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湘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花手帕》教学案例

湘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花手帕》教学案例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1 01:15

湘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花手帕》教学案例

教材简析:

《花手帕》是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活动一的内容,属于设计·运用学习领域。教材设置以吸水性强的纸为媒材,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用,从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节奏,又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活泼,呈四方连续纹样的纸手帕。本课既能增强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又能与传统教育紧密结合,使学生既把自己学到的头脑中积累的图案形成学有所用,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有关的美术知识和民间传统艺术。

学习目标:

1、能把一方纸折出不同的形状,并运用点染、浸染的基本方法染出一张张漂亮的花手帕。

2、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图案、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增进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看:折纸方法学生平时已有相当多的经验,基本方法已经掌握。对色彩的搭配也有一定的认识,为本课的教学打下基础。从学生的特征看: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这一时期的儿童想象力预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喜欢尝试一些新奇的东西。

学习重点:

启发多种折叠方法,掌握点染、浸染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学习难点:

染色时色彩面积的控制、染色时间的控制,色度要有深浅的变化。

学习准备:

教师:课件、花手帕作品、彩色墨水、小塑料吸瓶、生宣纸、餐巾纸、废报纸等。

学生:生宣纸、餐巾纸、废报纸、彩色墨水、小塑料吸瓶。

学习过程:

一、猜谜激趣,赏析引入

1、这节课首先请同学们猜个谜语,看谁最聪明。课件出示:“四角方方,随身莫忘,伤风咳嗽,数它最忙。”打一日常用品。

学生猜谜,引出手帕。

2、方方的手帕,同学们都很熟悉(出示实物)。今天老师却带来了不一样的手帕(展示花手帕作品),请大家看——这些手帕与我们平时用的手帕有什么不同?它们的色彩和图案有什么特点?

学生赏析,教师总结:色彩鲜艳,图案对称,有浸润美。

【设计思路: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以学生感兴趣的猜谜形式开课,用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手帕作品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漂亮的——花手帕(板书)

二、观察分析,方法探究

1、每个小组分发一张花手帕作品,请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小组议一议,这些花手帕是怎样做成的?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折纸——染纸(板书)

【设计思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每个小组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摸一摸的方式来感知手帕的色彩、图案、及留在上面的折痕,去发现制作方法,再通过小组议一议,获取手帕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尝试折纸,折法启示

1、说到折纸,同学们经常折纸飞机、纸船、纸鹤等等,大家都有一双巧手。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准备好的纸,想一想、折一折,看谁折出的形状新颖、漂亮,比比谁折得巧。

2、学生折好后一起展示自己的折纸,相互学习,初步感知不同的折法。

3、课件出示折法图,仔细看一看,图中有你的折法吗?

引导小结:折纸的方法多种多样,田字格、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稍加变化,形成多种折法。辐射状、折扇形、任意折法,甚至是揉纸团法都是不错的方法。(教师对较复杂的折法引导学生折一折)

【设计思路:学生平时很喜欢折纸,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折一折,通过交流得出多种多样的折法,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对这些折法进行分类总结,打开学生思路,从而获得新颖的折法。】

4、折纸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折法,可以染出不同的图案。现在就要考一考大家的眼力。(课件出示两组折法和作品图)根据不同的折法,找出对应的花手帕。

【设计思路:感知折法与染后形成的图案之间的关联,单元图案与整体图案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为染纸做好铺垫。】

四、示范染法,技法感知

1、纸折好了,接下来我们就来染。今天,老师在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两种染法:点染、浸染(课件展示点染、浸染图)。怎样点染?怎样浸染?这可是关键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是怎样染的。

2、教师实物展示台示范染法。

桌面垫上废报纸,示范点染和浸染,什么地方适合点染,什么地方适合浸染。

示范染色时间控制,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感知浸在彩色水中时间长,吸色多,染色面积大;反之吸色少,染色面积小。

示范撞水技法,用清水点已经染了色的地方,用水将色挤向四方,形成淡色斑痕。

注意:染色一定要染透,发现没染透怎么办?如何补染,教师示范。边、角、中心位置染色决定图案的形成。

3、示范揭纸

染好后,纸吸水后十分湿软,不小心就会揭破,可用吸水性强的纸将水分吸干,再小心翼翼的揭开,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展示揭开过程)一张漂亮的花手帕做好了。

【设计思路:染纸是本节的重点,更是难点,学生对这方面接触少、没有经验,如果染不好,就会前功尽弃,学生会丧失成功的喜悦,从而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一环节教师亲自演示,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染,形成的图案才漂亮。深入感知染的过程与方法。】

4、课件出示多种染制的花手帕,进行优劣比较,这些花手帕哪些染得好?好在哪?哪些染得不好,哪些地方没染好?

【设计思路:染成什么样才是色彩搭配鲜艳,染色形状美观的花手帕呢?对于这个衡量标准,通过浸染不到位和浸染过度两种浸染作品来说明,并引导学生欣赏成功的浸染作品。感受不同方式的染法产生的丰富的色彩及图案的变化与韵味。】

五、自主表现,创作体验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纸,先折一折,再用彩色墨水染出漂亮的花手帕吧!(以小组为单位,使用染制颜料和工具。)

2、老师巡视,学生在染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指导。

【设计思路:实践体验,思维创新,能力形成。】

六、展示评析,感受成功

1、每组选出两件好作品上台展示。

2、你喜欢哪件花手帕?为什么喜欢?它什么地方染制得好?

【设计思路:采用小组选送、展示欣赏、夸夸自已喜欢的作品等多样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只要学生肯定了自己的作品,其评价也就达到了目的,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是最重要的。】

3、小结:同学们用自己的巧手,染出了这么多漂亮的花手帕,虽然和我们日常使用的手帕不一样,但是它更漂亮,更的意义。让我们把自己做的花手帕贴在我们的小房间里,美化我们的生活空间!

【设计思路:让学生学会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环境,美术让我们生活更有情趣。】

相关知识

花手帕教学反思(八篇)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美丽的花》教学设计.doc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情况记录.doc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美丽的花》教学设计.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七色花》教学演示课件
湘版美术材四年级上册 花儿朵朵教案
苏少2011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花的变化》教学设计
手工花朵教案小学美术
小学三年级美术《画花样》教学设计
《花手帕》美术教学反思(通用10篇)

网址: 湘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花手帕》教学案例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8316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用美育课程“盲盒”解锁乡村教育发
下一篇: 美术德育教学案例(精选5篇)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