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环境条件与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问题

环境条件与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问题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15 05:39

环境条件与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问题第一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第五部分花卉与营养问题第二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一、植物的必需元素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所组成。在植物体内可以找到地壳中存在的几十种元素,但是植物生命所必需的元素只有16种,现在认为有17种,即加上镍。如果植物缺了其中的任何一种,就不能成功地完成它的生命周期。新鲜的植物体含有75%~95%的水。水是由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获得。把植物体在105℃下烘干,剩下的植物重量称干物质。干物质中就包括了上面所有16种必需元素。干物质经过充分燃烧后,C、H、O、N等元素以CO2、H2O、N2、NH3氮化物的形式散失,一小部分以H2S和SO2的形式挥发,剩余的未挥发的少量N、大部分的S、全部的磷和金属元素称为灰分,灰分中的元素称灰分元素或矿质元素,这些元素以氧化物的形态存在灰分之中。

第三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N在燃烧过程中基本散失,它不是灰分元素,但N与其他灰分元素一样,都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获得的,所以将它归于矿质元素一起讨论。在16种必需元素中,C、H、O三种元素含量占干物质中的绝大部分(有的植物三者分别占干组织中的45%、6%和45%),而它们来自空气和水,在植物体内一般不存在缺乏的问题,所以我们下面主要讨论的是剩下包括N在内的13种从土壤中获得的必需矿质元素。

第四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植物必需元素根据其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大量元素是指植物需要量较大的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高,占干重的0.1%以上,包括C、H、O、N、P、K、Ca、Mg、S。剩下的7种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植物需要量较少的元素,在植物体中含是较低,常占干重的0.01%以下。虽然有这种大量和微量之分,但是每种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同等重要。如果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吸收不足,植株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第五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二、矿质营养元素的主要功能(一)N

是最基本的生命物质。花卉的新生组织、最有活力的组织如嫩梢尖、幼叶、根尖等含N量都高。它能促进营养生长,增进叶绿素产生而叶色浓绿,使花朵增大,种子丰富。N在植株体内的含量占干物质重的百分之几。植株吸收N过多,则导致茎叶徒长(即茎生长特别快,但节间长而细弱,叶片薄嫩),组织柔软易倒伏,易受病虫害袭击,推迟开花及开花不良。第六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N不足时,细胞分裂及伸长受阻,发育停滞,植株矮小,分枝或分蘖少或无,根系老化细长,叶、果实和种子少而小,开花、结实提早。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老叶失绿发黄,导致全株色较淡,一般无斑点。有些花卉由于碳水化合物积累导致花色苷含量上升,可发现叶或茎部发红或紫红。

N在植株体内易转移,老叶中含N化合物如叶绿素、蛋白质等分解后的N可转移幼叶,在幼叶中合成新的含N化合物,使缺N症从老叶开始向上扩展,下部老叶易早衰、脱落。第七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二)P

也是植物重要组成部分,也多分布于幼嫩与活力强的组织中,参与多代谢。它能使茎发育运坚韧抗倒伏,增强植株抗旱、抗寒和抗病虫害的能力,调整N过多时产生的缺点,促进开花结实。

P不足时,影响细胞伸长和分裂,植株幼芽和根部生长缓慢,叶小,分枝或分蘖少,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特别矮小(发僵)。发育受阻,花、果实、种子都减少,开花结实延迟,抗性减弱。叶色暗绿,叶片、叶鞘、茎等部位有时呈(紫)红色。由于P也易在植株体内移动,故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叶。

P吸收过多出现的中毒症状为丛生矮小,叶片肥厚而密集,成熟延迟。P吸收过多而使作物对Fe、Mn、Zn等缺乏症出现。第八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三)K

与许多矿质营养不同的是,K不是体内有机物的成分,只以离子形式存在体内,主要集中在代谢旺盛部位。K能使糖类合成增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提高,植株坚韧,抗倒伏和抗逆性增强;促进叶绿素形成,促进根系扩大,促进花色鲜艳。

K不足时,植株茎秆柔软,抗逆性差。缺少K的植株期叶色略深,后期老叶表现出缺绿斑点,沿叶缘(双子叶植物)或叶尖(单子叶植物)出现坏死黄斑,逐渐呈褐色烧焦状,叶片由于各部位生长程度不一,故卷缩不平。第九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四)Ca

