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序跋

序跋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8 07:16

点击上方“山西文学院(山西网络文学院)”可以订阅哦!

2023年第52期·总第450期·

王恩荣,网名雨中思绪集,诗人,批评家。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诗眼睛》主编。《汉诗三百首》编辑部主任。在《诗刊》《草堂》《中国新诗》《山西文学》《山西日报》《诗选刊》《诗潮》《黄河》《都市》《当代诗人》等近百家刊物发表作品。作品包括现代诗、散文、诗评等。诗歌、诗评入选多种选本。获2020年第六届“晋中文学奖”评论奖。现居晋中和顺。

岁月心语,低吟浅唱。一年四季,搭乘时光的列车:春天,春山如笑,春风风人春雨雨人,《花与春》“三月的艳阳是你温暧的笑容 旖旎 迷人/梳柳的春风是你 绕指的柔情 清纯 崭新”;夏天,夏山如碧,绿草如茵,《绿》“谁将大幅的绿绒毯铺开/绿得嫩 绿得娇 绿得纯粹 绿得广阔 ”;秋天,金风玉露,硕果累累,《柿子吟》“岁月赐你以扫尽红叶的风霜/你却柔情斟满 回馈岁月以蜜一样的甘甜”。冬天,玉树琼枝,晶莹剔透,《雪梅之约》“一怀心思迸成漫天飞花/才与你相逢筑千座玉宇琼楼/只为做一场无瑕的梦”。春夏秋冬,聆听一首音乐,欣赏一截文字,回忆一段往事。岁月静好,走过流年,在诗意栖居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这就是常丽红诗集《一米曦光》呈现给我们的诗意人生。

大凡写诗,心中有,笔下才有。当今诗坛,泥沙俱下,一些诗人打着先锋的名义,“先锋流行诗”的高度膨胀已形成了较严重的诗坛空气污染。它们不惮于恶俗地搜奇猎怪,以大量粗俗无聊的作品充塞着人们的头脑,吞噬着人们本已所剩无多的对诗歌艺术的尊敬感,而常丽红独能在太行一角,用她自己清纯的方式表达真善美,歌颂着她脚下的英雄的土地。正如她自己所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言之有物,情真意切,深挚感人,给人以正能量感,弘扬真善美,要给人以正面启迪。”“诗应该是美好的代名词”。写作理念正确,丽红写诗就没有丝毫做作之处,我手写我心而已。生活中到处有美与感动,深深浅浅的脚印,被岁月临摹了下来。曾经的馨香与伤感,早已搁浅在记忆的深处,但幸运的是,她以文字的形式复制和随时回放着这些珍藏的情感信息。

丽红的诗歌有三个方面明显的特点:一是对人生有深刻而细微的感悟。而且她的对生活的感悟大部分是阳光的、美好的、正能量的。诗集里她喜欢写阳光。在《阳光小巷》“晨光被切割成一块块/高的暖着我的笑/低的暖着你的歌/连同被我牵着的小手”,“ 直把我送你上幼儿园的小巷/连同每个日子/都烘得晴朗和暖”,阳光就是爱,写送女儿去幼儿园上学的情景,拳拳的母爱心渗透在字里行间,如现代著名作家冰心的《纸船》,有无比感人的母爱的光泽。同样,在《母爱的印章》“我总是把你抱在怀里/亲亲你的小脸蛋儿/亲亲你的脑门儿/我相信你是不会丢了的/因为你的脸上盖满了母爱的印章”写了这种对女儿忘我的爱。另外她在《你是花  你是诗》将母爱的欢乐发挥到极致:

