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综合论文】三七总皂苷和灯盏花素单用与联用时的药动学比较
摘要:目的:考察三七总皂苷(主要成分为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和灯盏花素(主要成分为野黄芩苷)复方粉针制剂在健康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并与单独使用三七总皂苷粉针或灯盏花素粉针时的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方法:建立检测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比格犬血样中三七总皂苷各组分及野黄芩苷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方法,计算各成分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单次给予复方粉针后,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及野黄芩苷的血浆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08±0.30),(0.95±0.16),(1.40±0.39),(51.08±10.42),(64.84±17.70)及(2.00±0.88)h;峰浓度(Cmax)分别为(4641.00±758.84),(11325.00±1418.62),(1822.00±253.37),(39380.00±5644.03),(12964.00±2738.41)及(2669.00±841.79)n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2832.31±308.38),(3454.00±473.08),(1210.80±161.06),(1360410.90±277244.88),(320529.65±101345.47),(450.68±90.50)ng•mL-1•h。与三七总皂苷粉针或灯盏花素粉针单次给药相比,复方粉针单次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相似;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d的Cmax显著升高(P<0.05);人参皂苷Rb1和野黄芩苷C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2、AUC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粉针和灯盏花素粉针联合用药可提高三七总皂苷部分组分的Cmax,对野黄芩苷的药动学没有明显影响。
三七总皂苷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主根或根茎经加工制成的总皂苷,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以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d进行三七总皂苷的鉴定和含量测定[1]。三七总皂苷的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中三七总皂苷粉针可用于瘀血阻络、卒中偏瘫等症。灯盏花素是从菊科植物短葶飞蓬中提取分离所得干燥粉末,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野黄芩苷[1],灯盏花素粉针在临床上用于卒中及其后遗症等的治疗。从适应证来看,三七总皂苷粉针和灯盏花素粉针具有相近之处。前期动物实验表明,三七总皂苷和灯盏花素联合应用,具有改善急性心肌缺血[2]、急性脑缺血症状[3]等功效,可以显著降低脑梗死大鼠血清中诱导一氧化氮合酶的活力及总一氧化氮合酶的含量,与单药组相比有明显差别[4]。这一结果提示可对两者联合用药进行进一步研发。本实验中,考察了二者制成的复方粉针(下文中简称为:复方粉针)在健康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并与单方制剂三七总皂苷粉针和灯盏花素粉针进行比较。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比格犬3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0.83±0.68)kg,安陆瑞克森实验动物场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鄂)2008-0001。使用许可证号:SYXK(鄂)2010-0057。饲养于普通级环境,室温18~29℃,相对湿度30%~75%,室内光照明暗交替各12h,单笼饲养,普通饲料投喂,自由饮用净化水。
1.2药品与试剂
三七皂苷R1(含量98.0%,批号:110745-200617)、人参皂苷Rg1(含量96.3%,批号:110703-201027)、人参皂苷Re(含量88.8%,批号:110754-200822)、人参皂苷Rb1(含量92.6%,批号:110704-200921)、人参皂苷Rd(含量94.4%,批号:111818-201001)、野黄芩苷(含量96.4%,批号:110842-200102)及内标替米沙坦(含量99.3%,批号:100629-200401)对照品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复方粉针(规格:每支含三七总皂苷125mg,野黄芩苷5mg,批号:20120816)、三七总皂苷粉针(规格:三七总皂苷125mg/支,批号:20121023)、灯盏花素粉针(规格:野黄芩苷5mg/支,批号:20121101)均由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色谱纯甲醇、乙腈购自德国Merck公司;色谱纯乙酸铵购自广州迪马公司;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1.3仪器与设备
LC-30AD型液相色谱系统,QTRAN5500型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梅特勒AB-265S型精密天平(感量:0.01mg);XW-80A微型涡旋混合仪;ThermoBR4i型高速离心机;ANNELDC-12氮吹仪;UNT优普超纯水机。
1.4动物分组、给药和血样采集
