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第二讲樱花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第二讲樱花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5-23 10:39

第二讲 樱花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教学目标(目的要求):(待补)通过本讲讲述,使学员了解樱花的植物学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为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栽培管理技术打好理论基础。

教学时间:8小时教学内容:一、樱花的植物学特征樱花和其他乔木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组成,但不同樱花品种之间,也存在差异,一般重瓣樱花多不结果。

树冠形状、主干和枝蔓颜色、花的形态均因品种不同而异。

这里只就一般情况进行介绍。

(一)根根是樱花的地下营养器官,对樱花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樱花树根系发达,一株2~3年生的樱花嫁接苗就有相当发达的根系。

根分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主根是由砧木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成,其形态和机能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系没有多大区别。

在主根上发生的分支,以及分支上再长出的分支叫侧根。

从樱花干基部萌生的根叫不定根。

主根和侧根是樱花的骨干根。

多年生的骨干根多为黑褐色;一年生、二年生的为黄褐色;新生的幼根为乳白色。

幼根最先端为根冠,根冠上有表皮 图2-1 樱花二年生苗的根系图2-2 成龄樱花树(4-5龄)带土球的根细胞延伸而成的根毛,根毛是吸收土壤水分和无机盐类养分的主要器官。

樱花的骨干根除具有固定植株的作用外,还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是贮藏养分的重要场所。

冬季来临前,叶片中的养分回流到根部贮藏起来,供翌年发芽、新梢生长、花芽分化时使用。

随着贮藏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新梢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的能力逐渐加强,到樱花开花前后,贮藏养分耗尽,开始转化为依靠当年叶片制造营养来维持樱花植株生命的阶段。

此时的樱花根系作用一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营养元素向上输送到树体的各个部分,二是将无机态的氮和磷初步合成为有机态的氮和磷以及多种氨基酸、三磷酸腺苷、核苷酸等营养物质和某些激素、酶等生理活性物质,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输送给树体,同时又将树叶和树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营养通过韧皮部输送到根部贮藏起来,这些贮藏的营养物质对维持樱花周年正常生长开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樱花的根,还可用于繁殖和更新植株,如有些樱花砧木可由樱花根段扦插繁殖,也可以直接作为砧木进行切接。

樱花根系生长和结构特点因砧木种类和苗木繁殖方式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播种繁殖的砧木苗,先长出胚根,然后发生侧根,它所形成的根系称实生根。

实生根的垂直根系比较发达,根系分布可深达1米以上,利用马哈利砧育成的樱花根系甚至可达4米以上。

而利用扦插繁殖的砧木,由于其根系是由插条基部的不定根形成,这类根叫茎原根。

茎原根的水平根发育较强健,须根量大,但垂直根不发达,在土壤中分布较浅。

土壤条件和肥水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樱花根系的生长与发育。

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通透性好、肥水管理水平较高,樱花树根系分布深而广,侧根和不定根集中分布在最肥沃的30-40厘米的表土层中,主根则可深入土层1米以上;反之,如土层浅薄、肥水管理又差,则根系分布不广,侧根和不定根分布只局限于20厘米的表土层范围,主根垂直分布深度在地表60厘米范围内。

樱花根系对土壤缺氧十分敏感,如土壤水分过多或地下水位过高,会影响根系的正常呼吸,引起烂根并引起地上部分流胶,严重时导致树体死亡。

樱花的根颈是根系与地上部的“交通要道”,在一年中开始活动最早,停止生长最迟,进入休眠期限最晚。

因此应给根系以特别的保护,特别要注意做好入冬前的防冻工作。

(二)树冠和枝条樱花为乔木或小乔木,一般树高2.5~5米,枝叶繁茂,大多形成多枝的圆头树冠。

树皮暗褐色至紫褐色,光滑而有光泽,具横纹。

其树冠由树干和枝条组成。

枝条(小枝)无毛。

乔木型樱花树体高大,多在5米以上,生长势旺、顶端优势强、干性强且层性明显,如在宁波鄞州区章水镇引进的一批樱花品种中的染井吉野、绿樱、东京樱、红叶樱、钟花樱、垂枝大樱等均属这一类型。

