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春日》原文与赏析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为 《春日》,首句一开头便说 “胜日寻芳”,自然是踏青游春、赏花观柳之作。次句从宏观上写春日寻芳的所见和所感: “无边光景”,包括目光所能看到的广阔范围里的一切景象; “一时新”,则是出门 “寻芳” 的突然感受。如果不出门 “寻芳”,尽管客观上 “无边光景” 已焕然一 “新”,主观上也不会有这种 “新” 的感受。三、四两句所写,乃是对 “寻芳” 观感的具体化和认识上的深化。平日常说“东风” 如何好,但对它的面貌如何,却缺乏具体了解。如今来 “寻芳”,看见 “无边光景”、“万紫千红”,一派 “新” 气象,“等闲” 之间便 “识得东风面” 了! 就是说,那 “万紫千红” 的无边春色、无边“新” 光景,都是“东风”的体现,也就是“东风”的面貌。
这首诗,按照春日 “寻芳” 的主题和词、句的意义作这样的理解,应该说是符合实际的。而且,作这样的理解,已经是一首景美情浓、景中含理的好诗。
然而单纯作游春理解,却有一个问题。“泗水” 在山东境内,早被金人占领,张孝祥早在作于隆兴元年(1163) 的 《六州歌头》 里已抒发过“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的愤慨,朱熹怎能“寻芳泗水滨”?朱熹是一位理学家,他念念不忘孔夫子和他所传的 “道”。“泗水滨”,乃是孔子讲学传道的圣地。“寻芳泗水滨” 在朱熹笔下,不是“赋” 而是“比”,比喻向孔门寻求生意盎然的 “道” 特别是 “仁”。按照这种思路读全诗,“东风”、“万紫千红” 等等,也都是比喻。全诗通过“寻芳” 的所见和新感受、新认识,比喻他求道忽有所得。其创作动机与表现手法,都与 《观书有感》 类似,但题为 《春日》,全诗都写“寻芳”,比喻的痕迹含而不露,又形象鲜明,情景生动,读之但觉春光满眼,不注意它还有什么深层意蕴。
这本来是一首好诗,又由于 《千家诗》 入选,因而传诵至今。尤其是“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句,常被人们引用,还被改造和补充,写出 “一花独放不算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之类的句子,广为流传,颇有教育意义。
相关知识
《墨梅》原文翻译及赏析(朱熹)
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日》 原文
春日原文
《汉宫春·立春日》原文及赏析
春日咏梅花二首,春日咏梅花二首王初,春日咏梅花二首的意思,春日咏梅花二首赏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原文、翻译与及赏析汇总
《王沂孙·庆宫春水仙花》原文及赏析
寒菊原文及其赏析
《袁枚·秋海棠》原文及赏析
网址: 朱熹《春日》原文与赏析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65574.html
上一篇: 春日踏青:捕捉湿地公园的美丽时光 |
下一篇: midjouAI数字艺术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