芳︱ 《兰石图》
▲绣品中下部是梅花与菊花,斜卧一枝梅,三朵菊;梅花疏密有致,细长的枝条上缀以朵朵梅花,墨色调,深色为主,用细平绣勾勒出了梅花的形状,用细乱针勾勒出朵朵梅花的茎叶脉络。点右侧传送门,看已闻幽梅香 绝知春意好
▲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菊花放最后给你们介绍。
全图一共有7朵菊花,花蕊深,菊瓣则深浅不一,都用丝线绣出了菊瓣的轮廓与形状。菊花是四君子中,瓣数最多的花朵。花蕊部分细乱针绣制,花瓣用细平绣绣制,花蕊的深色过渡到临近的花瓣,离越远的则颜色越浅。其中有三朵菊花正面向上盛开;还有两朵则花朝一侧开启,不同于向上的菊花,侧面开出的菊花要表现它的立体感,是对绣艺的一种考验。这两朵菊花比较强调菊瓣上半部分以及前景的绣制,由浅至深,后半部藏于深色花蕊后,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延伸感。
中国的文人墨客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从而成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花鸟画中最常见的题材,这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菊这个物种
素雅高洁
坚贞顽强
古往今来 都被用来寄托理想 传承美好寓意
苏绣亦是一样
我们用最精细素洁的绢丝配上五光十色的丝线
绣出动人的图案
同时
也用最坚毅不拔的精神
做着苏绣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坚信
苏绣 会因我们的热爱而得到你们的热爱
希望
苏绣 会因你们的欣赏而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