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分析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_____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__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________________
翩然: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1精选2021版课件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BAC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
动作轻快的样子。A2精选2021版课件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段1描写自然现象的顺序是3精选2021版课件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6、选段1描写自然现象的顺序是时间顺序举例子答: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如果去掉后就变成全部了,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时间顺序。4精选2021版课件8.第一段文字描写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文中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想一想,本段中有没有“大自然的语言”?试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
5精选2021版课件8.第一段文字描写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是为了说明什么?
9.课文中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想一想,本段中有没有“大自然的语言”?试举例说明。
答:有。例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答:是为了说明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6精选2021版课件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A)的日数因季节的(B)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要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①)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②)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1.给文中A、B两处分别选择恰当词语。
(1)差别(2)差异A()B()
2.给文中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连词()
A.虽然但是B.由于因此
C.可是因而D.但是所以(2)(1)D7精选2021版课件3.指出句中加点词的作用。(1)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2)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4.语段说明的中心是()A.纬度B.物候现象C.纬度对物候来临的决定作用D.我国大陆气候显著答:强调说明相差的天数少。答:说明了这中间的春天很短促。C8精选2021版课件5.语段所用的说明方法有6、“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桃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答: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9精选2021版课件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经度之所以发生影响,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1)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经度的差异10精选2021版课件(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这段文字是按顺序解说事理的。(3)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4)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按概括到具体的答: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来临。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11精选2021版课件(5)“凡是”“都”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答:表示除此之外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2精选2021版课件(6)“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答: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13精选2021版课件阅读下边的语段,回答问题。
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②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③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④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⑤这叫逆温层。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⑦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⑧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禾木抽青和开花的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4精选2021版课件1.分别找出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答:2.什么叫逆温层?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出现的时间及气候条件有哪些?答:3.第一段第⑧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15精选2021版课件1.分别找出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答:⑴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⑵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2.什么叫逆温层?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出现的时间及气候条件有哪些?答:①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比低处高的气层叫逆温层。②形成的原因:冷空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③时间及气候条件有:一般出现在秋冬之交,尤其是在早晨,天气晴朗,没有风。3.第一段第⑧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答:①举例子②具体科学准确地说明了逆温层的存在,从而说明研究“高下的差异”这个因素时,要注意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16精选2021版课件4.第一段②—⑧句可分为两层,其中③—⑧句为第二层,为什么详写这一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二段第②句中的“后者”具体指代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前后两段在说明影响物候来临因素方面出发点不同,前者是空间因素,后者是时间因素。(选择填空:空间、时间)17精选2021版课件4.第一
相关知识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第三段物候学定义
大自然的语言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探索大自然的语言:物候与物候学的奥秘
R语言生态学数据分析
【书香崇州】一起读课文第一期 |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花的语言》电子书在线阅读
R语言数据分析案例:鸢尾花(IRIS)
花的语言
网址: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分析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006799.html
上一篇: 为什么花叫做花 |
下一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5 大自然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