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诗歌的麦子意象汉语言文学专业
1、海子诗歌的麦子意象摘 要:海子的诗歌创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生命的自在言说,他的诗中充满了生命的元素,他的诗与他的生命不存在认识关系,生命与诗相纠结始终是海子创作的基本母题。麦子是海子诗中出现最多的、最平 实质朴且深意藏焉的一个意象,它在海子诗中几乎就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生命象征。关键词:海子 诗歌 生命 意象 麦子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1)03-0089-05作者简介:刘建杰(1962),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文 学 13海子诗歌与生命具有异质混成的关系。一方面, 海子是一个“人不仅要写,还要像自己写的那
2、样去生活”的诗人,他的这一品质带有强烈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在当代诗歌创作中具有开拓性意义;另一方面,海子是那种“变血为墨迹的阵痛”(艾略特语)式的诗人,他的这种裂变具有文本的超越性。所以,海子又是“诗人的本性乃是献出他的生命建造词语的巨灵”( P.146)的最完美的体现,这一体现实现了他对诗歌和生命的双重提升。在诗歌创作中,诗与个体生命的相互选择是一种缘分。在优秀的诗人笔下,个体生命会以只有自己具备的心灵能力去发现并映照某个词,使它复活、发热,以其无限延伸的生命的光芒,进而照亮读者。笔土地相邻或重合,海子是当代诗人中最早提出“民间主题”的一个,在这种背景与氛围中,一切事物与经验都呈现出它古朴、
3、原始、本真、统一和永恒的魅力, 海子的诗歌就是从这种“最深的根基”中生长出来的生命表象。当海子向着这个世界的时候,“一层肥沃的黑灰,我向田野深处走去有些句子肯定早就存在于我们之间;有些则刚刚痛苦地诞生”这就是海子面对土地时其诗性的的第一反应。由于这样的体验,海子始终书写着农耕家园的一切事物,诸如“麦子”、“麦地”、“村庄”以及“河流”等等事物与喻象,这些事物与喻象密度极高地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尤其是“麦子”,这是他“经验的起点”,“物质的、生存的”象征。麦地中的麦子集中体现了这一精神完形者以为麦子”之于海子就是这种有缘分的选择结的特点:果。麦子是海子诗中出现最多、最平实质朴且深意藏焉的意象之一
4、,它在海子诗中几乎就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生命象征。海子对麦子的钟情,是在“寓言般的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中,使人们觉察到那“又弱又小”的、“永远是这样美丽负伤的麦子”的生命蕴涵及其承载。一、田园和麦子“民间”世界与农业家园作为背景或氛围常常与吃麦子长大的筑在月亮下端着大碗筑碗内的月亮筑和麦子筑一直没有声响和你俩不一样筑在歌颂麦地时筑我要歌颂月亮月亮下筑连夜种麦的父亲筑身上像流动金子 月亮下筑有十二只鸟筑飞过麦田筑有的衔起一颗麦粒筑有的则迎风起舞,矢口否认看麦子时我睡在地里筑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筑家乡的风筑家乡的云筑收聚翅膀筑睡在我的双肩麦浪筑天堂的桌子筑摆在田野上筑一块麦地收割季节筑麦浪和月光
5、筑洗着快镰刀月亮知道我筑有时比泥土还要累筑而羞涩的情人筑眼前晃动着筑麦秸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筑收麦这天我和仇人筑握手言和筑我们一起干完活筑合上眼睛,命中注定的一切筑此刻我们心满意足地接受妻子们兴奋地筑不停用白围裙筑擦手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筑我们各自领着筑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筑的孩子 在河流两岸筑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筑洗了手筑准备吃饭就让我们这样把你们包括进来吧筑让我这样说筑月亮并不忧伤筑月亮下筑一共有两个人筑穷人和富人筑纽约和耶路撒冷筑还有我筑我们三个人筑一同梦到了城市外面的麦地筑白杨树围住的筑健康的麦地筑健康的麦子筑养我性命的麦子!这首诗充满了精妙的比喻,作为酷爱歌唱“麦子”的诗人,海子在