你是花 你是诗

负了花 眼前少了一抹春色

负了诗 就负了风负了雨

负了季节给予的丰盈

却还是心甘情愿把花妃诗后打入冷宫

只把白天黑夜都给你 三千宠爱集一身

惟恐我的疏忽 瘦了你花样鲜嫩的脸

荒了你诗样纯净的心田

怀是你的摇篮 背是你的马鞍

掌是你的手套 心是你恣意纵情的宫殿

自己却忘了累 忘了冬天的冷

夜晚任你的脚丫

把我的梦扉一次次踹开

抬手想打你的小屁股

却还是柔柔地把你搂在怀

千万次亲吻你的小脸 在你的面前沦陷

你是最娇贵的花 旱不得 涝不得

晒不得 淋不得 却又希望你经风经雨

容颜可以娇嫩 心必须茁壮

你是神予的诗笺 我蘸着心尖上的血

一字一韵 费尽思量 直到涸了生命之砚

可依然日夜不安

会不会写歪 能不能写就

读此诗,一种情感的回声在心中久久不散,那些用文字的纤维连接起来的日常叙述,母爱的目光无处不在,几乎抵达情感的每一条纹路,无尽的柔软和柔情蜜意:“夜晚任你的脚丫/把我的梦扉一次次踹开/抬手想打你的小屁股/却还是柔柔地把你搂在怀/千万次亲吻你的小脸 在你的面前沦陷”,唇齿生香的文字,满溢着母爱的光泽......

在左权这片神奇的土地,诗集中情不自禁地敬仰和歌颂的诗俯拾皆是,《秋天的火凤凰》借秋天的银杏树言志,暗示对这片土地凤凰涅槃的歌颂和赞美;《观<太行奶娘>》“娘是太行山 她的怀里/抱着你 抱着义 抱着江山/娘是清漳河 她的乳汁/喂养桃花 喂养杏花/喂养一个真正的春天”是观后感,也是对“奶娘”与太行山共生大义的写生,歌颂了孕育红色土地人民的伟大;《祝融》“先轸的长剑闪耀你的刚/左权的臂膀挥动你的壮/百团大战注入了你的勇/这片日渐繁荣的红色土地/早已植入了你的血性 你的荣光/子孙怎能不把你供奉在辽城至高地至高楼/把你托举在心灵的天空”和《父山母山》“至今都觉得/月亮还挂在父亲山上”等对辽县(左权县原来叫辽县)的寻根问祖;《武家峧》“一个家族是对一个村庄的缔造/一个村庄是对一个家族的致敬”通过对一个村庄和一个家族兴衰史的追寻探究思考人生的真义;《左权民歌》《开花调》“从诗经中飞出/从楚辞里飘来”“唱得亲哥哥煮偏食煮成山药蛋/唱得亲圪蛋蛋洗衣千年/羞红几代人的好脸”“可让乔麦 豆荚 苦菜 韭菜开花/也让青石板 门达达 苕帚 蛤蟆开花”对一个地域的精神文明的深刻自觉和发掘的向度,使我们鉴往知来的同时,领会诗人对这片土地满怀热爱和崇敬之情,我们想到诗人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睛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她是一名人民教师,她简介这样写到:常丽红,笔名梅卿,系太行山下的左权县桐峪镇武家峧村人,毕业于山西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高中语文教师,于山西省左权中学校耕耘三十余年,滋梁育栋,挥洒心血,也桃李芬芳,浸润了人生。由此可以看出她对教师这份职业情有独衷。有首诗《讲台上那一束阳光》

清晨从窗口斜斜地射进来

澄澈 圣洁

把师者沐得像一尊佛

苦修 只为开光

度她的学生

连同千百个家庭

这首诗感受非常美,诗人并未通常的概念意义上礼赞人民教师的伟大,那样就显得有些“隔”(王国维说:“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雾里看花,则隔矣。”),她是从自己切身体会和经历去感悟教师职业的神圣和光辉,令我想到“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诗句。作为老师,她是自带光芒,这样的一米曦光成为贯穿她诗集的主色调。诗集表现老师意义的诗还有:《教师节随想》“不知一生用了多少粉笔/....../不知一生用了多少墨水 /....../不知一生用去了多少红笔 /....../不知教室的走廊有多长/....../不知一生放飞了多少小鸟/......”一组一气呵成的排比表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艰辛与担当,而《教师的今生来世》则是教师的辛酸了。当然,诗人总是能正确的面对生活的苦难,《黑板》“把一粒粒种子/同时播进数十畦心田/却从没提过心中的疲倦/只待一朵朵桃李开遍/一棵棵大树茁壮参天”,《粉笔》“一生的心血/只为告诉孩子们是与非/然后蘸着血/把柔情搓成一把把/小皮鞭 策马向前”这些精彩的小诗通过暗喻对讲台意象进行描摹,是状物也是言志,表达了诗人对教育的矢志不渝的追求和桃李满天下的欣慰。

