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美术学科德育教学案例(曹建花)

美术学科德育教学案例(曹建花)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1 01:15

1、让学生的自信之花在美术学习中绽放 变化的魅力德育教学案例余杭区云会中心小学 曹建花一、 案例背景:美术是一门基础教育课。一方面,它是一门寓德育与美育的思想教育课;另一方面,美术教育也是以愉悦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的基础素质教育课。作为美术教师,除了要教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还应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以往传统的美术教学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新课标改革后为了使学生领悟美术的魅力,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自信地、快乐地参与美术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美术学科对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势。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塑造

2、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在创作时不够自信和大胆,一节课结束了,学生作业没能完成。甚至有些学生因为不满意自己的作品或觉得作业没什么价值而把作业丢弃。因此我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比较注重不断改变教学手段,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增强自信,获得成功的愉悦。下面我就谈谈在执教线条的魅力一课的教学中,本人是如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的。二、 案例过程: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7课线条的魅力。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得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语言。线有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之分。线的表现

3、力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垂直线有升腾、挺拔感;斜线有危急或空间变化的感觉;短线水平排列则产生跳跃急促节奏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线的粗细、长短、疏密、方向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美感。课本中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神奇的线条。教师可以精选更多自然界中、生活中等纷繁变化的线条提供给学生欣赏。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学情分析:“艺术课标”中指出:艺术学习只有与学生个人的成长

4、环境联系起来,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因此,本课教学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学情信息如下:四年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没有有意识地观察过自然界中或生活中的线条,没有充分感受线条带来的魅力。 学生以往的学习、活动经验和艺术技能的掌握情况:四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时期,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构图能力。能画出各种线条,能用不同的线条进行造型。在前面的美术学习中学生有过用线条装饰的基础,但不具备用丰富有变化的线条进行生活用品装饰的能力。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愉快的学习中突破重点、难点。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不同线条带来的美

5、感,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学习用线条进行简单的装饰造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信心;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愉悦。教学重点:初步感受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进行装饰造型。课前准备:学生-分组准备黑色、蓝色、彩色的水笔,剪好的花瓶 老师-课件、不同色彩效果的范作、花瓶子图片小奖品、红色大花瓶展示台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稳定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一、 画线游戏1、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生跟老师画不同的线条,并给线条取名。(师板书)师:原来线条有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之分呀,那这四

6、种线你还能画出跟老师不一样的吗?我数5下,比比谁画的又多又快。(汇报交流)师生比赛画有变化的线。师:同学们比好了,接下来老师也想和大家比比画线。听清楚要求哦!-画排列整齐的直线, 老师数3下,比比谁画的线多。排列一定要整齐哦!画完后指名上来比比,谁画的线多,老师和这位同学画的有什么不同?(师画放射性的又密又细又长的线)学生交流后小结:线有长短、粗细、疏密、方向的变化。(板书)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线条的魅力。(课件出示)(设计意图:美术课程标准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增进教学的趣味性。以游戏为载体的技能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做到寓教于乐。本环

7、节我采用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让学生跟老师一起大胆地画出各种线条。接着又通过生生比赛画出更多的线型,通过师生比赛画一组整齐排列的直线,让学生在大胆画线的同时又感受到线的长短、粗细、疏密、方向的变化。意在通过游戏比赛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二、 有趣的线条师:画了这么多线条,接下来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找找线条呢?你想先到哪儿找?(师按学生意愿出示图片,欣赏感受)1、大自然中的线条;2、动物身上的线条;3、建筑中的线条;4、美术作品中的线条:(1)欣赏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小组讨论:画面上画了什么?有哪些线条?反馈。(2)欣赏苗族蜡染图案这是什么?是用什么线条画的?(

8、3)欣赏学生的线描画。(4)小结:(动画演示)师叙述:线条只是一根线,但在大师和同学的笔下,有的柔软,有的坚硬,有的流畅,有的纤细,有的粗壮可以组成丰富的画面,也可以装饰美化各种形象。(设计意图: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本环节我按学生意愿分别出示大自然中、动物身上、建筑中、美术作品的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线条的魅力。也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我们要学会发现美、欣赏美术、创造美。)三、 探究学习师:说到线条,我国古代的人就学会了用线条来装饰生活用品呢?同学们想看吗?1、陶瓷瓶上的线条(

9、课件出示花瓶图片)边欣赏,边说看到了什么线。2、比较两只瓷瓶上的装饰线条,有什么不同?讨论后交流师小结:线条不同、粗细不同、疏密不同,带来的美感不一样。3、讨论线条装饰步骤师:如果让我们用线条来装饰美化一只花瓶,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课件演示步骤)先分割块面,再进行线条装饰。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线条装饰。4、(出示范作)师:老师用线条装饰了几个花瓶,想看吗?说说这几个花瓶的装饰不同在哪里?感受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线条带来的不同美感。5、出示学生作业,提出改进建议。(设计意图:艺术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得到整合发展。专业技能是学科的立身之本,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一

