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山遗址的“五色土”——上海的历史年表
第一批踏入人类文明发展进程门槛的上海人是从青浦这块土地上开拓进取的。福泉山古文化遗址的发现告诉世人,4000多年前的上海己经闪烁着东方文明的曙光。
福泉山,曾名覆船山,又名薛道山,位于青浦区城东北9公里处、重固镇老衙西侧。遗址从福泉山为中心,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山体是由良渚文化时期古人在崧泽文化遗址上作为墓地堆筑的一座大土墩,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94米,南北宽约84米,高7.5米。属太湖地区典型的土壤遗址。
1962年,上海市开展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该处为古文化遗址。1979年至1988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对福泉山遗址进行了一次试掘和三次正式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1年,国务院将此遗址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上海地区唯一一个遗址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泉山古文化遗址
福泉山遗址文化层齐全,先后发掘出了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和战国时代的遗存,尤其是发现了崧泽文化早期、晚期,良渚文化早期、晚期四个地层的叠压关系,为确定这两类文化的分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福泉山遗址之所以闻名中外,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文化层齐全,更重要的是在福泉山遗址发现了良渚文化祭祀遗迹和一批良渚文化大墓,出土了大量的良渚文化文物精品。说明在4000多年前,上海先民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社会阶段——史前文化高度发达的“良渚文化”时期。“良渚文化”从首次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市良渚镇而命名,是从崧泽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太湖流域特有的文化类型,属于新石器时代晩期,距今约5300—4100年。
福泉山遗址的良渚文化层祭祀遗迹包括祭坛、积灰坑、介壳末和祭祀器物堆,这是在太湖流域的首次发现。据考古学家分析,良渚人对天地、祖先已有一种集中的大型燎祭仪式,程序似为先堆置上块,然后堆草火烧,在祭祀时还撒上介壳屑,礼成后将草灰扫置于专设的积灰坑中。祭坛是远古的神巫和显贵举行祭天、通神、祭祖等大型祭奠活动的遗迹。
良渚文化大墓都葬在人工堆筑的台形高地上,这种高地被人们称为“土筑金字塔”,应该是良渚贵族的墓地。葬于平地的平民小墓则很简单,没有大型礼器,这种把贵族墓地和平民墓地完全分开,对贵族墓地普遍营造巨大坟山的做法,为中国史前时代所少有,说明良渚文化居民在神面前己经是不平等的了。福泉山就是一座良渚文化时期作为墓地堆筑的±山,山上的大墓均挖土埋葬,并有凹弧形大木上下对合的棺具,棺内有玉斧、玉琮、玉璧、玉锥形器等贵重玉器,棺外有鼎、甗、豆、盘等工艺精致的陶器,显现出墓主人的特殊地位。
在福泉山遗址良渚文化墓葬中还发现了活人陪葬现象。墓主人为一个成年男性,有大量丰厚的殉葬品,在墓坑的东北拐角上有一具状似跪着倒下的青年女性骨架,可见前者是地位显赫的贵族,而后者地位卑微,与祭祀用品在一起,显然是殉葬的人牲,并与祭祀有关。这个大墓的年代属于良渚文化早期,距今约4500年,早于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仅有几百年。
飞鸟兽面纹玉琮
良渚文化墓中出土的大量精美的随葬品,是探讨良渚文化生产力水平,社会性质,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等问题的重要实物例证。随葬品从琮、钺、璧等大型玉制礼器为主,均出土于棺内,其数量之多,雕工之精为世界史前玉器之前列。玉,素有“山岳精英”之称。玉器因其质地细腻坚韧,温润晶莹,早在原始社会即被视为圣法之物,成为贵族首领显示权力、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在良渚文化1000多年间,长江中下游的玉器文化突飞猛进,达到中国乃至世界史前玉器之顶峰。在福泉山出土的玉器群中,难能可贵地保存了一批没有遭到太多侵蚀的玉器,这些书器都应是人土前的原有风貌,最具代表性的当推这件飞鸟兽面纹玉琮。这件器物用青玉琢制而成,呈淡淡的湖绿色,玉质带润剔透,琮面以减地法突出方形四角,从横向凹槽将琮面分为上下两节,从四角中线展开对称的纹饰,中间是从减地法起眼、鼻、口并刻以细线的兽面纹,四角有细线浅刻的两两相背的四只飞鸟,又与另一组纹饰中的飞鸟两两相对。整件玉琮造型大气规整,绞饰繁简和谐,刻功娴熟精致,折射出了良渚文化治玉巅峰的光辉。在没有使用金属工具的时代,如何能够制作如此精美的玉器呢?良渚先民在继承崧泽文化治玉的基础上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切、割、挖、凿、划、钻、磨、琢、雕、刻及抛光等治玉工艺。良渚治玉技艺可谓鬼斧神工!
鸟蛇化巧节形高把黑肉豆
在棺外的陪葬品中,大量精美的黑陶令世人惊叹。黑陶是良渚文化一个显著特征,黑陶又称“黑衣陶”,指用“薰烟渗碳法”使器物的表面有一层黑衣,经打磨后乌黑发亮,有金属般光泽,陶胎则为灰色,素有“良渚黑陶”之称。良渚陶器的制作已采用了先进的快轮成形技术,器壁薄而细腻,造型简单规整,装饰朴素典雅。福泉山遗址出土的黑陶,将这种精湛的制陶技艺推向了极致。这件鸟蛇纹竹节形高把黑陶豆就是良渚黑陶的典型器物,豆盆外壁在凹弦纹下细刻鸟首盘蛇纹和正视、侧视飞鸟纹,盘内壁刻侧视飞鸟纹。高把上饰七周凸楞,形成竹节形状,在各凸楞之间细刻侧视与正视的飞鸟纹,无论盘蛇纹还是飞鸟纹,体内均刻满弦纹与云纹组成的图案。造型端正高贵,纹饰繁缛华丽,充分反映出上海地区乃至江南水乡先民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在福泉山遗址还出土了一件彩陶背壶,是黄河下游山东大汶口文化特有的器皿,太湖地区出土仅此一件。据考古学家推断,可能是从大汶口文化输入的产品,是研究良渚文化同大汶口文化往来交流的实证。难道那时黄河流域的文明和长江流域的文明已经有了很好的沟通?这件背壶对探索华夏早期文明的构成和交流意义非凡。
福泉山遗址中至今仍完整地保存了一方有灰褐、灰黄、黑褐、黄土、靑灰等五色上层的文化叠压遗存。福泉山遗址完整的文化层反映出了上海先民在不同时期文化血脉的传承关系,是上海城市的文明之根,体现了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对研究人类的发展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被考古学家誉为“古代上海的历史年表”。
相关知识
上海的文化遗址有哪些,上海有什么历史古迹
上海最完整的古遗址
文明之美看东方|从考古文化遗存看上海古代文明
“上海之本”马桥文化遗址:上海最古老的人类遗址
广富林文化遗址——“揽尽上海千年历史”之地
以下古文化遗址中,上海文化的发祥地是()。
福泉山上有大麻?专家鉴定是黄蜀葵
上海为何简称“沪”?走进广富林文化遗址探寻“上海之根”
宁波召开鱼山乌龟山遗址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
大江东:广富林文化遗址,展示怎样的“上海之根”?
网址: 福泉山遗址的“五色土”——上海的历史年表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83251.html
上一篇: 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文化展示馆照明 |
下一篇: 广富林文化遗址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