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端午插花讲究多
INVITE
古时端午插花讲究多
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天中节”。关于端午节令画的记载,明清之际已蔚为大观。在这类绘画题材中,存世时间最久、数量最多的应属插花清供一类,其多绘五月当季的时令花卉植物、水果、食物等。
榴花小景
明 陆治《榴花小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陆治于隆庆四年(1570年)所作《榴花小景》,画折枝菖蒲、百合、石榴组合,画上自题“隆庆庚午天中节,包山陆治写”。作为明代留存端午节令画花卉清供作品的其中一类,此类作品称为把花式(或称捧花、束花)。植物成束置于画面,未与器物组合,在其他花鸟画中较为罕见,此种构图方式在明代已经基本成熟。
端阳景图
明 陈栝《端阳景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端阳景图》中花材为石榴、蜀葵、栀子、菖蒲、萱花,另外,花中还有一头大蒜,蒜也在古代被认为是辟邪、解毒之物。吴越地区盛行在端午节人们将结好的网袋放入蒜头,悬挂于床帐或门户上,亦可佩戴于身上。花器为带木座宋代哥窑瓷瓶,比例短小。画上题跋诗点名端午时令:“蒲觞泛酒引薰风,照眼榴花别样红。更有戎葵添丽景,一时都聚古瓶中。”可谓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同样作为明代留存端午节令画花卉清供作品的其中一类,这类作品被称为清供式。
端阳佳景
明 陆治《端阳佳景图》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此外,明代的画花卉清供作品还有一类场景式,表现题材和室外场景的花鸟画相似,未出现自身明显的特征及规律,仅从画面题材体现端午祥瑞之气。就如文徵明的得意弟子陆治所绘的端午节令画《端阳佳景》,题画诗:“葵榴花下自称觞,南极星辉满华堂。况是江南多胜事,朱明佳节正端阳。”
端午即景图
清 边寿民《端午即景图》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清代端午节令画中出现了动物题材,花鸟画家边寿民曾绘纸本水墨《端午即景图》。图中绘有两容器,右侧为矮足、鼓腹、侈口的双耳瓶,瓶内插有菖蒲、艾叶、石榴花,瓶耳上系一只腿蟾蜍;左侧为鼓腹、侈口陶瓮,瓮内插一细仗,此仗推测可能为中药里的捣制器具。边寿民还自题诗曰“最好苇间五月天,苍苍蒲柳碧波前。兴来写幅端阳景,质与当垆作酒钱”,其趣味性已然甚于应景之需。
午瑞图
清郎世宁《午瑞图》故宫博物院藏
相对于民间的端午节令画,清宫画自有其富丽闲雅的特点和艺术的精致性。其中最典型代表就是郎世宁创作的《午瑞图》,此幅画作融合西方油画技法。画面正中主体物是一个插着石榴花和蜀葵的青瓷瓶,瓷瓶一侧放置装有樱桃、李子的果盘,散落一旁还有四个粽子,烘托了浓浓的端午节令氛围。画中物品有聚有散、错落有致,借鉴西方绘画中三角形的布局给画面增添了稳定感,而色彩的深浅和光影变化则显示了鲜花、叶草、水果和瓷器的立体感,特别是瓷瓶肩部的高光手法,体现出西方油画的绘画技巧。
END
【
关注我们
】
弘扬中医文化
养生健康调理
INVITE
古时端午插花讲究多
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天中节”。关于端午节令画的记载,明清之际已蔚为大观。在这类绘画题材中,存世时间最久、数量最多的应属插花清供一类,其多绘五月当季的时令花卉植物、水果、食物等。
榴花小景
明 陆治《榴花小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陆治于隆庆四年(1570年)所作《榴花小景》,画折枝菖蒲、百合、石榴组合,画上自题“隆庆庚午天中节,包山陆治写”。作为明代留存端午节令画花卉清供作品的其中一类,此类作品称为把花式(或称捧花、束花)。植物成束置于画面,未与器物组合,在其他花鸟画中较为罕见,此种构图方式在明代已经基本成熟。
端阳景图
明 陈栝《端阳景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端阳景图》中花材为石榴、蜀葵、栀子、菖蒲、萱花,另外,花中还有一头大蒜,蒜也在古代被认为是辟邪、解毒之物。吴越地区盛行在端午节人们将结好的网袋放入蒜头,悬挂于床帐或门户上,亦可佩戴于身上。花器为带木座宋代哥窑瓷瓶,比例短小。画上题跋诗点名端午时令:“蒲觞泛酒引薰风,照眼榴花别样红。更有戎葵添丽景,一时都聚古瓶中。”可谓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同样作为明代留存端午节令画花卉清供作品的其中一类,这类作品被称为清供式。
端阳佳景
明 陆治《端阳佳景图》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此外,明代的画花卉清供作品还有一类场景式,表现题材和室外场景的花鸟画相似,未出现自身明显的特征及规律,仅从画面题材体现端午祥瑞之气。就如文徵明的得意弟子陆治所绘的端午节令画《端阳佳景》,题画诗:“葵榴花下自称觞,南极星辉满华堂。况是江南多胜事,朱明佳节正端阳。”