在植物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如作为细胞壁胞间层的组成成分;降低原生质的水合度,提高植物适应干旱与干热的能力等等。

Ca在体内最难移动。Ca不足时,茎与根的生长点及幼叶首先表现出症状,生长点死亡、植株呈簇生状。叶尖与叶缘变黄,幼叶有缺刻状,枯焦坏死,植株早衰,结实少甚至不结实。土壤中Ca过多,虽不会对植产生毒害,但可能造成Fe、Mn、Zn等微量元素的缺乏。第十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五)Mg

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并参与光合作用,还是许多酶的激活剂或组分。在植株中Mg是较易移动的元素。供Mg不足,老叶脉间失绿,叶脉仍绿而脉间变黄,常可见到明显的绿色网状脉(双子叶植物)和条脉状(单子叶植物),叶脉有时呈紫红色;严重缺Mg,则形坏死斑块。

Mg吸收过多时,根的发育受阻,茎中木质部组织不发达,绿色组织的细胞体积增大,但数量减少。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三、根系对营养的吸收在土壤一节中已介绍了13种矿质元素能够被植物根系吸收的有效形式。那么根系又是如何吸收这些营养的呢?根系吸收的区域主要是根毛区的根毛。根系主要从土壤溶液中吸收营养。营养进入根系是以水作为媒介的。我们也已知道植物由于蒸腾作用而引起的被动吸水过程。在正常土壤条件下,根细胞中水的浓度比土壤溶液中的水浓度要低,水的流动方向是由高浓度流向低浓度,结果水分就进入了根系。然而根细胞内的溶质却不能移出至土壤溶液中,因为有细胞膜起阻挡作用。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这就会产生一个明显的问题——细胞溶质(包括营养离子)不能通过细胞膜移出,营养离子又怎么能进入细胞?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原来,细胞能产生在细胞膜外凝结营养离子的化学分子——载体。载体移至膜外结合营养离子后就能一起通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胞,载体再把营养离子释放出来。这就是解释根系吸收营养的一种机理——载体学说(还有离子通道学说、离子泵学说等)。进入根细胞的营养再进入木质部、继而遍布整个植株。

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由于载体的运动是要消耗能量的,而其能量是来自于根的呼吸作用,所以土壤温度的高低影响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过高或过低的土温将抑制呼吸作用而抑制对养分的吸收。在积水涝害时或在坚实的土壤中,O2的不足会限制养分的吸收。还有一些因素也影响到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量:必须为土壤提供足够的、可利用的营养,这是一个前提,而这又受到土壤pH值的影响;发育良好的根系可使植株获得营养;适宜的土壤水分可使营养离子通过土壤溶液进入根系。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四、判断植株需肥状况的方法当土壤不能提供植株所需要的营养时,就必须施肥。施肥就是给植株生长提供营养的措施。植株某个时期缺乏不缺乏营养元素?缺乏哪一种或哪几种营养元素?缺乏数量又是多少?也就是我们怎么判断植株到底需不需施肥?如果要施肥,施哪种肥或哪几种肥?施用量又是多少?这是很实际的问题。目前有几种办法来进行诊断确定: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一)植株外观诊断植株如果缺乏了某种营养元素,就会在植株上出现一定的症状。许多书上都有的作物营养元素缺乏症检索表,供栽培时诊断参考。对于这种外观诊断,要注意的量,通常只在植株仅缺一种营养元素的情况下有效。如同进缺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或出现非营养元素如环境条件不适、病虫害等而引进的症状时,则易于混淆,造成误诊。另外,此方法是在植株出现症状以后,也就是植株已受到损害以后,此时再来施肥明显的已为时过晚,所以在实际应用上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确定是否需要施某种肥的办法。还有,随花卉种类及环境条件的不同,同一元素缺乏时所表现出的症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二)土壤养分诊断(土壤分析)植物所需的矿质营养来自于土壤,所以分析土壤中的各营养元素(主要是N、P和K)的有效态含量可以作为是否需要施肥的很好依据。比如说,经过试验得出当菊花在生长旺盛时土壤浸出液有效磷的浓度应为3~5ppm时植株才不会缺P,那么分析现有种菊花的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如果浓度达到3~5ppm时则不必施P肥,低于这个浓度则需追施P肥,而施用的数量也可根据差额再换算出来。除N以外,其他矿质元素也同样可采用这种办法进行确定,因它们在土壤中的含量比较稳定。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土壤中大多数N固定在有机质中,当其被微生物分解,有效态——NO3-被释放时,便进入了土壤溶液中。有机质被分解的速度取决于微生物的活性,其活性又受到气候条件、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这些不可预言的环境条件的变化,使产生的NO3-量也无法确定。而产生的NO3-一经形成(或通过施NO3-肥)常常被植物很快吸收,吸收不了的又很容易被降雨或灌溉淋洗掉(因为它不能被吸附保存)。所以虽然我们也能随时测定土壤里NO3-的含量,但把这个结果用于确定是否需要施N肥是不可靠的。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三)植株营养诊断(组织分析)花卉缺不缺营养在于植株本身。通常通过分析叶片干物质里各种营养元素含量(主要是N、P和K),用它来与标准含量对照,最终确定是否需要施何种肥施多少肥。用组织分析法也可精确确定对N的需求情况。例如经试验得出菊花上部叶片干物质中N的含量适宜范围为4.5%~6.0%,中度或严重缺乏水平为1.5%~3.0%,那么分析现有栽培的菊花叶片,如果其干物质中N的含量处在4.5%~6.0%的范围,则植株不缺N,即不用施N肥;如果含量低于3.0%,则肯定要施N肥,而施用的数量也可根据差额、植株的鲜重、肥料的利用率等再经过换算而得出。

