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山蚂蝗族:排钱树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山蚂蝗族:排钱树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8 07:46


蝶形花亚科—山蚂蝗族(二):排钱树

5.山蚂蝗属

山蚂蝗属(学名:Desmodium)也作山蚂蟥属,是豆目豆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亚灌木或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350种,多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中国有27种5变种,大部分布于西南经中南部至东南部,仅1种产陕、甘西南部。

属名Desmodium源于希腊语desmos(链)和eidos(相似)的合成词,指本属植物荚果节间缢缩如链状。



(1)形态特征

草本、亚灌木或灌木。叶为羽状三出复叶或退化为单小叶;具托叶和小托叶,托叶通常干膜质,有条纹,小托叶钻形或丝状;小叶全缘或浅波状。

花通常较小;组成腋生或顶生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小为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苞片宿存或早落,小苞片有或缺;花萼钟状,4-5裂,裂片较萼筒长或短,上部裂片全缘或先端2裂至微裂;花冠白色、绿白、黄白、粉红、紫色、紫堇色,旗瓣椭圆形、宽椭圆形、倒卵形、宽倒卵形至近圆形,翼瓣多少与龙骨瓣贴连,均有瓣柄;雄蕊二体(9+1)或少有单体;子房通常无柄,有胚珠数颗。

荚果扁平,不开裂,背腹两缝线稍缢缩或腹缝线劲直;荚节数枚。子叶出土萌发。

(2)南美山蚂蝗

南美山蚂蝗(学名:Desmodium tortuosum)为豆科山蚂蝗属下的一个种。多年生直立草本,高达1米。茎自基部开始分枝,圆柱形,具条纹,被灰黄色小钩状毛或有时混有长柔毛;根茎木质。

原产南美和西印度,印度尼西亚爪哇、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和南部也有引种。在中国广州逸生长于荒地、平原。

6.两节豆属

两节豆属(学名:Dicerma)是豆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植物。该属仅有两节豆(Dicerma biarticulatum)一种,分布于印度至中国南部。

(1)形态特征

亚灌木或灌木。叶为指状复叶,小叶3;有托叶和小托叶,托叶联合抱茎,先端多为3裂,小托叶极小。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苞片和小苞片,苞片狭三角形,小苞片着生于花萼的基部;花2-5朵簇生于每一节上;花萼钟状或漏斗状,外面被贴伏长毛和小钩状毛,5裂,上部2裂片合生为1而成4裂状或先端稍2裂,下部裂片与其他裂片等长或较长;花冠红色,旗瓣狭倒卵形至倒卵形,无耳,翼瓣窄长圆形,具瓣柄,龙骨瓣长椭圆形,较翼瓣短,具耳和瓣柄;雄蕊二体(9+1);雌蕊无柄;子房被毛,具2胚珠。荚果有2荚节,腹背两缝线均于种子之问深缢缩,被丝状毛,偶有1荚节;种子具带边假种皮。

(2)两节豆

两节豆(学名:Dicerma biarticulatum)为豆科两节豆属下的一个种。灌木植物,高40-70厘米。花期8-9月。生长于旷野或林缘草地。产自海南。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至澳大利亚北部亦有分布。

7.长柄荚属

长柄荚属(学名:Mecopus)是豆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长柄荚(Mecopus nidulans)等2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

(1)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叶具单小叶;托叶线状披针形,小托叶微小,针状。花小,组成稠密的顶生总状花序;苞片锥状,宿存;花梗顶部钩状;花萼膜质,萼筒钟状,裂片披针形,上面2片合生;旗瓣阔,倒卵形,基部渐狭,翼瓣镰刀形,龙骨瓣向内弯曲,先端钝;雄蕊二体(9+1),花药一式;子房具柄,有2胚珠,花柱内弯,柱头小,头状。荚果具1荚节,椭圆形,压扁,两面稍凸起,具网纹;果颈长,伸出尊外;果梗长,先端旋扭,使荚果下垂靠近果序轴,下面具极狭长的苞片;种子肾形。

(2)长柄荚

长柄荚(学名:Mecopus nidulans)为豆科长柄荚属下的一个种。生长于海拔100-1000米向阳山坡草地或灌丛中。分布于海南的昌江、东方、保亭、陵水、崖县等地。印度、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亦有分布。

8.排钱树属

排钱树属(学名:Phyllodium)是豆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植物。该属共有6-7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及大洋洲。中国有4种,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及台湾等省区。

