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武汉人端午爱吃的绿豆糕 三代人纯手工制作只为那一口老味道
端午时节粽飘香,龙舟竞渡、包粽子、吃绿豆糕、挂香包……这些传统习俗传承至今。每到端午节前,位于武昌解放路的曹祥泰门店前就要排起长队,**绿豆糕的队伍长达百余米,成为一道令路人瞩目的风景。
曹祥泰门前排起了100多米的长队
这样火爆的生意已持续多年,顾客从武汉各处赶来,有的从早上六点就开始排队,有的自己带个小板凳,就为了在节前吃到这家老字号的绿豆糕。

图为手工绿豆糕
曹祥泰的绿豆糕在武汉家喻户晓,在很多老武汉人的记忆里,端午节里不能少了它。这家百年老字号是从一个小摊贩做起,历经三代人走过了提篮子、挑担子、摆摊子、开店子、办厂子的艰辛创业路,创建了“曹祥泰”。
曹祥泰的创始人曹南山是个卖蚕豆的小贩时,就显示出与别人的不同。他不像别的小贩斤斤计较,念过私塾的曹南山每次都抓一大把给顾客,这为他赢得了“曹一把”的美名。1884年,“曹祥泰”杂货店开张。1910年,待到其长子曹云阶接手时,生意做得更大,特别是月饼、绿豆糕和盐蛋广受欢迎。
1956年,曹祥泰杂货店进入公私合营。改革开放后,注入新的资本,“曹祥泰”品牌焕发新的生机。
一百多年以来,曹祥泰前店后厂的格局没变,每块糕点都纯手工打造,包装沿用了一百多年的手工纸张包裹,稍有点“现代气息”的是,纸张质量更好,并印制了产品信息、配料和热量。
一到端午节前,买糕的人就蜂拥而至。曹祥泰董事长卢耀武告诉记者,绿豆糕必须纯手工打造,如果用机器压制进模具,会无手感,最终影响口感。而且,传统绿豆糕配料只有五种:绿豆、红豆、蔗糖、桂花、油,没有添加剂,因此保质期最多七天,没办法提早批量生产存放售卖,只能“做鲜卖鲜”。

放了红豆沙后,加一层豆粉
到底这家百年老字号的绿豆糕是怎么做的?味道为什么让武汉人都觉得正宗,一到过节就非吃不可?卢耀武介绍,一个半世纪以来,曹祥泰坚守着老字号的最传统的选材、配方、工艺、方法。工艺一共有10个步骤,称之为“十全十美”。
选材一定要精绿豆,只选用上好的南方小豆。红豆只能用赤小豆和红竹豆,手工熬制糖浆自制绵白糖。首先是煮绿豆,第二步是将煮好的绿豆晒干,第三步去皮,第四步石磨磨粉,第五步筛粉。前面这五步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前日,记者在曹祥泰的生产车间里看到,正在进行绿豆糕后五步工艺的加工。第六步成型,二十来位师傅坐成几排,铺上一层绿豆粉,放上一坨红豆沙,再盖上一层绿豆粉,再把模子翻过来压紧成型。整个过程30秒之内完成,每块绿豆糕的重量要在40-42克之间。
接下来就是蒸熟、摊凉、成品、包装。将成型的绿豆糕推进蒸箱蒸20-25分钟,再将热气腾腾的糕放在强力电风扇前摊凉,然后成品,由工人们称重包装。
卢耀武说,绿豆糕软硬口感的力道全在师傅们的手腕间,这个不是一日之功,靠的就是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如果用力过度会口感太硬,力道不够就容易散。人人手劲不同,但曹祥泰绿豆糕的味道就是靠员工们口口相传一点一滴传承下来的。“要说秘方,那就是用最好的材料、没有添加剂、费时费力的手工用心做了。”

