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提出当前夏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提出当前夏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4 14:53

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提出当前夏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日期: 2009-07-09 08:14 作者: 来源: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当前,我国黄淮海及京津唐等地区夏玉米苗期长势总体良好,平均处于4-6叶可见期,未出现因旱、涝、病、虫灾害以及缺苗断垄严重甚至毁种情况。近期,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深入夏玉米主产区进行苗情调研会商,提出当前夏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如下:

  一、间苗定苗

  增加种植密度是实现玉米丰产的重要措施,要根据品种特性与地力水平等因素确定适宜密度,及时间苗和定苗,确保种植密度。一般出苗后即查苗,在同行或相邻行就近留双株以备及早补苗。3叶期间苗、5-6片可见叶(4-5片展开叶)时定苗,去除弱苗、病苗、虫苗,留壮苗、匀苗、齐苗,提高群体整齐度。对耐密型品种及高产田块,适宜留苗密度为每亩4500株左右,对稀植型品种及地力较差地块,适宜留苗密度为每亩3500株左右为宜。

  二、科学施肥

  要根据各地玉米产量目标及地力水平进行配方平衡施肥。在前茬冬小麦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以施用化肥(尿素)为主,注意增施磷钾肥和微肥,磷钾肥宜一次性基施。氮肥运筹坚持轻施苗肥、重施大喇叭口肥、补追花粒肥的原则。拔节期沿幼苗一侧开沟深施(15-20 cm)氮肥,占氮肥总量的30%左右,以促根壮苗。大喇叭口期,追施总氮量的50%左右以促穗大粒多,注意深施并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籽粒灌浆期,追施总氮量的20%,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加粒重。

  三、合理灌溉

  根据玉米需水规律及土壤墒情,掌握最佳灌溉时期,及时供应水分。拔节后,玉米根、茎、叶加速生长,进入雌雄穗分化阶段,应保持田间土壤持水量在65-75%。开花期是玉米一生中需水高峰期,要求1米土层内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灌浆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要确保玉米对水分的需求,有效增加穗粒数、防止空秆和秃尖、增加玉米千粒重。除苗期外,各生育时期田间持水量低于60%时,应及时灌溉。

  四、防除杂草

  对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可每亩直接喷施40%乙阿合剂200-250毫升,或每亩用33%二甲戊乐灵(施田补)乳油100毫升加72%都尔乳油75毫升兑水50升,进行封闭式喷雾。对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可于玉米幼苗3-5叶、杂草2-5叶期每亩用4%玉农乐悬浮剂(烟嘧磺隆)100毫升兑水50升进行喷雾,或在玉米7-8叶期使用灭生性除草剂20%百草枯(克芜踪)水剂兑水50升定向喷雾,也可结合中耕进行除草。

  五、化控防倒

  倒伏尤其是中后期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在选用耐密抗倒型品种的基础上,要及时中耕培土,并适时化控,防止倒伏。对密度过大、有严重倒伏危险的地块,可在孕穗前喷施50%矮壮素水剂200倍液,增强植株抗倒能力,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

  六、病虫害防治

  在选用抗病品种和进行种子包衣的基础上,注意做好中后期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工作。重点做好玉米螟、蚜虫、粗缩病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玉米产量损失。

                                                   (种植业管理司粮油处供稿)

相关新闻

农业农村部到湘调研南南合作高层论坛筹备工作情况 2018-10-29 农业部新确认10个超级稻品种 其中3个品种为四川育种 2018-03-14 农业部召开2018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2018-02-24 农业部公布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安全监管新规范 2018-02-23 农业部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2018-02-13

相关知识

农业部发布2013年花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黄淮海夏玉米播种及苗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部:专家提出黄淮海夏大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主要旱粮作物抗高温干旱田间管理指导意见
【我为群众办实事】昌江:农技专家“把脉”田间管理 指导农户冬季瓜菜种植
农业部棉花专家指导组提出2012年棉花花铃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部发布夏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秋粮中后期田间管理及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2020年胡麻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3年夏玉米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网址: 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提出当前夏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9965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Remote sensing m
下一篇: NY/T 2726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