属名Phyllodium源于希腊语phyllon(叶子)和eidos(相似)的合成词,指苞片扩大化呈叶片状。



(1)形态特征

灌木或亚灌木。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具托叶和小托叶。花4-15朵组成伞形花序,由对生、圆形、宿存的叶状苞片包藏,在枝先端排列呈总状圆锥花序状,形如一长串钱牌;花萼钟状,被柔毛,5裂,但上部2裂片合生为1,或先端微2裂,下部3裂,较上部萼裂片长,萼筒多少较萼裂片长;花冠白色至淡黄色或稀为紫色,旗瓣倒卵形或宽倒卵形,基部渐狭或具瓣柄,翼瓣狭椭圆形,较龙骨瓣小,有耳,具瓣柄,龙骨瓣弧曲,有耳,具长瓣柄;雄蕊单体,雌蕊较雄蕊长,具花盘,花柱较子房长,通常近基部有柔毛。荚果腹缝线稍缢缩呈浅波状,背缝线呈浅牙齿状,无柄,不开裂,有荚节(1-)2-7;种子在种脐周围具明显带边假种皮;子叶出土萌发。

(2)排钱树

排钱树(学名:Phyllodium pulchellum),亦作排钱草,为豆科排钱树属下的一个种。灌木,高0.5-2米。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①分布范围

产福建、江西南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南部及台湾。生于丘陵荒地、路旁或山坡疏林中,海拔160-2000米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北部也有分布。

②药用价值

根、叶供药用,有解表清热、活血散瘀之效。

【性味归经】淡、涩,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祛瘀,软坚散结。用于感冒发热,疟疾,肝炎,肝硬化腹水,血吸虫病肝脾肿大,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陈旧性筋肉劳损等。

9.长柄山蚂蝗属

长柄山蚂蝗属(学名:Hylodesmum)是豆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8种,主要产自亚洲。少数种类分布于美洲;中国有7种和4变种,南北均产。

属名Hylodesmum源于希腊语hyla(树林)和desmos(链)的合成词。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状。根茎多少木质。叶为羽状复叶;小叶3-7,全缘或浅波状;有托叶和小托叶。花序顶生或腋生,或有时从能育枝的基部单独发出,总状花序,少为稀疏的圆锥花序;具苞片,通常无小苞片,每节通常着生2-3花;花梗通常有钩状毛和短柔毛;花萼宽钟状,5裂,上部2裂片完全合生而成4裂或先端微2裂,裂片较萼筒长或短;旗瓣宽椭圆形或倒卵形,具短瓣柄,翼瓣、龙骨瓣通常狭椭圆形,有瓣柄或无;雄蕊单体,少有近单体;子房具细长或稍短的柄。荚果具细长或稍短的果颈(子房柄),有荚节2-5,背缝线于荚节是间凹入几达腹缝线而成一深缺口,腹缝线在每一荚节中部不缢缩或微缢缩;荚节通常为斜三角形或略呈宽的半倒卵形;种子通常较大,种脐周围无边状的假种皮。子叶不出土,留土萌发。

(2)长柄山蚂蝗

长柄山蚂蝗(学名:Hylodesmum podocarpum)为豆科长柄山蚂蝗属下的一个种。产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等省区。生于山坡路旁、草坡、次生阔叶林下或高山草甸处,海拔120-2100米。印度、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全草入药,退烧和治疟疾。根(圆菱叶山蚂蝗):苦,温。发表散寒,止血,破瘀消肿,健脾化湿。用于感冒,咳嗽,脾胃虚弱。

10.密子豆属

密子豆属(学名:Pycnospora)是豆科下的一个属,为亚灌木状草本植物。该属仅有密子豆(Pycnospora lutescens)一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澳大利亚。

(1)形态特征

亚灌木状草本。叶为羽状三出复叶或有时仅具1小叶;具小托叶。花小,排成顶生总状花序;苞片早落,干膜质;花萼小,钟状,深裂,裂片长,上部2裂片几合生;花冠伸出萼外很多,各瓣近等长,旗瓣近圆形,基部渐狭,龙骨瓣饨,与翼瓣粘连;雄蕊二体(9+1),花药一式;子房无柄,胚珠多数,花柱丝状,内弯,柱头头状,小。荚果长椭圆形,膨胀,有横脉纹,无横隔,亦不分节,有种子8-10颗。

(2)密子豆

密子豆(学名:Pycnospora lutescens)为豆科密子豆属下的一个种。其种加词“lutescens”意为“泥的”、“浅黄色的”。

多生长于海拔50-1300米的山野草坡及平原。主要分布于江西南部、广东、海南、广西、贵州西南部、云南、台湾。印度、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东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我国广州附近。

主要作为为保土和绿肥植物来使用。

11.葫芦茶属

葫芦茶属(学名:Tadehagi)是豆科下的一个属,为亚灌木或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6种,分布亚洲热带、太平洋群岛和澳大利亚北部。中国有2种,分布于南岭以南各省区。



