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玉溪市通海县:科技化育苗 蔬菜产业向新向绿发展

玉溪市通海县:科技化育苗 蔬菜产业向新向绿发展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04 21:47

玉溪市通海县:科技化育苗 蔬菜产业向新向绿发展

来源:云南日报       2025-06-17 09:37:11 【字体:大 中 小】

【字体:大 中 小】

作为蔬菜产业发展的“第一棒”,育苗环节尤为重要。走进玉溪市通海县建兴种苗有限公司育苗基地,一排排绿意盎然的菜苗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正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操作手中的遥控器进行浇水、施肥、杀虫。“这个棚占地面积40亩,一个月能出2000亩菜苗,每年可以供10茬左右。”公司负责人储云锐介绍,育苗大棚已实现设施水肥一体化、农药自动化。

近年来,通海县积极引进和培育优质蔬菜品种,大力推广科技化育苗技术,不断提升蔬菜种苗质量和供应能力。目前,全县共有育苗基地1000余个,年育苗能力超1000亿株,为全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种源保障。

在河西镇汉邑村,村民2月底到9月种玉米,9月以后又种白菜、莴笋、青花菜。通过玉米和白菜轮作,既减少了病虫害,也提高了收入。通海县农业农村局产业办工作人员刘天成介绍,县里引导农户采取“烤烟+蔬菜”“花+蔬菜”及轮作套种模式发展蔬菜产业,通海蔬菜正朝绿色化、设施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目前已推广种植水稻、玉米等环境友好型作物10.46万亩,全县有绿色蔬菜食品认证82个。

在通海县四街镇六街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的现代化温室大棚中,番茄藤蔓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按照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的标准,六街村已建成设施大棚110多亩。”四街镇六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存富算了一笔账,按照亩产20吨、一年两茬来算,每年将带来近18万元的收入。

从蔬菜种植到精细管理,从采收运输到市场销售,通海县蔬菜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2024年,通海县种植蔬菜28.22万亩、产量113.9万吨、产值29.9亿元,蔬菜销往全国130个大中城市,及泰国、越南等34个国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实施好黄龙社区、金山社区的高效绿色设施栽培,积极申报国家级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全国最优最大的露天蔬菜基地。”刘天成说,通海县将积极发展开放型农业,巩固通海县南菜北运、西菜东运及“大山里的蔬菜国际港”地位,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示范基地。(记者:王剑钊 通讯员:佟薇 杨川)

     |      分享到:

相关知识

通海县花卉产业发展动能强劲
向“新”向“绿” 钢城培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东营区化工产业园区:向“新”向“绿”绘就化工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杭州向“新”向“质”发展智慧农业
平畴沃野“慧”锦绣——杭州向“新”向“质”发展智慧农业
向新而行!洛阳加速绘就产业发展新篇章
潮涌荆楚 向“新”奔赴
打造“云花”核心产区!玉溪以现代花卉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屏南:产业向新 生态向美 民生向暖
新筑蔬菜产业发展研究.pdf

网址: 玉溪市通海县:科技化育苗 蔬菜产业向新向绿发展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4373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从一粒种子到“中国芯”云南元谋县
下一篇: 苹果和梨特色新品种、新技术、新产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