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报融媒记者 牛超/文
近日,在郏县青龙湖湿地公园,百余只鹭鸟在湖心岛筑巢的壮观景象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打卡拍照。

青龙湖湿地公园位于郏县县城西北约1公里,占地面积近70万平方米,于2019年入选省级湿地公园建设(试点)。4月1日上午,记者跟随摄影爱好者薛宜军来到郏县青龙湖湿地公园。园内,杨柳依依,花香阵阵,湖水清澈,水草丰盛,鱼虾成群。 “快看,鸟都在树上筑巢呢!”在薛宜军的指点下,记者注意到距人工步道不远的一个湖心岛上,草木茂密,放眼望去,密密麻麻全是鸟窝,足有百余个。不时,还能看到鹭鸟在忙碌地为巢穴“添砖加瓦”。不少来此游玩的市民被扎堆的鸟窝和鹭鸟吸引,纷纷打卡拍照。

“夜鹭的眼睛像红宝石,后背是灰蓝色的,它们喜欢集群繁殖;浑身雪白羽毛的是白鹭……”薛宜军今年66岁,2018年从郏县财政局退休后,开始专注摄影。2020年开始专注拍鸟,在拍摄过程中,他不但了解鸟类,而且更关注我市的鸟类变化。
据郏县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保护管理股负责人张广记介绍,鹭鸟“安家”青龙湖湿地公园已经四五年了,多为白鹭和夜鹭,往年数量较少,一般都是几十只,今年一下子来的百余只,这与青龙湖湿地公园的环境和丰富、充足的水生资源有关。


另据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工作人员魏晨巍介绍,夜鹭个头较小却长得彪悍,喜欢在夜晚觅食,主要的食物来源是小鱼、小虾、水生昆虫等,喜欢在靠近河湖、沼泽、水塘的树上栖息。4至7月是夜鹭下蛋孵化的季节,7月后小鸟就会离巢。在夜鹭忙着筑巢时,白鹭也不闲着,它们吃饱喝足后,会在枝头展翅,亮出蓑羽,翩翩起舞。白鹭的蓑羽又被称作 “婚羽”,亮出蓑羽,只是白鹭繁殖期诸多行为之一。有一些白鹭在繁殖季时,喙根部的颜色会变黄或是变绿。而且白鹭的繁殖期会略晚于夜鹭,当夜鹭的幼鸟逐渐长大,白鹭才会进入繁殖高潮。
为此,魏晨巍提醒到公园游玩的市民,文明观鸟,不要干扰、惊扰到鸟群。(图片由薛宜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