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浅谈动物入药的历史与未来
动物用药即血肉有情之品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利用动物为人类谋求福祉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环保及生命的角度,认为将人类的健康与幸福建立在对动物的奴役之上是不道德的行为。因此,祖国传统医学以动物入药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动物用药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有鸟焉,……名曰青耕,可以御疫。”;至今,我国的《药用动物志》总共收录了1500多副药用动物配方。但许多血肉有情之品因其获取手段之残忍而广受国际社会的诟病。国外对动物的保护最早起源于17世纪,而我国在历史思想的洪流中也闪现了对动物保护的思想曙光。《礼记》中记载“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的时令禁忌”和《论语》中“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爱物”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对现代动物用药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而当今社会嗜食野味成性,2020年新冠肺炎的全球肆虐正是大自然给人类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警钟。
不可否认,动物用药曾对人类的健康事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如何权衡动物保护与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以动物入药的祖国传统中医药,的确是一饱受争议的历史遗留难题。
中国传统医学提倡“天人合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在保护动物的原则上如何促进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是一长远的攻艰难题。在我看来,人与动物之间的利益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每一类生物都在食物链的固有位置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从而使得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要实现人类加之与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的前提就是要承认动物及所有生物的价值。 首先动物用药要有道德限度,动物的基本利益必须要优先于人类的非基本利益,即除开人类生命权益的其他利益,若是以其他盈利为目的的杀戮必然会受到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谴责与惩罚。需要遵循人与自然的整体观,遵循生态自然规律,保护生态与动物权益是我们作为生物链一员的责任与义务。
第一,禁用濒危动物入药,禁止对一切濒危动物的猎杀与交易,可以用其他药物或是人工制药替代;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相关法律法规会不断完善;
第二,限制利用野生动物,“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对自然界的索取应遵循动植物生长的规律,春夏秋冬不同时节动物的生长周期不同,在适当的时机获取自然资源。遵循生态再生之道,不滥用动物资源,故生态资源可循环利用,不可滥用生物资源,破坏生态规律,否则人类终将自食恶果;
第三,适度人工养殖野生动物,面对我国传统医药对动物入药的需求,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前提下,可人工养殖适合入药的动植物,一方面为保护生态做出贡献,也为推动动物入药的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第四,研究普通动物制品替代,比如用山羊角替代羚羊角,猪蹄甲替代穿山甲,为动物入药开辟一种新思路;
第五,人工制品的替代,人工牛黄、人工麝香、人工虎骨的研发与使用使得中国传统医药的绿色发展更上一层楼,虽然在药物疗效方面有所欠缺,但是相信随着科研事业的发展,这些困难都将一一克服。
动物入药的合理性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一个热点问题,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祖国传统医学进步的重要一步。随着科学进步与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动物入药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如何取材,如何用药,如何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促进医药事业的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人类的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稳稳的踏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石阶上,否则,大自然终将为人类敲响警钟。
此文由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陈茜医生提供
相关知识
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喂鸡萌宠乐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心灵的宁静港湾
贵州大学:生态哲学的绿色摇篮,孕育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长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绿地,需要怎样的设计
临安“十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在哪儿?今天“倒计时一周年”发布
《经济日报》聚焦云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高质量发展
探秘大熊猫国家公园——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保护湿地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网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浅谈动物入药的历史与未来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56943.html
上一篇: 【小花老鼠簕果】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 【药学综合论文】三七总皂苷和灯盏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