诗人有些节令节日诗,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赞美和传承,更通过诗意的呈现,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认识。《端午香》“这是一个飘香的日子/是屈平三千畹兰蕙的芬芳吗/是龙舟激起香溪浪花的香吗/是诗人穿越千古流芳的香吗”一连串对“香”的设问,何尝不是抒发了对屈原的崇敬之情!当然,诗人也有更深的理解“门角艾叶略带苦味的香/是二千年前屈平搴的那枝吗”“粽子浓厚的醇香/是《离骚》的文字在江水中泡足了/包进去的人生百味杂糅的香吗”是天问,也是对屈原精神的追寻。《惊蛰》“杏花疏影俏俏地招摇/迎春花得意地吹着金色的曲调”“卡巴卡巴 冰块舒了舒僵硬的腰肢”很形象生动的对应了农谚“惊蛰老冰开”的春归人间的自然现象。而另一首《惊蛰吟》则借惊蛰赞美英雄石评梅“我来了 谅我惊醒了你的梦/你在文字经纬的玉簟花纹上 已沉睡太久/真想一点点把你扶起/以母爱的柔怀暖你抚你”,抒发了诗人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大红灯笼高挂的心思》“庚子元宵 闹不起来/彩灯慵眨古怪精灵的眼/灯笼倚在角落心灰意懒/挂与不挂灯笼 竟这样费尽思量/人在没心没肺与多愁善感间往返”由疫情给节日氛围带来的困扰中,追思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美好。

诗人对日常的抒写和感悟在诗集里比比皆是,她对生活的感悟是很宽泛的,大到春夏秋冬,小到每天的晨曦日暮;对人亦或对物;对传统文化的自省和对自己内心的剖析都鞭辟入微,无微不至。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的观察和入微的思考,深入了时代和生活的肌理。荷尔德林称写诗为“人的一切活动中最为纯真的”,丽红亦然,把日常思考用诗意的形式呈现,即把美从庞杂烦琐的生活中分离出来进行完美定格。

二是她感情生活的丰富、纯正与坚守忠诚。莫言说:“一个作家难以逃脱自己的经历,而最难逃脱的就是故乡的经历。”故乡的影像和经历成了很多诗人作家丰厚的写作素材。《回乡回乡》“清明总想回乡/如紫燕急切归来寻巢问梁”“ 归来 不偷米 不偷面/只偷娘家最先到来的一抹春光”,这些欢快跳跃的充满诗性的语言,抒写了她“记住乡愁”的乡土情结。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村庄在消失。《抱愧故居》“一把锈迹斑斑的锁/已认不得出嫁多年的女儿 /纵然带了钥匙 还能否打开隔了30年的家门”;《老屋》“老屋老了 容颜苍黑衰颓/门窗如凋落的牙齿/台阶似蹒跚的腿脚/不知是怎样撑过了经年风雨/却为月亮留住了一个鸟巢”;《归》“我归来了/像缺了牙的大门 我不去推开/怕惊了正在下蛋的母鸡 她们矫情的叫/会惊醒午睡的大人们”都写出了随着村庄的破败并趋于逐渐消失,童年美好记忆将随之消失殆尽的遗憾,表现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守望之情。诗人对故土的真挚的爱源于对父母的爱,《揽您入怀》叙述了父亲病危时给诗人留下的刻骨铭心的伤痛“父亲病到了无力下床/需要喂饭喂药时/我总是侧坐在床上/以腿为背靠 把他揽在怀里/摸摸那齐整的小平头/哄着半小勺半小勺地喂饭/就像儿时他喂我一样/不过 他希望把我一勺一勺喂大/我希望把他一勺一勺喂小”,细节出诗人。丽红总是很善于利用细节,细节化的呈现,如电影蒙太奇,把镜头放大,把时间放慢,让我们深刻领略着每个字都深藏的那个“疼”!这种爱的挽歌在诗人的心里造成深重的苦难,让诗人终生难忘。“生命的火不熄 紧紧地揽着 /就牢牢地揽住了天伦的暖/可还是没把您揽住 把至亲的人丢了/最大的挫败莫过于此吧”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即将离逝近乎绝望的心情.诗人总是不惜笔墨地书写对父亲的追忆:《切不断......》写到“脑海里闪过那小小黑手机/顿醒 那头再不会有人抖抖嗦嗦接听了/怀念瞬间落雨成河 /又是一季梅雨”,通过父亲的小手机追忆父爱;《天伦之乐》写了父亲在世时与女儿在“一畦绿意沐秋光”的故园玩乐的场景,但好梦易醒,诗人马上写到“而今 人已远 地已荒/再种不出这天伦之乐”;《握着您的手》写在父亲病床前的感受“我不会松手的 您别担心/如果把您弄丢了/我也就成了无家可归的孩子”;《扶贫》写父亲卖西红柿收到假钱,女儿用自己的钱补偿的故事,但“不过父亲不需要扶贫/我的补偿一直放在枕下,直到他远行”,表现了父和女的爱与善。

