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万年气候~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docx
近一萬年的氣候//中国五千年来气候的变迁 [转贴 2008-10-23 11:53:53] 字号:大 中 小 近一萬年的氣候 距今一萬年以內,地質史上稱為「近代」(Re-cent),和更新世都在第四紀內,第四紀冰期內的第四間冰期就在一萬多年前開始,分析北美和歐洲冰河沉積物中遺留下來的花粉,才知道冰河退卻之後,溫度回升。原先被冰河覆蓋地區,冰河消失後,先變冷到大約距今5000年為止,此後溫度就逐漸上升,這一段溫暖時期稱之為「氣候最適期」(climatic optimum)。 到了2500年前,雪線又降低,表示氣候又轉冷,羅馬時代曾經一度好轉,但不久又惡化。公元前870-1200年,雪線又上升,大致和現在相當,此後又轉冷,17-19世紀史稱「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 氣象專家根據我國古代的記錄已經繪出一條過去5000年來的溫度曲線。(如圖2)曲線中顯示這段時期內有四個明顯的暖期: (一)第一暖期約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000年。此段時期內氣候並非一直溫暖而是有變化,但以溫暖為主。同期內,歐洲則為公元前5000年來的最暖期,本期初溫度已有下降,到公元前1000多年又回升到另一暖期。 (二)第二暖期在公元770至公元初。 (三)第三暖期在公元600至1000年。 (四)第四暖期在公元1200至1300年。 另外還有四個冷期: (一)第一冷期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至公元前850年。 (二)第二冷期在公元初到公元600年。 (三)第三冷期在公元1000-1200年。 (四)第四冷期在公元1400-1900年。 曲線中還可以看出:溫暖期越來越短,程度越來越弱;而冷期前正好相反,時間越來越久,程度越來越強。以朝代來說,從三國到南北朝是溫度較低時期;隋唐至五代則溫度顯然升高;北宋至南宋,溫度亟降,一直到清朝都較正常為冷,雖然其間也有波動,尤以南宋和元朝冷暖的變動最大,本世紀初才回復正常。 中国五千年来气候的变迁 我国著名的气候学家竺可桢,根据考古资料及历史文献中丰富的气象学和物候学的记载,进行了卓越的研究,提出我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 一、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时期 竺可桢把它称为“考古时期”,因为这一时期主要是根据考古发掘的遗迹来加以考证推断的。 西安市附近半坡村的仰韶文化(C14测定约距今5600—6080年前)遗址中,发现獐、竹鼠和貉等亚热带动物的骨骼遗骸;在时间上晚于仰韶文化的河南安阳的殷墟(约前1400—1100年)遗址中,除獐、竹鼠外还发现有象、貘、水牛等的遗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不少关于象的记载,如“今月其雨,只(获)象”,“于癸亥眚象,易日”。据闻一多解释,甲骨文中“眚”是打猎的意思。既然把象作为打猎的对象,就说明它不是由外地引进或人工饲养的,而是野生的、自然分布的。同时殷周遗址出土的象尊和青铜器的象纹,也是当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象已很熟悉的反映。至于历史文献中,也有不少关于象的记载,例如《吕氏春秋·古乐》中有:“商人服象”,说明商人能够驯养野象。又《孟子·腾文公下》有“周公相成王,诛纣伐奄”,“驱虎、豺、犀、象而远之”。河南省古称豫州,“豫”字据胡厚宣解释,就是一个人牵着一头象的标志。以上这些都是商代及周初黄河下游有野象活动的证明。 貘和象都是东南亚热带森林地区的动物。现代的象目前在我国只能自然生存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亚洲现代的貘,更局限于马来半岛及苏门答腊的沼泽森林。这些喜暖的古动物遗骸,指示了当时黄河流域气候的温暖和湿润,考古学家尹达还在山东历城县一处稍晚于仰韶文化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炭化的竹节。现代竹类大面积的生长大体上已不超过长江流域。竺可桢氏据此假设五千年来竹类分布的北限大约向南后退了1—3°纬度,从而证实当时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冬季1月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3—5℃。 殷商时代,黄河流域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劳动人民,很重视季节的变化。殷墟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相当阳历3月下种,比现在要早一个月;位于山东的郯国人每年观察家燕的最初来到以定春分,作为农耕的开始。现在家燕在3月22日(春分日)才到达上海,而山东郯城和上海两地的年平均温度相差1.5℃,1月的平均温度相差4.6℃,正与上面根据竹子分布区域温度变化的推算是一致的。 二、公无前1100年—公元1400年的寒暖交错时期 竺可桢把它称为物候时期,因为这一时期人们还没有观察气象的仪器,都用人目来看降霜下雪,结冰开冻,树木抽芽发叶,开花结果,候鸟春来秋往等来判断寒来暑往,这就叫物候。 根据有关物候的文字记载材料,这一时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的西周前期,我国气候在长达几百年的第一温暖期之后,进入了第一个短暂的
相关知识
三江源地区的气候变迁
中国东部近20,000年来的气候波动与海面升降运动
[读书]徐士进/吴卫华:《天人之变:气候变迁与文明兴衰》
树木的年轮疏密的朝向(我国树木的年轮疏密的朝向)
陕西近10年来暴雨不断增加 气候变暖或为主因
中国近2500年来植物重花历史记录之物候研究(续)
什么是物候学?
历史地理学读本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5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大地变绿了,怎么还高兴不起来?
网址: 近一万年气候~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docx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24274.html
上一篇: 5.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2.ppt |
下一篇: 历史时期地气候变迁 .ppt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