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蓝,芥蓝的功效与作用
跳转到: 导航,搜索
芥蓝Gài Lán

芥蓝学名Brassica albograbra Bailey,英文名Chinese kale,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类蔬菜,原产我国南方,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之一,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地区是一种很受人们喜爱的家常菜,更是畅销东南亚及港澳地区的出口菜。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北京、上海、成都等大中城市对粤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芥篮已成为一种许多地区引种推广的蔬菜品种。
苏轼的《老饕赋》中写道:“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来形容芥蓝有香蕈的鲜美味道。芥蓝以肥嫩的花喜和嫩叶供食用,肉质脆嫩、清香,风味别致,营养丰富。每千克鲜菜苔含水分~930克,维生素C513~688毫克,还含有钙1.76克、镁520毫克、磷560毫克、钾3.53克,是甘蓝类蔬菜中营养比较丰富的一种。
芥蓝的菜苔柔嫩、鲜脆、清甜、味鲜美,可炒食、汤食,或作配菜。
芥蓝含纤维素、糖类等。其味甘,性辛,除有利水化痰、解毒祛风作用外,还有耗人真气的副作用。久食芥蓝,可抑制性激素的分泌。
芥蓝
目录
1 (一)概述 2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 (三)品种类型及其特性 4 (四)栽培技术 5 (五)病虫害防治 6 (六)采收与采种 7 (七)食用方法 8 营养分析 9 适宜人群 10 烹饪指导 11 食疗作用 12 备注 13 中药材(一)概述
芥蓝,别名白花芥蓝,十字花科芸苔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花苔为产品,幼苗及叶片也可食用。芥蓝的花苔是我国著名的特产蔬菜之一,起源于中国的南方,主产区有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沿海及北方大城市郊区有少量栽培。主产区广州可周年生产和供应,除市销外,还有大宗出口。近年来,在华北交通方便的地区建立夏季生产出口基地,需要量在不断增加,发展前景可观。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芥蓝喜温和的气候,耐热性强,其耐高温的能力是甘蓝类蔬菜中最强者。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适温为25~30℃,20℃以下时生长缓慢,叶丛生长和菜苔形成适温为15~25℃,喜较大的昼夜温差。30℃以上的高温对菜苔发育不利,15℃以下时生长缓慢,不同熟性的品种其耐热性及花芽分化对温度的要求有差别。早中熟品种较耐热,在27~28℃的较高温度下花芽能迅速分化,降低温度对花芽分化没有明显促进作用。晚熟品种对温度要求较严格,在较高温度下虽能进行花芽分化,但时间延迟,较低温度及延长低温时间,能促进花芽分化。
2.日照
芥蓝属长日照作物,但现有品种对日照时间的长短要求不严格,其全生长发育过程均需要良好的光照,不耐阴。
3.水分
芥蓝喜湿润的土壤环境,以土壤最大持水量80%~90%为适。不耐干旱,耐涝力较其它甘蓝类蔬菜稍强,但土壤湿度过大或田间积水将影响根系生长。
4.土壤及养分
芥蓝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而以壤土和沙壤土为宜。对氮磷钾的吸收以钾最多,磷最少,其比例为NPK=5.2:1:5.4。幼苗期吸肥量较少,生长较缓慢,菜苔形成期吸肥量最多。生长各期对氮磷钾吸收量不同,应着重有机肥的施用,并适当追肥。
