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黄杨的用法

黄杨的用法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16 23:16

黄杨

黄杨,中药名。为黄杨科黄杨属植物杨Buxus sinica(Rehd.et wils)M.Cheng[B.microphylla Sieb.et Zucc.var sinica Rehd.et Wils.],以根、叶入药。主治风湿关节痛,痢疾,胃痛,疝痛,腹胀,牙痛,跌打损伤,疮痈肿毒。

中文名称

黄杨

别名

小叶黄杨、瓜子黄杨、千年矮、乌龙木、豆瓣黄杨、野黄杨、万年青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平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行气活血。

主治

用于风湿关节痛,痢疾,胃痛,疝痛,腹胀,牙痛,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

9-12g,作煎剂或泡酒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化学成分

叶含生物碱:黄杨醇碱E、环朝鲜黄杨碱、环小叶黄杨次碱、环锦熟黄杨碱D、黄杨碱E、环小叶黄杨碱(黄杨批碱),及4,4α-二氢环小叶黄杨碱。木质部主要含环锦熟黄杨碱D、C及环原黄杨碱A、C等。

药理作用

1、黄杨木中分离提取到黄杨木生物碱具有强心作用、抗心绞痛作用、扩张血管作用及抗心律失常作用。

2、环常绿黄杨碱能显著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能显著缩小结扎前降支家兔的心肌梗死范围。

3、黄杨木碱1号对垂体后叶素诱发的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4、环常绿黄杨碱D、C及环原黄杨碱C均具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用于冠心病,以及冠心病所引起的心绞痛。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晒干备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黄杨科黄杨属植物杨。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树皮灰色,有规则的剥离。茎枝均呈4棱,小枝开展,有短柔毛。叶对生,具短柄,有短柔毛;倒卵形、倒卵状长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1-3cm,宽0.7-1.5cm,先端钝圆稍凹,基部窄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基部微有柔毛,下面无毛,主脉粗大。春季开黄色花,单性同株,篾生于叶腋或枝端,无花瓣,通常顶端具1朵雌花,其余均雄花;雄花萼片4,雄蕊常为萼片2倍;雌花萼片6,子房3室,花柱3。蒴果球形,黑色,沿室背3瓣裂。

分布区域

各地有栽培。原产我国北部及中部。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200-2600m的山谷、溪边、林下,现有栽培作观赏用。

生长见习

性喜温暖、半阴、湿润气候,耐旱、耐寒、耐修剪,属浅根性树种,生长慢,寿命长。

相关知识

「黄杨」黄杨
雀舌黄杨形态特征 雀舌黄杨主要价值
黄杨形态特征 黄杨主要价值
黄杨Buxus sinica (Rehd. et Wils.) Cheng
黄杨(黄杨科黄杨属植物)
雀舌黄杨
小叶黄杨(黄杨科黄杨属植物)
解读:豆瓣黄杨、小叶黄杨、瓜子黄杨他们之间的区别!
小叶黄杨和水黄杨的区别
供应黄杨原木、高山小叶黄杨、黄杨树桩、黄杨盆景

网址: 黄杨的用法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6382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黄杨花有什么用
下一篇: 黄杨的其他释义 黄杨的其他释义是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