诗人对母亲的爱同样是刻骨铭心的,《暖》“一个美丽的春天被一场恶风摧毁”“触摸不到娘温暖的气息/心陷进了冰下的深渊”诗人多想留住母亲,留住母亲带给她的所有的温暖,诗人“握着娘冰凉的足不放”,可时光无情,诗人终于悲痛欲绝地写到“可这是多么幼稚的幻想呵/正如以后的日子 怎么暖热/这天地间瑟瑟的寒”。《一个字》这样写到:

一个字哑了好久好久

早已消逝在无法追回的岁月

只盼归来 跪在坟头

在阴阳的边界

送上冥币 送上换季的衣裳

祈求福佑 抖落一襟的哀伤

偷偷地叫一声 娘

“一个字哑了好久好久”诗人是在用悲悯孤苦的心,想说又不忍说,害怕刚刚愈合的伤疤再次被揭开又不敢说,却在等待着一个节日去说这个字。在此诗人写出了好多诗人心中有,却笔下无的痛。与母亲阴阳两隔,只能“偷偷地叫一声 娘”,写得肝肠寸断、催人泪下!

她在《佛诞日》“今天是佛诞日/是康乃馨香飘的母亲节/也是英年早逝的娘的祭日”她通过追忆母亲对子女点点滴滴的爱,深刻理解了这个节日的内涵:

原来这日佛诞

其实每位母亲活着就是一尊佛

一辈子默默地辛苦 流泪 微笑 祈福

只为家的安宁祥和

佛开光普度众生

母亲开光度家人 也度世界

这个顿悟,把中西文化巧妙的揉合在一起,表明母爱是世界性的共情之精神,是人类、甚或自然界进行繁衍,生生不息的源泉。

令我们关注的是,诗歌《秸秆的一生》以农作物秸秆暗喻母亲奉献的一生,可谓别出心裁、感人肺腑,值得一读。特别是《蓝花布》通过左权民歌小花调的形式,写对母亲的追忆,可谓回忆母亲的经典之作:

蓝花布

绿柳摇春的平定街头 赶庙会

琳琅满目 花花绿绿

兜里攥着五元八角

16年第一次为娘买礼物

是二十多天没打午饭退饭票攒的

只为送娘一个大大的惊喜

白底蓝花的确良布

纤瓣的兰花  

芳香弥漫了春风 一如娘的名字

脱去灰暗的衫子 穿上它

定会唤回娘四十岁 最美的年华

喜欢看娘羞涩嗔怪的样子

在梦里我都偷偷地笑

如瞅着娘穿衣镜前照影的笑靥

镜中的笑影被一纸电报击碎

千里惴惴归来 迎门横陈的

怎么扶起 撕心裂肺的哭 也没唤醒

一块布在生死间战栗

娘给缝了十多年衣裳

给村人做了多少嫁衣

怎就不肯成全女儿小小的心愿呢

细细缝制 亲手为娘穿上

天何绝情 娘来世上只为受苦吗

为何女儿第一次的报恩

竟是泪水代替欢笑 阴阳两隔时

多想问问娘 三十多年了

穿着那块蓝花布上路

除了细细碎碎不尽的牵挂

您的心是不是也感到了

些许的慰藉与温馨

这首诗以左权民歌小调的方式呈现,非常接地气和有超强表现力,“蓝花布”是母亲的具象,也是典型的时代具象,使母亲的旧事栩栩如生如在眼前,美、爱、善让记忆里母亲的存在更加具备了宽度厚度亮度温度,具备了穿透人心的感人力量。语言看似平淡和波澜不惊,但潜意识里却流淌着浓浓的哀伤和无尽的思念。

当今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如果说诗人不厌其烦地抒写对父母的孝与爱无疑是对经济冲击形成反自然思潮的抨击,那么,诗人对夫妻爱的忠贞的褒扬就是对中国家庭生活传统美好的感情世界回归和呼唤,诗人正是在当下这种背景下对感情世界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无疑是有很深远的意义的。《风铃花之缘》,诗化和玄化了对夫妻的理解。“你日日静静地敲响晨钟/传送警悟如禅的絮语/余音袅袅不散/我默默地摇着风铃儿/书写清芬如梦的诗篇/直待三生石上/把泪光和笑影婆娑写满”,忠贞不渝的夫妻之爱是美好的,但总有七年之痒,难于坚守,“夫妻本如同林鸟,大难来了各自飞”像魔咒一样让忠贞难以为继。为此诗人在《刻骨铭心的月亮》叙述了一个妻子重度昏迷下,丈夫不离不弃的守护,终于把妻子从死神手里拉回,唤醒了妻子,也唤醒了爱妻的歌声“含糊的歌声透出一缝柔光 /刻骨铭心的明月/早已把人生隧道悠长的暗照亮”,这样一唱三叹的事实呈现,有力地彰显了忠贞美好的夫妻之爱。

另外,她在诗《写给爱人》、《冰箱里的生日蜡烛》、《前世的孽债》《雪梅之约》、《一粒仙种》中都通过父妻之爱的细节化诗意追述表达了诗人神圣纯正的爱情观。

  感情除亲情、爱情外就是友情。在诗集里友情的篇幅不多,但我们看出诗人对朋友的饱含深情,《给友谊》“你是风 柔柔的 习习的”“你是三月的艳阳 煦煦的 暖暖的”“你是花 纯纯的 遥遥的 吟唱/何须国色天香 偶尔一想 美了秋眸/春暖一季的梦 芳香了万千诗行”“你是秋光 不炽烈 更不寒凉/沐过 枫叶飞上腮红 菊花披上金裳 /秋阳不老 唤回少年模样”,多么美好纯正的友谊!表达了诗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谊观。《在被垛后睡着》则通过对病中昏迷刚醒来朋友的看望和安慰,谐趣的语言格调中,表达了情义无价和诗人重情重义的人生态度,“如果 一切的生离死别/只是在人们瞋或赞 或满街找遍时/你的形或魂只躲在被垛后酣眠/醒来忍不住笑道 我在这儿呢 /只小睡了一会儿 这不好好的么”,朋友之间的爱,在调皮、暧昧的叙述中充满温情,把友情的珍贵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就是诗人对本土滋生的英雄主义的追寻和对丑恶的嫉恶如仇。诗人除在家常里短,儿女情长,四季风物上用心用情,诗集里,我们随处可见其左权本土滋生的红色文化和英雄情结。天下之脊太行山。雄阔豪迈,绵延险峻。其腹地有一道长岭如巨梁般横卧于群峰之上,状若十字,故名十字岭。此地就是左权将军的最后一个战场。诗人在《十字岭》这样写道:

不知你是否信仰基督教

在抗战的销烟里

      丰

      碑

将军      倒下

      矗

      起

碧血浸透大写的“十”字

就永远横亘在十字岭上

是宿命 还是你 你们的夙愿

顽劣敌寇败逃 红旗徐徐立起

坚牢贫穷撤退 信仰徐徐升起

风穿过四季 雨垂落大地

在荷花亭亭净植芳洁如操的夏

在菊花静默思悼的秋

在雪花擦亮英名的冬

在杜鹃啼血觅英雄的春

是谁在画“十”字

护佑这片热土

加持这一代代的子民

十字岭成为左权县人民不朽的情结,左权将军就象一颗种子,种进了这片热土上生活的人民的心田。诗人也不例外,她总是津津有味地讲述这片红色土地的历史。《名字》“当流弹飞来时/你用伟岸坚定筑起一道长城/蔽护将士父老”“在你倒下的土地上 神圣地响起/耀亮如虹 成了百十万人/世代共同的名字——左权”。《将军峰》“你是一座丰碑/是盘古一斧一斧凿就的英雄雕像/直待亿万年后山河破碎来验证”。《望远镜》“历史定格了将军你英雄的模样/就巍然伫立在我们心上”。有英雄在心田里深深扎根,诗人充满了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邪恶的嫉恶如仇和对底层百姓地同情,如《不好意思遇上好意思》对当下特殊产物“老赖”的讥讽;《扶贫》中对假币的痛恨;《我宁肯相信......》对时弊的斥责;《苍岩》里对苍岩“泰然自若”的赞美;《戏如人生》“我们总是痛裂地高估了坏人的羞耻心/低估了好人的慈悲心/却让善良与正义伤得很重很痛”对坏人的抨击和对良善的怜悯;《向天而歌》“用脚摸 用棍探 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的一串/光棍几条 皆是患难的兄弟”对盲人宣传队的怜悯;《醉汉的嚎哭》“像旷野的独狼/胸上一定压着一座山 ”对失意者的叹息;《北京地铁里的兄弟》“女伴说你打零工 两天没合眼/你嘴角泛着甜蜜的笑/是梦见给母亲买衣服时的自豪/还是梦见带孩子来京游玩时的甜蜜”对城市打工兄弟辛苦的理解,都见出诗人对民生维艰的善心和悲悯心。但诗人并非只看到现实的阴暗面,心有阳光,温暖自开。她在《守望春天的树》“无言坚守足下的土地/深扎每一脉根须 命运啊   /当你用冰雪封锁我全部的希望时/却无法阻挡我去迎接一个/和煦明媚的春季”,体现了诗人希望改变现实的不如意,创造正义、美好的新生活的精神向度。

诗集除以上诗人对乡土意义的诗意发掘外,有一些风景诗,比如《桃花红  杏花白》“桃花红 红舞花扇 红满山川/杏花白 香满春天 香飘云天”,《春雨》“雨丝在密密的五线谱上/铺排着迷濛的伤感 一笺又一笺/雨滴在汪洋一片的地上/闲闲地画着心思 一圈又一圈”,意象鲜活、亮丽、醒目和独具诱人的田园风味。比如旅游诗《再见  大草原》《草原天路》《京华被宠》《长城长》《雁北的白杨》《大寨梯田》等都让我们耳目一新。特别是一些富有灵性的小诗,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想象力,比如《陀螺》“你的鞭策/让我彻心彻肺地痛/也让我欣喜地/舞出彩虹”;《橡皮》“好为人师 迂得很/看见错就擦/不择人高低”;《镲》“把自己修炼成钢/越是彼此拼命打击/越是响彻云霄的音乐”;《梯》“如果有宏图/请坚定地踩着我的肩/登上你想要的高度”;《琴》“何屑拨弄是非/只用指尖 在丝弦上抚弄/清亮的音符”等等不胜枚举,精致而有哲思,闪烁着人性和知性的光芒。而且丽红对古体诗颇有研究,在新诗和古体诗的融合上做有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使其新诗在继承古典韵味基础上呈现出音乐美。比如她写的《春》