乔木型樱花多栽植在空旷的园林景地如四明山区的樱花谷、樱花观光园以及诸如百里樱花长廊一样的行道旁。

小乔木型樱花树体矮小,生长势中庸,干性较弱,层性不明显,如章水镇引种的红叶樱一类品种就属于这种类型。

小乔木型樱花多栽植在有限的园林空间中。

樱花树冠的形状图2-3 成龄樱花树的树冠和枝条图2-4花枝招展的樱花树图2-5樱花枝条生长方式(1~2直立型;3~4垂枝型)很多,有伞状、杯状、宽卵状等。

伞状的樱花品种有‘普贤象’、***等;杯状樱花品种有‘虎尾樱’、***等;宽卵状的樱花品种有****等。

樱花枝条生长方式有直立型和垂枝型两种,直立型枝条有‘关山’、‘阳光’等;垂枝型枝条有‘仙台垂枝’、‘八重红大岛樱’、‘垂枝大叶早樱’等。

樱花枝条按其性质可分为发育枝和花枝两种。

发育枝又可分为营养枝、生长枝、徒长枝。

发育枝的的顶芽和各节位上樱花枝条按其性质可分为发育枝和花枝两种。

发育枝又名营养枝、生长枝、徒长枝。

发育枝的顶芽和各节位上的侧芽均为叶芽。

叶芽萌发抽枝,是形成骨干枝、扩大树冠的基础。

樱花幼树和生长势强的成年树形成发育枝的能力较强。

樱花的花枝按其长度可分为混合枝、长花枝、中花枝、短花枝和束状花枝5种类型。

混合枝由发育枝转化而来,一般长度在20厘米以上。

混合枝仅枝条基部3~5个侧芽为花芽,其他芽均为叶芽,所以混合枝具有开花和扩大树冠的双重功能。

长花枝一般长15~20厘米。

除顶芽及其邻近几个腋芽外,其余全为花图2-7樱花树的主干图2-6发育枝(左)与花枝(右)芽。

在幼年的樱花树上,长花枝占有较高的比例。

中花枝一般长5~15厘米。

除顶芽为叶芽外,其余均为花芽。

短花枝一般长5厘米左右。

除顶芽为叶芽外,其余均为花芽。

短花枝上的花芽发育质量较好。

束状花枝是一种极短的花枝,一般长1厘米左右。

幼年的樱花树上束状花枝很少,进入成年才逐渐增多。

樱花树上各类花枝的数量和比例依品种和栽培管理而异。

“染井吉野”樱花成年树上中、长花枝较多;“大岛”樱花的树形及树态有点似果树,其果实味道也好于其他观花品种的樱花,其成年树上的花枝以中、短花枝为主;“关山”樱花成年树在树体营养状况好时中、长花枝较多,在营养状况差时,中、短花枝较多。

(三)芽樱花的芽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叶芽和花芽。

1.叶芽叶芽是抽生枝梢、扩大树冠的基础。

樱花叶芽按其着生部位不同分为顶叶芽和侧叶芽两种。

樱花枝条的顶芽除少部分为花芽、叶芽并芽外,大部分为单生叶芽。

顶叶芽具有较强的顶端优势,外形大于侧叶芽,其作用是抽生枝梢、形成强的侧芽和顶芽。

侧叶芽的大小、形态及作用因樱花的生长时期、枝条图2-8樱花树的叶芽图2-9侧叶芽类型、品种特性和着生部位不同而有差异。

在幼龄树发育枝上,上部侧叶芽长而粗,基部的侧叶芽短而细。

幼龄树侧叶芽较多,随着树龄的增长,开花量增多,侧叶芽会逐渐减少。

枝条侧叶芽多少与枝条类型有关。

发育枝侧叶芽多,长花枝中上部侧叶芽多,短花枝和花束状花枝的侧芽几乎全为花芽,很少有侧叶芽形成。

另外,成枝力强的品种侧叶芽多。

樱花的叶芽常具有早熟性,在生长季节摘心、剪梢可促发副梢。

在整形上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对樱花幼年树的旺枝、各主枝进行多次摘心,以达到迅速扩大树冠和加速成型的目的。

樱花叶芽的早熟性还表现为部分叶芽当年能萌发,出现二次生长现象,这也为树体整形和幼树迅速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在秋天二次萌发的芽(即秋梢),对樱花生长和开花是不利的。