(1)形态特征

灌木或亚灌木。叶仅具单小叶,叶柄有宽翅,翅顶有小托叶2。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通常每节生2-3朵花;花萼种状,5裂,上部2裂片完全合生而成4裂状或有时先端微2裂;花瓣具脉,旗瓣圆形、宽椭圆形或倒卵形,翼瓣椭圆形,长圆形,较龙骨瓣长,基部具耳和瓣柄,先端圆,龙骨瓣先端急尖或钝;雄蕊二体(9+1);雌蕊无柄,子房基部具明显花盘,子房被柔毛,有胚珠5-8,花柱无毛,柱头头状。荚果通常有5-8荚节,腹缝线直或稍呈波状,背缝线稍缢缩至深缢缩;种脐周围具带边假种皮。子叶出土萌发。

(2)葫芦茶

葫芦茶(学名:Tadehagi triquetrum)为豆科葫芦茶属下的一个种。产于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及云南。生于荒地或山地林缘,路旁,海拔1400米以下。

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积杀虫之功效。常用于中暑烦渴,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病咳血,肾炎,小儿疳积,黄疸,泄泻,痢疾,风湿关节痛,钩虫病,疥疮。

12.三叉刺属

三叉刺属(学名:Trifidacanthus)是豆科下的一个属,为直立小灌木植物。该属仅有三叉刺(Trifidacanthus unifoliolatus)一种,分布于菲律宾和中国海南。

(1)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具锐利而直的三叉硬刺。叶仅有1小叶;托叶干膜质,具条纹;小托叶微小;小叶全缘,具短柄。总状花序短,腋生;苞片小,宽卵形,具条纹;小苞片缺;花萼膜质,筒部短,裂片5,上部2枚完全合生为一,或大部分合生,下部3枚卵状披针形,渐尖;花冠紫色,旗瓣宽倒卵形,基部楔形,无瓣柄或有极短的柄,翼瓣长椭圆形,先端钝,龙骨瓣略呈镰刀状,先端钝;雄蕊二体(9+1),对着旗瓣1枚从基部分离,其余9枚合生,花药一式;子房线形,具短柄,约有6胚珠,花柱微内弯,无毛,柱头小。荚果劲直,由数个荚节组成,果瓣薄,具网纹,腹缝线直,背缝线于节间深凹。

(2)三叉刺

三叉刺(学名:Trifidacanthus unifoliolatus)是豆科三叉刺属的植物。生于稀树干草原中的干生灌丛中或河旁疏林中,海拔200米。产海南(东方、乐东、崖县等地)。菲律宾、越南也有分布。

13.狸尾豆属

狸尾豆属(学名:Uraria)是豆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树灌木植物。该属共有35种,分布于热带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中国分布9种,自西南部经中南至东南部,多数种类集中在北纬25°以南地区。

属名Uraria源于希腊语oura(尾巴),指总状花序尾巴状。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亚灌木或灌木。叶为单小叶、三出或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9片;具托叶和小托叶。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或再组成圆锥花序;花细小,极多,通常密集;苞片卵形、披针形或圆形,先端渐尖、长渐尖至尾尖或稀为圆形,早落或宿存,覆瓦状排列;每苞片内有2花;花梗在花后继续增长且顶端常弯曲呈钩状,稀不弯曲,通常被毛;花萼5裂,上部2裂片有时部分合生,但非全部连合,下部3裂片通常较长,呈刺毛状,但也有较宽短;旗瓣圆形或倒卵形,无瓣柄,具耳,翼瓣与龙骨瓣粘合,无瓣柄,具耳,龙骨瓣钝,稍内弯,多少仍具耳;雄蕊二体,花药一式;子房几无柄,有胚珠2-10,花柱线形,内弯,柱头头状。荚果小,荚节2-8,反复折叠,每节的连接点在各节的边缘(沿腹缝线连接),亦有个别在成熟时伸直,荚节不开裂,每节具1种子。

(2)狸尾豆

狸尾豆(学名:Uraria lagopodioides),又称大叶兔尾草,为豆科狸尾豆属下的一个种。平卧或开展草本,通常高可达60厘米。花枝直立或斜举,被短柔毛。

分布于中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及台湾。多生长于旷野坡地灌丛中,海拔1000米以下。印度、缅甸、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也有分布。

全草供药用,有消肿、驱虫之效。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相关知识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山蚂蝗族:排钱树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山蚂蝗族:舞草
豆科之含羞草亚科、苏木亚科、蝶形花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豆科—蝶形花亚科:相思子
【植物界全系列】豆科—蝶形花亚科(上):相思子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菜豆族:木豆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木蓝族
蝶形花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野决明族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菜豆族(七):大豆

网址: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山蚂蝗族:排钱树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1440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开头的名字
下一篇: (完整版)药用植物学详细总结.d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