端午即景图
清 边寿民《端午即景图》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清代端午节令画中出现了动物题材,花鸟画家边寿民曾绘纸本水墨《端午即景图》。图中绘有两容器,右侧为矮足、鼓腹、侈口的双耳瓶,瓶内插有菖蒲、艾叶、石榴花,瓶耳上系一只腿蟾蜍;左侧为鼓腹、侈口陶瓮,瓮内插一细仗,此仗推测可能为中药里的捣制器具。边寿民还自题诗曰“最好苇间五月天,苍苍蒲柳碧波前。兴来写幅端阳景,质与当垆作酒钱”,其趣味性已然甚于应景之需。
午瑞图
清郎世宁《午瑞图》故宫博物院藏
相对于民间的端午节令画,清宫画自有其富丽闲雅的特点和艺术的精致性。其中最典型代表就是郎世宁创作的《午瑞图》,此幅画作融合西方油画技法。画面正中主体物是一个插着石榴花和蜀葵的青瓷瓶,瓷瓶一侧放置装有樱桃、李子的果盘,散落一旁还有四个粽子,烘托了浓浓的端午节令氛围。画中物品有聚有散、错落有致,借鉴西方绘画中三角形的布局给画面增添了稳定感,而色彩的深浅和光影变化则显示了鲜花、叶草、水果和瓷器的立体感,特别是瓷瓶肩部的高光手法,体现出西方油画的绘画技巧。
END
【
关注我们
】
弘扬中医文化
养生健康调理
文、图 | 张楠
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天中节”。关于端午节令画的记载,明清之际已蔚为大观。在这类绘画题材中,存世时间最久、数量最多的应属插花清供一类,其多绘五月当季的时令花卉植物、水果、食物等。
榴花小景
明 陆治《榴花小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陆治于隆庆四年(1570年)所作《榴花小景》,画折枝菖蒲、百合、石榴组合,画上自题“隆庆庚午天中节,包山陆治写”。作为明代留存端午节令画花卉清供作品的其中一类,此类作品称为把花式(或称捧花、束花)。植物成束置于画面,未与器物组合,在其他花鸟画中较为罕见,此种构图方式在明代已经基本成熟。
端阳景图
明 陈栝《端阳景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端阳景图》中花材为石榴、蜀葵、栀子、菖蒲、萱花,另外,花中还有一头大蒜,蒜也在古代被认为是辟邪、解毒之物。吴越地区盛行在端午节人们将结好的网袋放入蒜头,悬挂于床帐或门户上,亦可佩戴于身上。花器为带木座宋代哥窑瓷瓶,比例短小。画上题跋诗点名端午时令:“蒲觞泛酒引薰风,照眼榴花别样红。更有戎葵添丽景,一时都聚古瓶中。”可谓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同样作为明代留存端午节令画花卉清供作品的其中一类,这类作品被称为清供式。
端阳佳景
明 陆治《端阳佳景图》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此外,明代的画花卉清供作品还有一类场景式,表现题材和室外场景的花鸟画相似,未出现自身明显的特征及规律,仅从画面题材体现端午祥瑞之气。就如文徵明的得意弟子陆治所绘的端午节令画《端阳佳景》,题画诗:“葵榴花下自称觞,南极星辉满华堂。况是江南多胜事,朱明佳节正端阳。”
端午即景图
清 边寿民《端午即景图》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清代端午节令画中出现了动物题材,花鸟画家边寿民曾绘纸本水墨《端午即景图》。图中绘有两容器,右侧为矮足、鼓腹、侈口的双耳瓶,瓶内插有菖蒲、艾叶、石榴花,瓶耳上系一只腿蟾蜍;左侧为鼓腹、侈口陶瓮,瓮内插一细仗,此仗推测可能为中药里的捣制器具。边寿民还自题诗曰“最好苇间五月天,苍苍蒲柳碧波前。兴来写幅端阳景,质与当垆作酒钱”,其趣味性已然甚于应景之需。
午瑞图
清郎世宁《午瑞图》
故宫博物院藏
相对于民间的端午节令画,清宫画自有其富丽闲雅的特点和艺术的精致性。其中最典型代表就是郎世宁创作的《午瑞图》,此幅画作融合西方油画技法。画面正中主体物是一个插着石榴花和蜀葵的青瓷瓶,瓷瓶一侧放置装有樱桃、李子的果盘,散落一旁还有几个粽子,烘托了浓浓的端午节令氛围。画中物品有聚有散、错落有致,借鉴西方绘画中三角形的布局给画面增添了稳定感,而色彩的深浅和光影变化则显示了鲜花、叶草、水果和瓷器的立体感,特别是瓷瓶肩部的高光手法,体现出西方油画的绘画技巧。
相关知识
古时端午插花讲究多
端午插花,用花材的色彩抓取流转的“色相”之魅!
端午 · 雅俗
过节也要有仪式感!端午插花了解一下
制作讲究还能储物,古人的端午仪式感藏在这件“千岁香包”里
端午节插花的花语有哪些讲究?
端午节送什么花比较好?端午送花讲究!
端午插花|草木为药,端午安康
制作讲究还能储物 古人的端午仪式感藏在这件“千岁香包”里
看古人如何“插花”迎端午
网址: 古时端午插花讲究多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01244.html
上一篇: 插花体验 |
下一篇: 端午节插花的花语有哪些讲究?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