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鲟鱼的成鱼养殖
一、流水水池养殖
流水水池养殖是目前国内外采用最多的一种养殖鲟鱼的方式, 占地面积小、产量高、管理方便,一般用水泥池,水泥池面积从50平方米-400平方米均可,水深在1.0米-1.5米之间。 流水养殖可大密度放养,15厘米或15克鱼苗可放养500尾/立方米,随长随分池。 投喂次数可减至4次/天-6次/天,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随鱼生长逐渐降低到1%。 对于无流水条件的水泥池,也可采用定期换水的办法。但放养密度应较流水养殖低一些,并应及时消除池底的残饵和排泄物。
表4 流水鱼池放养密度参照表
鱼体重(g)
水温(℃)
放养密度(尾/㎡)
3.1-5.0
22-24
5.000-8.000
5.1-30.0
24-26
2.000-2.500
30以上
24-26
1.000-1.500
2龄鱼
50-100
3龄鱼
25-50
表5 适宜温度下流水水池养鲟鱼的大体投喂标准
鱼体重(g) 投喂率(占体重%) 鱼体重(g) 投喂率(%)
3-10 8-10 70-120 5-6
10-30 8-9 二龄鱼 3-4
30-50 7-8 三龄鱼 2-3
50-70 6-7
表6 水温降低时商品鱼生产的大体投喂率参照表
水温(℃)
一冬龄鱼
二龄鱼
三龄鱼
12-18
7-10
3-5
2-3
8-10
5-6
2-3
2-2.5
4-6
2-3
1.5-2
1.5
二、网箱养殖
鲟鱼可在水库中进行网箱养殖,利用网箱养殖鲟鱼优点很多:一是饲养管理方便;二是收获时不需特制捕捞网具,可以一次起水,也可以根据需要适时分期起水销售,便于活鱼运输和贮存,有利于市场的调节;三是能够适应机械化操作和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发展。一般采用双层网箱,在保证网箱内外水交换良好的基础上,侧网的孔径选用应考虑到鱼苗的逃逸问题,底部的网孔应小于饲料粒径。15厘米/15克鱼苗的放养密度可在200尾/平方米,随长随分散。投饵次数和投饵率可参照水泥池流水养殖。
三、池塘养殖
鲟鱼养殖池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区域,交通便利且通讯设施齐备。池塘面积以5亩--10亩为宜,水深2m--3m,水质较稳定,水体溶解氧值高,最好在5mg/L以上。池塘要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坡降,配备一台水车式增氧机,并设置饲料台。放养鱼种规格应在30厘米/100克以上,放养密度最初可在2000尾/亩,随时分塘,养成密度可在500尾/亩。投饵可采用三定法。日常管理方面,应密切溶解氧指标,采取增氧措施,还要注意防治寄生虫病害。
表7 止水池塘鲟鱼放养标准表
幼 鱼 600~1300尾/亩 一龄鱼 450~600尾/亩
二龄鱼 400~450 尾/亩 三龄鱼 200~330尾/亩
四、大水面增殖
这种养殖方式中包括各种湖泊、水库、河口湾、冷却水池养殖等。由于鲟鱼的自然增殖在这样的水域中难于进行。因此,为了维持和增加自然水域中鲟鱼资源量,鲟鱼的渔业生产常以这种方式进行增养殖,也称其为天然水域人工放养。
湖泊和水库是放养鲟鱼最好的水面,一般以大、中型水库和湖泊较为适宜,可采取粗放的方法。在湖泊和水库中放养适量的鱼种,首先选择已放养花鲢且获得较好效果的湖泊和水库。每公顷水面放养大型鱼种数量低于池塘投饲放养量(为池塘放养量的50%-60%,并可视水库、湖泊饵料资源状况、水域类型等确定增加或减少鲟鱼放养数量和规格)。水库和湖泊成功养殖鲟鱼的关键是:
1、建好拦鱼设施,防止放养的鲟鱼外逃;
2、经常清除凶猛鱼类,减少鲟鱼的损失。
3 、根据水库、湖泊的饵料资源量(第一年放养鲟鱼时,其基础饵料种类和数量必须得到充分保证)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 放牧式水产养殖可以从一个更深的层次去开发利用水库、湖泊等水域资源,发挥其较好的生产效能,并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点击这里,然后点工具条编辑内容
相关知识
第四节 鲟鱼的成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方法
成鱼养殖技术
耒阳大义镇东方红村:生态养殖“鲟”出致富新路
鲟鱼和中华鲟的区别
如何养殖鉴赏锦鲤成鱼
鲟鱼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中华鲟和鲟鱼的区别是什么?
鲟鱼吃什么食物为主,怎么养
鲟鱼的烹饪方法荟萃
网址: 第四节 鲟鱼的成鱼养殖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01401.html
上一篇: 2023年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 |
下一篇: 鱼塘花白鲢养殖(草鱼白鲢花鲢最佳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