6、这里显示了自己超常的想象力。“月亮下筑连夜种麦的父亲筑身上像流动金子”,用“流动金子”比喻播种麦子的父亲身上沐浴和闪耀着金黄色光芒,使人不由得领悟出“播种麦子”对于人类来说犹如“播种金子”的深刻道理。“看麦时我睡在地里筑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筑家乡的风筑家乡的云筑收聚翅膀筑睡在我的双肩”这里说“我”如“一口井”深置于麦地之中,沐浴在月光之下,似乎家乡的微风和彩云都如鸟儿一般“收聚翅膀”,栖息在“我的双肩”之上。这一幅美妙的家园图画不正是“麦地诗人”所神往的吗?“麦浪天堂的桌子筑摆在田野上筑一块麦地”,田野上无边无际的黄澄澄的麦浪令人欢喜而沉醉,不就像诗人梦寐以求的“天堂”中的神圣餐桌,“麦浪”,不
7、正是“神”所赐予的“圣餐”吗?在诗人的动情的想象中,似乎这一珍贵画卷只应天堂有,人间那得几回见!“收割季节筑麦浪和月光筑洗着快镰刀”,到了收割季节,金黄色麦浪在皎洁月光下翻滚起伏着,不时发出愉快的哗哗声,仿佛是收割的镰刀在喜悦地擦洗着、磨砺着,并预备着庄严的收获仪式的来临。同时,收麦时节是庄严神圣的,这种庄严神圣在诗人笔下有深刻的表达:“收麦这天我和仇人筑握手言和筑我们一起干完活筑合上眼睛, 命中注定的一切筑此刻我们心满意足地接受妻子们兴奋地筑不停用白围裙筑擦手”。这不仅是恩仇泯灭、合家团圆的“心满意足”的时刻,更是诗人赋予麦子重大担当的铺垫,诗人进一步想象说,“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筑我们各
8、自领着筑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筑的孩子 在河流两岸筑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筑洗了手筑准备吃饭”。小小的麦地升华了, 收麦时节被比喻为“世界大同”这极其庄严而神圣的时刻!这些比喻不是为简单的写景和抒情而设,因为,这些景致和情感是无法在现实中得到印证的;这些比喻要共同服务于一个目标:劳动、和平、慈爱的人类应返朴归真,让病态的生存得到纠正。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创造的这幅令人如此欢欣鼓舞和沉醉痴迷的画面,正是他要“放声歌唱”久已逝去的理想中的人类家园画卷。至此,这首麦地成了一曲关于神圣麦子和神圣人生的“欢乐颂”。二、向日葵当后继诗人坐在海子死后的麦地中歌唱的时候,人们会说起金黄色的麦子之于海子的诗歌,这情
9、景不仅让人备感疼痛,而且,自然就会出现曾经有过的整个世界排在凡高身后歌唱向日葵。有人将麦子在海子诗中所处的地位与凡高的向日葵在其绘画中的地位相类比,笔者以为这是很有眼光的。海子的麦子及其麦地诗歌的力量在于象征体内部博大而纯净的灵魂、自由的灵魂、大地与人性合而为一的灵魂。诗里浮动着月光、麦子和人的影子,笼罩着一种辽远而透明的境界。它是人类创造精神的象征,同时更是农业中国的,是一个汉人后代的家园和梦想,生命缘此回归到最纯洁、最朴素的生命田园。麦子构成了海子诗的基本词根和生命的支点,同时还成为承载诗人生命与死亡的诺亚方舟。海子在莫扎特在安魂曲中说写道:当我没有希望坐在一束麦子上回家请整理好我那零乱的
10、骨头放入那暗红色的小木柜,带回它像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中国的向日葵麦子,是被众多醒悟了的青年诗人经久寻找而由海子最先找到并且说出的意象。由这个意象延伸开的村庄、人民、镰刀、马匹、瓷碗、树木、河流、汗水的意象系列,以及在现在时态中为这一些朴素之烛照醒的对良心、美德和崇高的生命的追认和进入,几乎囊括了中华民族本质的历史流程和现时的心理情感,因此,麦子几乎成为中国人的心理之根。海子在熟了麦子一诗中,通过“在水面上筑混了三十多年的父亲筑回家来”揭示出麦子之于中国人的生命本质和心理依靠:“谁的心思也是筑半尺厚的黄土筑熟了麦子呀!”艺术不仅能够更新我们对生活经验的感觉,而且,还可以通过变形使我们深入领悟它的
11、本质。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说:“大自然以及我们的环境和习惯对象都只是脆弱、短暂的事物因此,我们应当不仅不要去污染和削弱那实在,而且,正因为它与我们共享短暂性,我们应当以最热情的理解来抓住这些事物和表象并使它们变形。以如此痛苦、如此热情的方式把这个脆弱而短暂的大地铭刻在我们心中,使得它的本质再次不可见地在我们身上升起。我们是那不可见物的蜜蜂。我们任性地收集不可见物的蜂蜜,把它贮藏在那不可见物的金色大蜂巢里”。显然,在海子的意识中,他所关心的不仅是田园中的麦子,他笔下的麦子更是与主体心灵互相感应契合的东西,是内筑外世界相互打开,是由“客观对应物” 所激发出的对“未知”的体验和表达。这就是海子曾说过的
