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代赭汤详细解析
一、条文字眼
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心下痞硬不是旋复代赭汤的最主要特征(是半夏泻心汤证得主要症状);噫气不除才是本方特征性的东西,呃逆嗳气频作。
二、组成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石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三、方解
1、旋覆花:味咸,温。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本经》
2、代赭石:味苦,寒。主鬼注贼风,蛊毒,杀精物恶鬼腹中邪气,女子赤沃漏下。
3、旋覆花下气散痰温水饮上泛,消胀;代赭石重坠平冲降逆止呕除噫气;重用生姜止呕降逆温中焦去寒湿水饮:人参、甘草、大枣生津消痞。
总之本方由三组药组成:一是消痞生津的人参,甘草,大枣;二是辛温开结止呕:半夏,生姜;三是下气散结,降逆平冲的旋覆花,代赭石。
四、辨证要点
1、噫气频频为主证,胀满为附属证,还有一些虚寒证。
2、吞酸,呕吐,特别是嗳气用生姜泻心汤无效果者。
3、腹诊:心下痞硬,其人常噫气,大便硬,或反胃,或呃逆,或噎食等,为旋覆花代赭石汤证。
五、临床运用
1、太阴里虚寒引起噫气频作伴心下痞满证。
2、叶天士在用本方时去草枣加茯苓,或是把生姜换成干姜。
3、合方运用:本方可以合半夏泻心汤、吴茱萸汤、四逆汤、乌梅丸。
六、类方鉴别
1、半夏泻心汤(类)也治心下痞,半夏泻心汤是太阴阳明水湿寒饮互结于心下引起寒热虚实错杂,心下痞硬为主,嗳气为辅助;
2、旋复代赭汤是太阴寒湿水饮痰气交阻而上泛而引起嗳气呃逆为主症,心下痞为辅助症状。
3、生姜泻心汤是治心下痞硬,同时有严重的干噫食臭。
七、注意事项
去滓再煎,旋覆花大于代赭石。
八、方歌
旋覆代赭三一两,二参三草五生姜,半夏半斤枣十二,太阴虚寒噫气灭。
【临床验案】
1、梅核气(黄阳生医案)
刘某某,男,28岁,1981.年3月12日初诊。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有时咳出少量灰色粘痰,舌苔薄白,脉缓。属梅核气,乃气滞痰郁所致。治以利气开郁,化痰散结。用旋覆代赭汤加味:
旋覆花100克纱布包煎,代赭石150克,半夏50克,沙参50克,生姜20片,大枣20枚,甘草50克,茯苓30克。头煎用水5斤。煎取3斤,再煎用水3斤,煎取2斤,两次煎汁合一,装入开水壶中,当茶,随时饮之,一日服完。
药仅两帖,其病若失。
(黑龙江中医药1985:(2):25)
2、噫气频作
魏生诊治一妇女,噫气频作而心下痞闷,脉来弦溃,按之无力。辨为脾虚肝逆、痰气上攻之证为疏旋覆花9克、党参9克、半夏9克、生姜3片、代赭石30克、炙甘草9克、大枣3枚。令服3剂,然效果不显,乃请余会诊。诊毕,视方辨证无误,乃将生姜剂量增至15克,代赭石则减至6克,嘱再服三剂,而病竟大减。魏生不解其故。余日:仲景此方的剂量原来如此。因饮与气搏于心下,非重用生姜不能开散。代赭石能镇肝逆,使气下降,但用至30克则直驱下焦,反掣生姜、半夏之肘,而于中焦之痞则无功,故减其剂量则获效。可见经方之药量亦不可不讲求也。魏生称谢。
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
作者:邓文斌
相关知识
半夏厚朴汤合并旋覆代赭汤治疗梅核气案
《伤寒论》113方——旋覆花代赭石汤,典型医案
旋覆花的食用方法
旋覆花(附:旋覆梗)
旋覆花汤功效和作用,《圣济总录》卷十二
中药材旋覆花
旋覆花(附图片)
旋覆花炮制方法
52、旋覆花(甘辛微温,降气消痰,健胃行水)
旋覆花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网址: 旋覆代赭汤详细解析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68305.html
上一篇: 村支书成为网红的故事,要从何说起 |
下一篇: 江夏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举办妇女节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