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第六部分花卉与空气、风和地形条件问题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一、空气空气是许多气体的混合体,主要成分是氮(约占78%)和氧(约占21%),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氩、二氧化碳和极少量的氢,以及一些不固定的成分如氨、二氧化硫、水汽、烟尘、微生物等。空气中的一些成分对花卉的生长发育发生直接的影响,在前面已细述了氧、二氧化碳,在此再简要谈一谈一些其他成分。城市或工矿附近中常含有各种对花卉有害的气体,称为烟害,其中以SO2数量最多,对花卉危害最大。SO2主要是由工厂的燃料燃烧而产生的有害气体。汽车排放的尾气中也含有很多。当其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0.002%时,花卉就受害。SO2从气孔及水孔中侵入叶部组织,破坏叶绿素,组织脱水并坏死。植株的外观症状表现为叶脉间发生许多褐色斑点,严重者叶脉变为黄褐色。此外还有氟化氢、氯、氯化氢、氟等等,这类气体的毒性比SO2还大。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空气中的水汽不仅会降低大气透明度,减弱地面光照强度,还因水汽吸收长波光线,改变光的性质,而光强和光质的改变均能直接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粉尘是飘浮在大气中的微细颗粒,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祸害之一。粒尘可落在叶面上,阻塞气孔,妨碍花卉正常的气体交换(所以有粉尘时要用水淋洗叶面或用湿布擦拭),特别是风暴中所夹带的大量尘沙和尘雾,可以掩埋整个植株或群落,为害更大。在温室中,常追施氮肥或沤肥缸加盖不严,就会增加空气中氨的含量。当其含量达0.1%~0.6%时,植株叶缘就开始黄枯。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二、风风可以改变气温和湿度,又可以增强蒸发蒸腾,所以风对花卉有益又有害。风还可使花卉群体中的CO2分布均匀。在花卉栽培中,在高温高湿季节或温室中,特别要注意环境的通风,而且通风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另外干燥的风能导致花卉植株枯萎,在寒冷季节风能加重低温对植株的危害,强烈的风能使植株倒伏甚至设施被破坏吹倒。所以在南方沿海地区,温室的设计就必需要考虑到其抵抗台风的能力。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三、地形条件地形条件包括海拔、坡度、坡向等,这类条件虽不直接影响花卉的代谢作用,但却影响着光照、温度、水分等其他环境条件的变化,往往能引起花卉的显著变化。海拔高度影响光照强度,海拔愈高,直射光愈多,散身光愈少,所

相关知识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ppt课件
()是研究花卉分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繁殖、..
盆栽花卉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向日葵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花卉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关系.ppt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教学文案.ppt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教学课件.ppt
花卉栽培学3花卉栽培与环境条件的关系PPT课件
花卉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网址: 环境条件与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问题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5591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卉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多少
下一篇: 大庄镇:好花有好价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