30只健康比格犬采用SAS9.4编写随机程序,按照1∶1∶1随机分成复方粉针组、三七总皂苷粉针组和灯盏花素粉针组,分别静脉注射复方粉针8.67mg·kg-1,三七总皂苷注射液8.33mg·kg-1,灯盏花素注射液0.33mg·kg-1。复方粉针及三七总皂苷粉针组:于给药前及给药结束后2,5,10,15,20,30,40,50min,1,1.5,2,2.5,3,4,5,6,8,12,24,36,48,72,96,120,168h采血;灯盏花素粉针组:给药前及给药后2,5,10,15,20,30,40,50min,1,1.5,2,2.5,3,4,5,6,8h采血。血样置于肝素抗凝试管中,采血后立即4℃,3000r·min-1离心10min(r=17cm),取上清液于-80℃保存待测。
1.5色谱与质谱条件
色谱条件UltimatePolar-C18色谱柱(2.1mm×100mm,5μm);流动相:乙腈(A)-20mmol·L-1乙酸胺溶液(B),梯度洗脱,洗脱程序详见表1。流速:0.3mL·min-1;柱温:40℃;样品箱温度:4℃;进样体积:5μL。
表16种组分的洗脱程序
质谱条件:电喷雾电离源,负离子模式,多反应离子监测;离子源电压为-4500V,温度为600℃,监测离子对分别为:三七皂苷R1m/z931.60→475.40,人参皂苷Rg1m/z799.50→637.50,人参皂苷Rem/z945.60→475.50,人参皂苷Rb1m/z1107.70→945.60,人参皂苷Rdm/z945.60→621.50,野黄芩苷m/z461.10→285.10,替米沙坦m/z513.30→469.30。
1.6血浆样品的处理
取血样0.2mL,加入亚硫酸氢钠(1mol·L-1)和内标工作液(替米沙坦1.15μg·mL-1)各30μL,加入甲醇0.6mL;涡旋1min后,15000r·min-1离心10min(r=8.4cm),取上清液5μL进样分析。
1.7标准溶液的配制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各对照品适量,用甲醇溶解定容,制成的储备液浓度分别为三七皂苷R1239.32μg·mL-1,人参皂苷Rg1235.16μg·mL-1,人参皂苷Re197.49μg·mL-1,人参皂苷Rb1244.65μg·mL-1,人参皂苷Rd1.247mg·mL-1,野黄芩苷214.59μg·mL-1。分别取上述6种成分的对照品储备液3.34,5.74,1.52,8.17,7.21,4.66mL,分别用甲醇定容至10mL,再经甲醇系列稀释7个梯度,得线性范围项下各对照品溶液浓度。
内标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替米沙坦对照品(含替米沙坦11.43mg)11.51mg,置于5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得到228.6μg·mL-1替米沙坦储备液,置于-20℃冰箱保存。用甲醇将替米沙坦储备液稀释至1150ng·mL-1的内标工作液备用。
1.8质量控制样品的配制
取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野黄芩苷的低、中、高浓度质量控制溶液各20μL,混匀后氮气吹干,加入空白犬血浆200μL,配制各浓度质量控制样品。各组分质量控制样品的浓度详见表2。
表26种组分的质量控制样品浓度
2、结果
2.1特异性
在本实验条件下,各色谱峰峰形良好,分离完全。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野黄芩苷和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约为2.73,3.56,3.54,3.91,4.75,2.21和4.36min。见图1。
图1复方粉针给药10min后比格犬血样色谱图
2.2标准曲线
取三七总皂苷各组分及野黄芩苷各浓度标准溶液各20μL,混匀后氮气吹干,加入空白犬血浆200μL,配制成各浓度模拟血浆样品,按照“1.6”项下操作,以待测物浓度为横坐标,待测物与内标物的峰面积比值为纵坐标,用加权(W=1/X2)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运算,求得的直线回归方程即为标准曲线。结果表明血浆中以上6种成分线性关系良好。各组分标准曲线范围及典型线性方程见表3。
2.3准确度、精密度
质量控制按照“1.6”项下操作,每一浓度进行5份样本分析,连续测定3d,根据当日的标准曲线,计算质量控制样品的测得浓度,根据质量控制样品结果计算准确度与精密度。经测定3个浓度下三七皂苷R1等6种组分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最大值为10.07%,低、中、高浓度下各检测成分质量控制的准确度相对误差(RE)最大值为-8.03%。结果见表4。
2.4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
质量控制按照“1.6”项下操作,每一浓度进行5份样本分析,获得相应峰面积(A1);于EP管中加入各组分低、中、高浓度质量控制溶液20μL以及内标溶液(1150ng·mL-1)30μL,混匀后氮气吹干;同时取5份不同来源空白犬血浆200μL,除不加质量控制溶液和内标溶液外,按“1.6”项下操作,然后尽取上清液,加入到前述EP管内,取上清液进样分析,获得相应峰面积(B1);取各组分低、中、高浓度质量控制溶液各20μL以及内标溶液30μL,混匀后氮气吹干,加入纯化水200μL,加入甲醇0.6mL;涡旋1min后,15000r·min-1离心10min(r=8.4cm),取上清液进样分析。获得相应峰面积(C1)。以A1/B1计算提取回收率,以B1/C1计算基质效应。结果显示,在低、中、高浓度下,各组分提取回收率稳定;血浆基质对各组分的测定无影响。结果见表4。
表36种组分的典型方程和线性范围
2.5稳定性
考察各组分低、中、高浓度质量控制的室温(室温放置2h),处理后4℃放置2h,冻融(冻融循环3次)及长期稳定性(-80℃冷冻下放置54d)。经测定,4种情况下得到的6种组分的峰面积与零时间点的偏差均在15%以内,提示实验条件下血浆样品稳定性良好。结果详见表4。
2.6药动学结果
以DAS2.1.1版软件计算相关的药动学参数,复方粉针组、三七总皂苷粉针组及灯盏花粉针组各组分的相关的药动学参数结果见表5。其中除血浆消除半衰期(t1/2)、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外,达峰时间(tmax)、峰浓度(Cmax)为实测值。复方粉针组与三七总皂苷粉针组中多种组分C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括三七皂苷R1(P<0.05),人参皂苷Rg1(P<0.01),人参皂苷Re(P<0.01)和人参皂苷Rd(P<0.01)。
