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悦·连载 | 拈花意 23

悦·连载 | 拈花意 23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6 09:04

拈花意

薛冰

23

我们坚持说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象性表现在插花上到底是怎样的?插花的历史是如何发展与传延的?薛老师将用丰富系统的古今资料、中正适当的观点论述,为大家一一道来,

悦的读书 张静

道成海外

(二)

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不断为日本爱花、赏花和插花活动增添新的生命力。八世纪的奈良时代,日本与唐王朝之间的交往最为频繁,包括其后的平安时代前期,任命遣唐史多达十九次,成行的也有十六次;派遣学问僧和留学生就更多了。虽然樱花后来成为日本的国花,但日本有组织的赏花活动并非始于赏樱,而是赏梅;梅正是从中国引入的。奈良时期,仰慕大唐文明的日本,皇宫庭院以梅花作为主要花木,太宰府的官员们常常模仿唐朝风尚举行“梅花宴”。当时出现了许多感怀梅花的诗文,产生于八世纪末的和歌集《万叶集》中,咏梅歌多达百首以上。而当时人们采撷花草,多数还是插于人身,偶尔有插在舟船上的。

同一时期日本自中国引进的花木还有菊、柳、桃、李和牵牛花等,而唐朝宫廷和民间普遍流行的斗草活动也随之传入日本,与本土流行的游艺活动“物合”相融汇,成为“草合”和“花合”的风雅娱乐。游艺活动中,参赛者分为左右两方,排成长列一一相对而立,每人都带一件等待配对的物品。花合中需要配对的是自然中采撷来的花。类似社交活动常年举行,使人们由此共享对四季的理解与欣赏,培养对四季色彩与变化的共同爱好。菊花恬淡静美的风韵很符合日本人的审美情趣,遂成为宫廷贵族庭院中的重要观赏花,后来并成为日本皇室的标志;中国重阳赏菊的习俗也被仿效,九月九日被定为“菊节”,宫中会举行菊花宴、饮菊酒,进行“菊合”。垂柳普遍栽植,被作为都市中的行道树,并成为早期插花形式“立花”的花材。

清金廷标画:《群婴斗草》

稍后,宋朝流行的斗茶之风传入,又被改造成日式的“茶合”。最初作为药材引进的牵牛花,成为茶道插花的重要花材;一种晨开午萎的白色牵牛花,还得了个极富诗意的名字:“朝颜”。而宋人大规模的花会活动,同样影响日本,形成平安后期的“花赛”。

平安时代,日本人模仿中国佛教寺院建筑,发展出新风格的建筑“寝殿造”,作为贵族的居所,由此形成室内生活规范,在前庭和中庭普遍种植花木,并以盆景和插花的形式移进室内,以供观赏;采用的花材也由常绿植物和圣洁的莲花,渐渐转为缤纷多姿的时令花卉。这些在平安时期的文学和美术作品中,都有反映。如《源氏物语》中有这样的场景描写:“佛前悬挂的幢幡,形色非常优美,是特选中国织锦缝制的。寝台四角的帐幕都撩起,内供佛像。后方悬挂法华曼陀罗图;佛前供设银花瓶,内插高大鲜艳的莲花。所焚的香是从中国舶来的‘百步香’。供净水的器皿很精小,上面放着青、白、紫色的人造小花。”《枕草子》中写到,“走廊的栏杆边立着一只很大的青瓷瓶,插满美丽的樱花枝,有些长达五尺,花朵伸展到栏杆外。”奈良法华寺中保藏着一尊九世纪的十一面观音立像,以四十多枝莲叶插成菩萨像的背光,造形奇特而优美。

日本法华寺十一面观音

也有人认为,明代的厅堂插花形式传入日本,对 “立花”形成有一定影响。但立花的“立”,显然沿袭了依代高而直的传统;而且在花材选择上,也以常绿枝叶为主枝。初期的立花力求“心”(主枝)与“下草(草本花卉)”的平衡和协调,插花的顺序是先插“心”,然后从右至左添加“下草”,“心”的高度是瓶高的一倍半,“下草”取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花材插成直立的样式。立花逐渐演变,后常用七至九枝花材,成为高度规范而复杂的华丽插花形式。一瓶插花,既呈现自然风物之胜,又形成主观构图之美,很为贵族阶层所喜爱。人们对花的兴趣日渐浓厚,观察加深,审美能力更敏锐,对于提高艺术品位,自有促进作用。插花进入上层社会的日常生活,逐渐突破了宗教的樊篱,向世俗化的造型艺术演进。

版权声明

本篇文章作者:薛冰

经作者授权刊载

【未完待续】

相关知识

拈花意
悦·连载 | 拈花意 28
悦·连载 | 拈花意 49
《拈花意》 解读,解析
拈花意 / 纸上谈花,赏心悦事;妙笔生花,娓娓道来
《拈花意》——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带有花字的游戏名字:美人拈花笑
拈花
无锡拈花湾开车能进景区吗
拈花湾停车费怎么收费

网址: 悦·连载 | 拈花意 23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0697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毛曼陀罗果实有毒吗
下一篇: 曼荼罗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