春摇柳线 谁在风里弹拨琴弦

丝雨绵延 谁为细织清亮罗衫

燕子声软 柔风掀动谁的春帘

腕底云烟

濡湿毫端 晕出隐隐春山眉两弯

梅花一朵娇妍

噙露飞上额间 点亮谁多愁的眼

梨花一盏斟满 朱唇未启醉酣

桃花一剪绕指柔剑

驱散风霜遗落耳畔的寒

春溪蜿蜒 浇出水灵清润一个春天

春风翦翦 谁执羽掸

掸去一路风尘的倦

春气暖暖 谁的纤手

剖开冬冰雪的茧

春丝绣满新韵多少篇

这是非常唯美的一首诗,“春摇柳线 谁在风里弹拨琴弦/丝雨绵延 谁为细织清亮罗衫/燕子声软 柔风掀动谁的春帘”春摇柳线如轻琴弦,丝雨绵延如织罗衫,燕子软声如掀春帘。多么贴切而美伦美奂、典雅的意象!内在的节奏与韵致非有扎实的古诗功底的人不能有。接下来对春的诗意展示,如徐徐打开一轴山水名画,潺缓的节奏如慢板音乐载着古味今用,让我们如痴如醉,如入仙境。如此可见新旧诗可相互借鉴、共生共美。正如著名文艺评论家《诗探索》杂志主编谢冕所说“百年和解”“共舞”,他说:“我本人的态度是,所谓的‘新格律诗’,有心人不妨试试,但不宜提倡。维护白话新诗的自由精神是当今以及以后的第一要义”。当然丽红的诗也有美中不足:有时过分散文化使诗歌语言失却张力缺少凝练美;注重音乐性的探索也带出影响自由诗自由度的直板问题;不少诗语言形式结构不够新颖变化显得内在节奏波澜不足。但瑕不掩瑜,不受成熟的约束也恰能使诗保留住了朴拙的自然美。

总之,人生如寄。生活的每一份纯真,岁月的每一份善美,记忆的每一份馨香,都把人生必经的苦难度成“一米曦光”里的碎片。法国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勒韦尔迪说过:”诗人的使命不是在于离开大地,飞上天去摘取星星,他是永远也得不到它们的。诗人的任务在于从他所及的范围内闪烁着的东西中创造出新的星星。”当诗人把日常的事件以诗意的方式呈现,就自然而然地为自己构筑起美好的精神故乡。以诗的形式诉说,对于诗人来说也是一种生存方式。相信美国诗人威廉.斯塔福德的一句话:“如果你允许诗和你一起生活,你对周围世界的每一瞥都将是一种拯救”。祝愿诗人能不断写出更美更好的诗歌!

常丽红,笔名梅卿,山西左权人,山西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高中语文教师。鲁迅文学院山西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西诗词学会会员,有格律诗词集《漱玉心莲》出版。诗词作品散见于各种报刊,与人合集四部。曾获国家级诗词大赛一等奖一次,优秀奖数次。

END

文学院

联盟

河北文学院

重庆文学院

太原文学院

《山西文学》编辑部

《黄河》编辑部

山西文学博物馆

  敬请关注“文学院联盟”各省市文学院、杂志社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文学资讯。

向上滑动

      责任编辑: 齐慧敏 曹桐桐

    图片提供:作者   网络

      联系电话:0351-3071809

    投稿邮箱:sxwxywx@163.com

长按右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ˉ►

文学|思想|视野|品位

相关知识

序跋
古籍善本的收藏原则及真伪辨别
教你如何评判古籍善本的价值
何谓古籍善本,有什么样的价值
谈谈古籍善本的收藏几项原则
文化的护佑:古籍善本收藏
古籍善本:下一个“亿元俱乐部”成员
古籍善本收藏:热门中的冷门
闲闲书话|书不是药,为何能疗疾?
文明进程中的尴尬与隐痛——《极花》的法律文化解读

网址: 序跋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1428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风铃花开,紫气东来
下一篇: 常见室内观叶植物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