3、讨论
笔者建立了检测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人参皂苷Rd、野黄芩苷在比格犬血浆中浓度的液质联用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好,检测结果稳定可靠。
表4方法学验证结果
表5复方粉针、三七总皂苷粉针、灯盏花素粉针各组分的药动学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二醇型皂苷(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和三醇型皂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在比格犬内药动学参数差异较大:三醇型皂苷的血药浓度从2min的峰浓度迅速下降,呈快速的分布及消除特征;二醇型皂苷的血药浓度下降缓慢,其t1/2远大于三醇型皂苷,表明二醇型在血中分布较慢,在体内滞留时间长,可能与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有关[5]。野黄芩苷的血药浓度呈快速下降趋势,在体内快速分布,消除较快,静脉注射给药后2h血浆浓度已低于10ng·mL-1,表明野黄芩苷在比格犬体内滞留时间较短。
复方粉针与三七总皂苷粉针或灯盏花素粉针单用相比,人参皂苷Rb1和野黄芩苷的峰浓度Cmax未见显著性差异,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d的Cmax显著性升高。三七总皂苷粉针和灯盏花素粉针及复方粉针单次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相似,主要药动学参数包括t1/2、AUC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者联合用药可提高三七总皂苷部分组分的Cmax,但对野黄芩苷的药动学没有明显影响。
三七总皂苷具有显著缓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一氧化氮含量[6]、改善脑组织血流供应[7]等有关;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亦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改善脑血流量和减少脑组织中n6多不饱脂肪酸的含量等[8]。两者作用机制上是否会叠加或互补从而引起协同作用,尚需研究验证。本研究中发现联合使用仅能增加部分组分的Cmax,对AUC0-∞没有显著影响,协同作用是否与Cmax的增加相关亦需进一步考察。
本研究中,在确定比格犬给药剂量时,根据三七总皂苷粉针和灯盏花素粉针的临床推荐剂量,采用了按体表面积直接转换法、按mg·kg-1折算mg·(m2)-1转换因子计算法、按照每千克体质量占体质量表面积相对比值计算法、按照人与各种动物以及各种动物之间用药剂量换算法分别计算给药剂量,取最大值作为最终实验用量,以为后期人体试验研究提供更为安全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93-394,402-404.
[2]雷秀玲,董雪峰,杨雁华,等.三七总皂苷和灯盏花素复方注射剂对结扎大鼠冠脉致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3):54-57.
[3]郭志成,李丽.灯盏花素联用三七总苷对急性脑梗死大鼠ICAM-1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0):1213-1215.
[4]张文杰,刘冬岩.灯盏花素联合三七总皂苷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TNOS、iNOS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603-604.
[5]韩旻,傅韶,方晓玲.三七皂苷中人参皂苷Rg1与Rb1口服吸收及其体内药动学的研究和比较[J].药学学报,2007,42(8):849-853.
[6]曹小雨,李钊飞,王钢,等.临床等效剂量血塞通和金纳多注射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7,36(2):154-158.
[7]杨鹏飞,宋修云,陈乃宏.三七总皂苷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理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6,51(7):1039-1046.
[8]钟爱军.灯盏花素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J].中南药学,2019,17(4):518-522.
孙韬华,闫泰山,黎维勇,陈安进.三七总皂苷和灯盏花素单用与联用时主要成分的药动学比较[J].医药导报,2021,40(01):39-44.
相关知识
【药学综合论文】三七总皂苷和灯盏花素单用与联用时的药动学比较
灯盏花素药代动力学及指纹图谱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灯盏花制剂中灯盏乙素含量
白芍总苷保肝作用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进展
文山三七花为什么降压效果好?
三七中皂苷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2个灯盏细辛新品种的选育
王不留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三七花茶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灯盏花素片在肿瘤治疗中的安全性评估
网址: 【药学综合论文】三七总皂苷和灯盏花素单用与联用时的药动学比较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56942.html
上一篇: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浅谈动物入药的 |
下一篇: 小姑娘,穿花袍,棉花田里逞英豪,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