在高温蒸箱内蒸熟
曹祥泰的绿豆糕,老味道让武汉人念念不忘。卢耀武告诉记者,如果糕的味道稍有变化,老顾客就会吃出来,还会赶到门店来提意见。
对于顾客来说,“曹祥泰”不仅代表的是百年老字号,它还是武汉传统美食的一份记忆,也是对传统习俗难舍的情怀。正因为对品质的坚守,才能得到顾客长久的信任。
实际上,曹祥泰做绿豆糕前期还有很多消费者看不到的功夫,如每年9月把新鲜产出的绿豆煮到七八成熟,晾晒存放,待到第二年端午节前将绿豆去皮、打粉。
为了贴近年轻人的消费潮流,去年曹祥泰推出了新品种玫瑰花味绿豆糕,淡淡的玫瑰清香让传统绿豆糕变得更加清新,口感爽甜,在传统的味道上又多了一种回味。新品种推出后,不少顾客都争相购买,一家人老人想吃老味道,年轻人想要新口感,都能得到满足。
每年端午节,曹祥泰门口的长龙都要排上半个月,每天的销量达到近万斤。不过,卢耀武并不打算使用机器来提高产量,在他看来,坚持纯手工打造,才能保证口感,传承品质。进入工业化开拓超市快消市场,产品从出厂到售卖之间的周期变长,经不住昼夜温差的考验,延长保质期难免要使用添加剂,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品质不能变,但卖糕的方式要创新要拓展。”卢耀武说。今年,曹祥泰门店里增加了手机支付的方式,让顾客买单更加便捷。
端午节不仅仅是“吃”的节日,古老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给每个人带来的感受和印象恐怕会不尽相同。不少文学名家笔下也描绘了端午的别样情调……

汪曾祺:午饭要吃“十二红”
谈到作家中的“吃货”,不得不提汪曾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中国味儿”,笔下的端午节也透着一股浓浓的“咸鸭蛋味儿”。在散文《端午的鸭蛋》中,汪曾祺通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了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除了谈及家乡特产咸鸭蛋,汪曾祺还在文中回忆了他小时候过端午的情形,其中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午饭要吃“十二红”等习俗均在文中有着细腻地描写。

沈从文:湘西有热闹的赛龙舟和捉鸭子
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是湖南凤凰县人,在其代表作《边城》中,就有对湘西小镇端午节风俗人情的精彩描写。妇女、小孩子端午节要穿新衣,额角用雄黄蘸酒画王字,吃鱼吃肉,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军民自由下水捉鸭子……沈从文在《边城》中的短文《端午日》中,描写了极为热闹的端午节场面,展示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

梁实秋:端午节叫“粽子节”比较亲切
在老一辈文学家梁实秋的散文集《雅舍谈吃》中,不仅描写了各种珍馐,即便是菠菜、茄子之类的家常小菜,也写得有色有味。谈及端午,作为“吃货”的梁实秋更是直接把它定义成了“粽子节”。

张恨水:“粽”有“高中”的好彩头
“粽”与“中”谐音,自古以来就有“高中”的好彩头。端午节正值毕业季,小小的粽子饱含着父母对子女殷切的期盼。张恨水在《现代青年》一文中,也描写了一段有关粽子的故事。
综合自楚天都市报。

五月初五,端午节
赛龙舟,
食粽子,
配香囊,
涂雄黄药酒。

相关知识
老武汉人端午爱吃的绿豆糕 三代人纯手工制作只为那一口老味道
端午过节老传统叠加更多新花样 “仪式感”消费给传统节日添活力
绿豆糕10大品牌排行榜【最新名单公布】→十大品牌网
端午,老扬州的习俗
探访福建泉州非遗石花膏制作技艺:老泉州的味道记忆
老榆木家具的制作流程
绿豆糕的功效与作用 绿豆糕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今日端午
老蚕豆怎么做好吃 好吃老蚕豆的做法教程
绿豆糕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网址: 老武汉人端午爱吃的绿豆糕 三代人纯手工制作只为那一口老味道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70904.html
上一篇: 清热鸡蛋花绿豆沙 |
下一篇: 听说猪苦胆加绿豆晒干磨粉吃可以治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