这是因为秋梢不仅消耗了树体为来年开花储存的营养,而且还会使树体遭受冻害,所以在樱花栽培管理中应尽量减少秋梢的发生。

樱花在同一枝条不同节位上芽的质量不同,其萌发能力和生长表现也不相同,这就是芽的异质性。

我们应利用芽的异质性进行修剪。

发育枝基部的芽小而瘪,如果剪口留在瘪芽上,那么发出的枝条生长势弱。

所以我们应将剪口留在发育枝中上部饱满的芽上,这样发出的枝条粗壮而有生机。

樱花枝条基部的潜伏芽是骨干枝和树冠更新的基础。

潜伏芽是由副芽形成的。

樱花潜伏芽的寿命因樱花种类和品种的不同而异,一般为5~7年。

先花后叶的樱花品种,如早花品种的‘染井吉野’等,其叶芽萌动一般比花芽萌动晚3~6天。

开花期间虽然叶芽有少许萌动,但萌动较慢,花谢后才迅速萌动抽枝。

2.花芽图2-9冬樱的并生芽樱花花芽形状有卵圆形的,也有细长形的。

花芽形状可能与叶形有一定的相关性。

如初美人品种的叶片为卵形,其花芽形状为卵圆形。

而‘重瓣寒绯樱’品种的叶片为窄椭圆形,其花芽形状则较细长。

樱花的花芽为纯花芽,只能开花,不能抽枝展叶。

花谢后该节点成光秃状。

每个花芽内一般开2~6朵花。

花芽中花朵的数量因品种而异,例如‘染井吉野’多3~5朵一束;八重红枝垂多1~3朵一束。

不仅如此,花芽中花朵的数量还和樱花树体营养水平有关。

同一品种在树体营养水平高时花芽中花朵的数量就多,反之就少。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花芽中花朵的数量来初步判断樱花树体营养水平的 高低。

例如,如果‘染井吉野’樱花树今年5朵一束的花序很少,那么可以初步判断这株‘染井吉野’树体营养水平低,应加强肥水管理。

樱花的侧芽大多为单生芽,也有少数品种有并生芽的现象,如‘云南早樱’、‘冬樱’、‘鸭樱’、‘大寒樱’、‘重瓣寒’、‘绯樱’、‘松月’、‘雨情垂枝’等品种。

并生芽发现有两芽并生和三芽并生的现象。

两芽并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一个花芽和一个叶芽并生,另一种是两个花芽并生;三芽并生也有两种种类型,一种是由两个花芽和一个叶芽并生,另一种是由三个花芽并生。

‘鸭樱’、‘大寒樱’品种的侧芽发现有两芽并生现象,但还未发现三芽并生现象;云南‘早樱’、‘冬樱’、‘松月’品种的侧芽发现有两芽和三芽并生的现象。

樱花侧芽单生的特性决定了樱花枝条修剪的特殊性。

在修剪上必须认清花芽和叶芽,注意短截部位的剪口芽必须留在叶芽,修剪上如有疏忽就容易发生空膛现象。

(四)叶1.叶的功能樱花叶片的主要功能有:①光合作用。

合成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一部分与根部吸收来的氮和磷酸结合生成氨基酸和蛋白质,作为合成细胞原生质的基础物质,另一部分碳水化合物则用于呼吸作用:②蒸腾作用。

将植株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叶片的气孔蒸腾于体外一适当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根部的吸水、吸肥能力,从而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并在高温季节。

起到降低树体温度的效果;③呼吸作用。

呼吸是一个将碳水化合物和水释放出热量的过程。

2.叶片的形态特征樱花叶多为单叶互生,叶片先端渐尖,叶缘长芒重锯齿。

叶片向阳面紫红色。

叶片的形状、大小、色泽等均因品种而异。

叶形从窄椭圆形到倒卵形均有。

如‘重瓣寒绯樱’的叶为窄椭圆形叶,几乎趋于披针形;‘初美人’的叶为卵形;‘启翁樱’的叶为倒卵形。

叶片的大小与品种、着生枝条的类型及树体营养有关。

例如‘内里樱’ 、‘日本早樱’品种叶片较小,一般长6~11厘米;‘阳光’、‘飞寒樱’品种生长势强,叶片较大,长可达15厘米。

同一品种不同的枝条类型,其叶片的大小也不同。

一般着生在短花枝、束状花枝上的叶片较小且大小差异较大,而发育枝、长花枝上的叶片较大。

相关知识

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第五讲 花生的生物学特性与特征PPT.ppt
番茄的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农作物害虫防治基础知识 第二讲 昆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花生的生物学特性与特征课件
莜麦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花生的生物学特性与特征精选课件
花生的生物学特性与特征.ppt
小冠花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火龙果不同品系品种植物学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网址: 第二讲樱花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01419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海棠花与樱花的区别(海棠花与樱花
下一篇: 趣味数学题:花瓣与数学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