10、定的点拨,通过点到即止的示范,解决难点,从而使学生能有的放矢地进行个性化创作。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了我国的陶瓷文化和花瓶中线条的装饰特点,也提高了学生的作业兴趣。)四、 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用不同的线条装饰花瓶,注意线条的粗细、方向、疏密的变化。分组用不同色彩的笔进行线条装饰(黑、蓝、彩色)。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线条表现丰富有变化的同学,对创作时的问题加以点评,引导。(设计意图:本课的作业是让学生在欣赏感受线条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线条进行花瓶的装饰,从而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用黑、白、彩色的线条分别进行装饰意在让学生感受不同色彩的装饰效果,也体会到古代陶瓷瓶的装饰特点,培养对中国古

11、文化的热爱之情。)五、 作业展评1、花瓶展销会,学生将作业贴到老师准备的大花瓶上。2、评价学生的作业。(1)自评:我们班的花瓶展销会开始了,谁想当一回推销员身份介绍自己的花瓶的装饰特点,用了哪些线,有什么变化。生走到展板前介绍自己的作品,师发小设计师奖。(2)互评:说说你喜欢的花瓶,为什么?哪些花瓶的装饰还需改进?(设计意图:作品展示是一种分享和相互学习的方式,作为美术老师应尽可能地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展示作业的机会。在作品展示环节,我创设了“花瓶展销会”的情境让学生的作品在大花瓶中展示出来,学生的作业在集体展示中价值又得到了提升,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六、 课外延伸1、 师:线条

12、不仅能看到、画出、还能听到呢!你听出线条了吗?(放音乐)2、 结语: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千变万化的线条创造出千变万化的事物,为我们的生活添彩。(设计意图:美术课程标准指出: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它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这一环节让学生听音乐感受线条,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感受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和艺术相通的道理。最后的结语主要是鼓励学生用线条创造更多美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评析与反思在课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俗话说:“我听了,我就忘记了;我看了,我就记

13、住了;我做了,我就学会了。”因此,在有条件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直接感受;毫不吝惜的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引导他们有目的的去体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在交流中丰富间接体验,在创作中发挥出创造热情。P=ZY6&|Zlp小学教案课件网 本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围绕“线条”这一主题,以丰富、多样、开放、综合、发散的图片、文字、作品范例及作业要求,提示了教学要求和线索。如以美术学习内容为主线,提供了体现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材料美的图片,显现了引导学生感受、思考、发表、讨论、探究、合作、创作、展示、表演过程的文字内容,为师生的综合学习提供了宽泛的选择和拓展空间,引导师生共同

14、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游戏比赛、欣赏探索、创作实践、展示交流等活动中不断地感受学习活动的快乐,学习热情也被充分激发出来。通过本课的教学和反思,我想到了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探究,即游戏、生活和文化。yJulhT ;9O?4小学教案课件网 Code (一)游戏美术,树立信心/Jyqsc K3O4:-y小学教案课件网ode By 9.141151 Net 儿童的天性活泼好动,乐于表现自己,因此我就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在游戏中进行美术学习。这既符合儿童的身

15、心特点,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还增强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游戏中的美术课堂,我感受到自己那一颗年轻快乐的童心,是他们给我带来了一种心境,能够用心去品尝生活的甘露,在孩子们的游戏学习中感受到一份快乐,使情绪获得健康的感染。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真谛,体味生活带给我的乐趣。#+qZjuTMX?Awe!小学教案课件网 Code By 9.14115. Net (二)生活美术,树立信心3*WNBTqY?0 SaD*%&kz小学教案课件网 Code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是美术课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美术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生

16、活美术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要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待美术教育。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我发现了生活中的美术教育. 生活中的美术课堂,让我更多的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课程,从而促使我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组织课堂内容,才会更多的关注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本课我用了大量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美感,也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omwG=8,u(小学教案课件网 Co(三)文化美术,树立信心?bWClOOfthf(hqt,u小学教案课件网 Code By 9.141151 Net 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是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课的学生作业形式很多,如画一幅线描画,用线条装饰服装等等。我选择让学生用变化的线条去装饰花瓶,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中国的陶瓷文化,了解我国古人就已经学会了用线条去装饰花瓶,从而提高本课创作的兴趣。本课的学习渗透了中国的文化元素,让我感受到美术教学的价值,不仅是技能的提高更是文化的传承。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的信

相关知识

美术学科德育教学案例(曹建花)
美术学科教学技能总结.docx 全文免费
最新美术教学案例分析例(通用13篇)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分析(精选5篇)
人民教育出版美术三上《校园里的花》教学案例.doc
美术《花的变化》教学案例设计
大班美术教学案例《美丽的花朵》.doc
美术《花的变化》教学案例设计 .pdf
周礼红《白杨》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美术线描画教学探究

网址: 美术学科德育教学案例(曹建花)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8315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在美术教学中
下一篇: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分析(精选5篇)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