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马振林:话年俗之“正月初八,花疙瘩”

马振林:话年俗之“正月初八,花疙瘩”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0 14:42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话年俗之“正月初八,花疙瘩”

作者 | 马振林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南阳年俗“正月初八,花疙瘩”,也有说“扎花”,就是这天早上要吃饺子(包的像棉花疙瘩一样),预示当年棉花好收成。农谚说:“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三个八”,“正月三个八”,实际上,指的是三个带“8”的日子,也就是正月初八、十八、二十八这三个好日子。

老祖宗向来按照天气看丰收,看棉花是否丰收,同样看天气,如果这三天天气晴朗,那么当年棉花肯定好收成。表达了人们希望棉花大丰收,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民间传说女娲创世,前六日为“六畜日”,正月初七“造人”,而正月初八就是“蚕”的生日,所以叫做“蚕过年”。在农耕社会,蚕丝可是人们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也是制作服装的重要材料,古人对养蚕非常重视,所以在正月初八这一天,妇女们是不能动用针线的,如果在这一天用了针线,蚕的眼睛就会被刺瞎,就会影响到收成。而我们南阳一带很少植桑养蚕,是以种棉花为主,以棉制衣,久而久之就演变成“棉花日”了。总之,都寄托着劳动人民美好的祝愿和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汉族民间认为正月初八也是“谷日”,即五谷的生日,也叫“顺星节”。据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这天晚上,天上的星斗最全,天气晴朗,则当年稻谷丰收,天阴则歉收。到这一天,亲戚基本走完了,有俗语说:“亲戚走到初七八,馊气豆腐烂豆芽”,意思是说,年货吃到此时,基本告罄。是日起,可以动剪刀。

【民俗传说】

关于棉花日:南阳一带民间相传认为正月初八是棉花的生日,也叫“棉花日”。东北地区认为是正月二十八,人们会在这一天占卜棉花的收成,也叫“收花”,具体的做法就是用一个藤条篮筐扔到房子上,如果口朝上,则说明棉花收成很好,如果口朝下,则说明收成不好。

关于“谷日”:传说,正月初八是五谷的生日。传统习惯上在正月初八会由长辈讲解五谷的历史,讲种植和收获的不易,会一起唱读《锄禾》诗作,会叩拜五谷的神位,期待新年五谷丰登。

这一天人们会亲近五谷生长之地,让有行动能力的孩子去到田野做些简单的农务劳作,然后回家亲手下面条或淘米做米汤,让其理解劳动的辛苦,收获劳动的快乐。

关于“顺星节”: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正月初八晚上,人们无论是否去庙里进香祀星君(即顺星),等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祭星时,要在案头、灶台、门槛、锅台等处各放一盏“金灯”(黄灯花)并点燃,叫“散灯花儿”,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结束后,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顿元宵。

古话常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用天上的星星对应地上的人口,天上的星星很多,寓意地上人丁兴旺。在初八这一天吃元宵,就是为了求得星神的庇佑,对星神表示特别的感恩。

作者简介

马振林,男,河南社旗县人,70年代生人,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职于社旗县实验学校。

相关知识

马振林:话年俗之“正月初八,花疙瘩”
春节年俗丨正月十五闹花灯
过年了,还记得这些年俗?
海南年俗文化溯源
林清传之步步高升
知非读诗-戊戌年正月初八
大年初八,发发发发发发发发!
赏兰“迎福气” 国家植物园第二届兰花展正月初八闭幕
驱瘟辟邪,祈福佑安 这是我们由来已久的“防疫”年俗
初八开工大吉简短文案(精选180句)

网址: 马振林:话年俗之“正月初八,花疙瘩”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8133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耧斗菜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下一篇: 【庐江•味道】百花菜,一个“美味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