12、,他不是歌咏景色,而是命名“景色中的灵魂” 及其对生命的承载。在海子麦地与诗人·答复中, 看似是诗人与麦地的询问与答复,但我们感受最突出的则像是麦子与麦地的对话:麦地筑别人看见你筑觉得你温暖,美丽筑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筑被你灼伤筑我站在太阳筑痛苦的芒上麦地筑神秘的质问者啊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筑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筑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麦地啊,人类的痛苦筑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显然,麦子再次成为诗人对存在现实质询的代言。在阅读海子这首短诗的同时,我们自然会想起诗人芒克的阳光中的向日葵:你看到了吗筑你看到阳光中的那颗向日葵了 吗筑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筑而是把头转向身后筑它把头转了过去筑就
13、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筑那套在它脖子上的筑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你看到它了吗筑你看到那颗昂着头筑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筑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 住筑它的头即使是在太阳被遮住的时候筑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你看到那颗向日葵了吗筑你应该走近它去看 看筑你走近它你便会发现筑它的生命是和土地连在一起的筑你走近它你顿时就会觉得筑它脚下的那片泥土筑你每抓起一把筑都一定会攥出血来( PP.400- 401)两位诗人的异曲同工使我们从“麦子”和“向日葵”的意象中感到,在揭示生命本质内涵的时候,优秀诗人之间是具有天然的互见关系的。可见,从海子诗歌中可以鲜明地感受到,麦子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共同的生命背景,在它进入诗歌之后便成为
14、折射我们所有生命情感的黄金之光,成为对贫穷崇高的生存者生命的写真。三、乌托邦歌吟“麦田”的人最终看到的是“绝望的麦子”这几乎是那些敏感的理想主义诗人们在现代社 会的宿命。海子也不例外。海子的田园情怀不仅仅是人生、生命的“欢乐颂”,它同时还是海子个人精神困境的背景,从海子的精神需要来说,他的田园情怀还具有他要藉此消除与现实的对抗而产生的紧张与焦虑心情。在此,田园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海子寻求心灵慰藉与幸福的最佳场所,而麦子则常常是这最佳场所的替代物。实际上,这种意念与心态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海子与整个时代、社会所存在的深刻不适乃至隔膜。批评家崔卫平说过:“在海子那里,土地同时意味着一个巨大的隐喻,一种精
15、神性的存在:远去的、被遗弃的土地,意味着现代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被放逐、漂泊不定;土地的饥饿,也是人们精神上的饥渴、焦虑、流离失所;土地的悲剧,折射出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痛失精神家园、无可依傍的悲惨处境”5。生长在土地上的“麦子”同样包含着这一隐喻。海子一直反思着“现代文明”中的经验方式与语言方式,所以,他的麦子意象最终必然要释放出现代人的精神因素,必然要走进乌托邦的阶段。“绝望的麦子”是诗人创作进入乌托邦的标志,是诗人在理想级次上的一次大避让,这一避让对诗人来说是惨痛的、悲壮的。犹如圣者苏格拉底的遗言“让我死去,让你们活。谁的结果更好,只有神知道。”但是,在这种避让中又不乏另一向度的清醒。海子认识
16、到他必须放弃诗人的地位。1989 年初,在那首广为人知又广为人误读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中,诗人无奈地道出了自己勉力说服自己去认同基本世俗生活的心声:做个“幸福的人”,同时,更鲜明地将“我”与“你们”(即复数的“陌生人”)严格区分开。诗人愿后者“在尘世获得幸福”,而“我只愿”。这所谓的“幸福”已贮满痛苦与坚忍的泪水。在海子这里,麦子乌托邦在诗中是“以问题的形式存在”开始的。因为,对大地田园的持续探寻,虽然并没能解决海子的情之所钟、魂之所系的灵魂归宿问题,但却在旷日持久的专注的体验和写作中,累积了他的“精神重力”。法国基督教思想家薇依认为与物理世界和世俗此在的万有引力的向度相悖,“精神重力”具有
