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新郑养蜂人赵留万“与蜂共舞” 脱贫路上酿造甜蜜生活

新郑养蜂人赵留万“与蜂共舞” 脱贫路上酿造甜蜜生活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14 00:52

大河网讯(记者 王君杰 通讯员 端木晓伟)在新郑市具茨山管委会白庙村,一个个蜂箱整齐摆放在大树下,成群的蜜蜂在蜂箱前飞舞,连空气中都飘散着一股“甜蜜”味儿。而这里的养蜂人赵留万正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忙着酿造自己的“甜蜜生活”。

69岁的赵留万是白庙村建档立卡户,如今已有10年的养蜂经验。5月12日,沐浴着初夏的阳光,赵留万谈起他的这些“小可爱”,满眼都是宠溺和喜欢。具茨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空气清新,各种林木植被生长茂盛。槐花、桐花、荆棘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这些花就是大地的语言,吸引着大批养蜂人。

“和庄镇陆庄村的高振松常年在我们村养蜂,一有时间我就往他那里跑,看多了听多了,自己迷上了这些‘小可爱’。”2010年,高振松送给赵留万1箱蜂,从那以后他天天沉浸在蜜蜂的世界里,观察蜜蜂的生活习性、学习如何防止蜜蜂出逃、怎样打蜜……

“蜂蜜好吃,但蜜蜂难养。”赵留万的这句话道出了养蜂人的艰辛。为了养好蜂,赵留万没少下功夫,买不起蜂箱他自己动手做,养蜂时被蜇已成家常便饭,脸上的包还没下去,手上的包又起来了。夏天再热也得装备严实,每每忙下来头晕眼花的……尽管辛苦,可他从不放弃,被蜇的次数多了加上他心细、善于观察,在一次次失败与成功的对抗中,他渐渐掌握了蜜蜂的繁殖规律和生活习性,养蜂技术越来越成熟,生活渐渐被“蜂”和“蜜”充实着。


“以前蜂少,产的蜜都是自己吃或者送人,可后来好多人都慕名来买我的蜜,需求量渐渐增多,也能卖上好价钱。既然我的蜜如此受欢迎,为啥不抓住这个商机,增加养蜂量提高蜜的产量呢?”可是,苦于缺乏发展资金,赵留万急坏了,愁得整日睡不着觉。

就在去年,新郑市扶贫办、畜牧等部门得知消息后,主动联系赵留万,鼓励他认真总结经验,并帮他申请了资金。有了这场“及时雨”,他的养蜂规模不断扩大,最多时候达到40多箱,成为白庙村的“养蜂大户”。

“你来瞧瞧咱家的蜜。”赵留万说着打开封箱,抽出蜂胚,把上边还不算多的蜜一点点割下来,之后放入桶中摇、过滤去除杂质、装瓶……“5、6、7这三个月蜂蜜的产量最多了,平均2、3天收集一次,每箱每年可收获40至50斤蜂蜜,每斤能卖到50元呢。你看,三分之一的蜂蜜加入三分之二的水,使劲摇摇,上面起的这些泡沫10分钟、20分钟是不会沉下去的。如果瞬间沉下去了,说明这个蜂蜜存在质量问题。”为了让大家买到货真价实的蜂蜜,赵留万每次都教来买蜜的人如何鉴别蜂蜜的好坏。诚信赢得了市场,诚信赢得了客户,靠这块金字招牌,他的蜂蜜总是产出来就销售光了。

已尝到事业“甜头”的赵留万干劲儿不减,在他的带动下,白庙村有七八户村民也陆续发展起了养蜂酿蜜产业。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面对漫山遍野盛开的各类鲜花,赵留万信心满满,今年他准备继续扩大养蜂规模,带动更多的群众学习养蜂技术,和更多乡亲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相关知识

新郑养蜂人赵留万“与蜂共舞” 脱贫路上酿造甜蜜生活
广西上思:“甜蜜”产业“酿造”幸福新生活
新疆库车市:生态养蜂 花海里酿造“甜蜜”生活
58岁养蜂人追花40年每年奔波2000公里 与花为伴的甜蜜旅程
东莞:荔枝花龙眼花盛开 养蜂人追花逐蜜忙
安图:打造甜蜜产业 明月镇意气“蜂”发
赶花人一点也不浪漫甜蜜事业背后也有苦涩,正努力走出去
30万户养蜂人,产值300亿元!重新认识中国养蜂业
四川 2000 万亩“铁打蜜源”迎客来 蜂舞花香 蜂农共赴“甜蜜事业”
重庆城口:中蜂“酿”出致富路 带动农村贫困户就近就业

网址: 新郑养蜂人赵留万“与蜂共舞” 脱贫路上酿造甜蜜生活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5787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柴桑区江洲镇:盛放在战疫一线的荆
下一篇: 打造“中药材”特色品牌 龙江森工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