17、上升性质,“人通过强力行为释放自身的能量,而强力使能量有减无增,人只有高高在上才有可能从这个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精神重力就是上升,精神重力使我们跌到高处”( PP.35-36)。麦子就是海子精神重力的弹着点。海子本人虽无固定、自明的某一种宗教信仰,但他却有着类宗教的情怀。所以与那些教徒不同,他没有上升而“跌入”到神恩的怀抱, 而是穿行于乌托邦的田园而跌入了麦地,拥抱到温热而厚重实在的麦子,而这一切依然没有使诗人看到他预期的现实。海子曾不无感慨地说过:“在这一首诗(土地)里,我要说的是,由于丧失了土地,这些现代的飘泊无依的灵魂必须寻找一种代替品那就是欲望,肤浅的欲望。大地本身恢弘的生命力只能用欲望
18、来代替和指称,可见我们已经丧失了多少东西”( P.889)。海子的这一表述,在他那首著名的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中得到了诗意的再现。海子在这首诗中不是空洞地歌唱土地,盛赞农夫,写陈旧的农耕庆典,而是将大地作为生命的循环、灵魂的指称和“巨大元素对我的召唤”,这依旧是麦子变相作为乌托邦的一种表述。在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诗人高尚头颅无奈的低垂。此时,我们似乎只有重温曼海姆的忠告也许才真正地别有会心:“乌托邦的消失将带来静止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几乎成为物。那时,我们将面临一种难以想象的两难境地,即人类虽然获得了对现实存在的最大程度的理性控制,却也失去了任何理想,变成了仅仅凭冲动行事的生物。于是,
19、人类在经历了长期艰难而英勇的发展之后,刚刚达到最高程度的自觉却又将创造历史的愿望随着乌托邦的消失而丢掉”( P.150)。显然,诗人是被迫“在水上放弃智慧筑停止仰望长空”,“为了生存”而“流下屈辱的泪水”,去“浇灌家乡平静的果园”,他痛感到今日大地的贫瘠对生命的伤害,所以他宁愿以放弃乌托邦玄想为代价放弃沉思和智慧筑如果不能带来麦粒筑请对诚实的大地筑保持缄默而深入人生、深入广阔场景中民族的心理之根。因而,以麦子的光芒照耀现实生命的无奈进而抵达乡村中国汗血生命的精神领空,就成为海子诗歌的基本主题之一。海子麦子意象最终的指向是作为一种品质和道德象征人民,人民被诗人放入了一个特定的时空中加以观照,人民
20、贫穷中的美德、迟钝中的坚韧、苦难中的革命,这一切在怀着沉重的现代道德忧虑的诗人心中,成为神圣的良心和激活现实生命的精神源头。诗人对他们深刻的现实生存忧患和崇高人格的热切追求,以及灵魂直裸于生命质询时的坦诚和自省精神,都使当代中国诗歌重新具有了对朴素的关注、对情感与心灵关注的倾向。这不仅是海子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海子的历史功绩之所在。从中国当下诗歌的发展状况来看,海子的乡土诗歌依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亲近可感的文本范式,在诗歌形而下的拘泥和形而上的隔膜诸种表达的困惑中,以富有生命力的意象冲击着高处的蓝色天空,在辽阔的远空产生灼烫。而海子本身则在一系列麦子的颂歌之后成为麦地上空燃烧的火焰,并以此延伸
21、了作为诗人的他自己的生命。综上所述,海子诗歌与生命的关系,是通过他创造的麦子这一农耕意象找到与自身生命的对应关系后,由生命抵达语言,在语言与生命熔为一体中烧出艺术的白金。可以说,海子写诗是为了生命大人格的逐步实现,而不是以生命经营作为文字和功利的诗。诗人骆一禾曾写下向日葵以纪念梵高: 雨后的葵花,静观的筑葵花。喷薄的花瓣在雨里筑一寸心口藏在四滴水下筑静观的葵花看梵高死去筑葵花,本是他遗失的耳朵筑他的头堵在葵花花园,在太阳正中筑在光线垂直的土上,梵高筑你也是一片葵花葵花,新雨如初。梵高筑流着他金黄的火苗筑金黄的血,也是梵高的血筑两手插入葵花的四野,筑梵高在地上流血筑就像烈日在天上白白地燃烧筑雨在水面上燃烧筑梵高葬入地下,我在地上筑感到梵高:水洼子已经干涸筑葵花朵朵筑心神的怒放,如燃烧的蝴蝶筑开放在钴蓝色的瓦盆上向日葵:语言的复出是为
相关知识
海子诗歌的麦子意象汉语言文学专业
海子诗歌的乡土情怀解读
苏轼诗歌花意象浅析
宋前诗歌中莲花文学意象研究
浅谈唐诗中的花意象
徐志摩诗歌中“云”意象
我校学子在第三届安徽省原创文学新星大赛中喜获佳绩
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意象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解读与鉴赏
文学意象表现性浅探.doc
网址: 海子诗歌的麦子意象汉语言文学专业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62822.html
上一篇: 小学生文学欣赏广播稿.docx |
下一篇: 文学意象表现性浅探.doc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