(三)品种类型及其特性
1.早熟种类型
此类型特点是耐热性强,在较高的温度下(27~28℃),花芽能迅速分化,降低温度对花芽分化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于4月中旬至8月上旬露地直播栽培,主要品种有:
(1)幼叶早芥蓝 为广州农家品种。植株的叶片卵圆形,深蓝绿色,叶面平滑,多蜡粉,基部深裂成耳状裂片。主苔中等高,花白色,花球紧密,主苔重30~50克,质地爽脆,分枝力强。从播种至初收60~65天,延续采收侧苔30天。
(2)柳叶早芥蓝 广州引进品种。植株较直立,叶片长卵形,灰绿色,主苔较弱,生长势中等,品质细嫩而脆。从播种至初收60天左右,延续采收30~40天。
(3)抗热芥蓝 广州引进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叶片宽卵圆形,叶面平滑,深绿色,主花苔大小适中,平均单重30克。从播种至初收60~65天,延续采收约30天。
2.中熟类型
在北京地区表现适应性强,耐热,产量较早熟种高,可按市场需要排开播种,适宜露地及保护地栽培,全年生产供应市场。主要品种有:
(1)登峰芥蓝 广州引进品种。栽培适应性广,菜苔品质好,外观整齐,主苔节间疏,皮薄肉厚且脆嫩,很受消费者欢迎,一般主花苔重50~70克,分枝力强,抽苔一致。由播种至初收65~70天,延续收获达50天。第一侧蕾品质更优于主苔。
(2)佛山中迟芥蓝 广州引进品种。植株较高,生长势强,分枝力强,叶片椭圆形,平滑。主苔较长而肥大,花球较大,主花苔重50~200克,质脆嫩纤维少。从播种至初收约70天,延续采收侧花苔可达70天。
(3)台湾中花芥蓝 株高约30~35厘米。基叶卵圆形,有蜡粉。主苔茎粗,茎叶长卵圆形,主花苔重80~150克。侧花苔萌发力中等。
3.晚熟种类型
比佛山中迟芥蓝、台湾中花芥蓝两种类型耐热性差。较低温度和延长低温时间能促进花芽分化,在较高的温度下也能花芽分化,但需时间较长。这种类型的品种在北京春夏季栽培均,并且这类品种的总产量比早熟种类型高。
(1)“客村铜壳叶”芥蓝 植株较高大粗壮,生长旺盛。叶片近圆形,质地较薄,蜡粉少。叶面稍皱,叶缘略向内弯,形如壳状。叶基部深裂成耳状裂片。主花苔重约100克,质脆嫩,少纤维,侧花枝萌发力强。从播种至初收70~80天,延续采收侧花苔50天。在保护地栽培表现良好,一般亩产2 500公斤。
(2)“三员里迟花”芥蓝 植株生长势强,茎粗壮,叶片大,近圆形,叶面平滑,少蜡粉。主花苔长,平均单重150克,质脆嫩,风味好。分枝力中等。从播种至初收约80天,加强水肥管理可延续收获60天,亩产2 500公斤左右。
(四)栽培技术
1. 周年栽培
北京地区种植基本上可以周年供应。4~8月播种可以选用香港白花芥蓝、柳叶早芥蓝等早熟品种进行露地栽培,以保证6~10月的供应。9月至第二年3月播种可选中花、中迟芥等中晚熟品种进行保护地栽培,保证11月至第二年5月的供应,其中要注意7~9月是北京高温、多雨季节,应选在冷凉的地方种植为宜。
2. 播种育苗
(1)播种
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北京地区多用育苗移栽,每亩需用种75~100克。育苗地应选择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最好前茬不是十字花科蔬菜的土地。整地时要多施腐熟的有机肥,用撒播方式进行播种。
(2) 育苗
要经常保持育苗畦湿润,苗期施用速效肥2~3次,播种量适当,注意间苗,避免幼苗过密徒长成细弱苗。苗龄25~35天可达到5片真叶。间苗时间一般在2片真叶出现以后进行。
(3)优良壮苗标准
选择生长好、茎粗壮、叶面积较大的嫩壮苗,不宜用小老苗。
3. 定植
(1) 整地施肥
选用保肥保水的壤土,精细整地,每亩施入基肥腐熟猪粪、堆肥3 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翻入土壤混合均匀,耕耘耕平,土粒打细。畦一般做平畦,但夏季栽培应做小高畦。
(2) 定植
露地栽培,栽苗应在下午进行,保护地栽培宜在上午进行。栽苗日期确定后,在栽苗前一天下午给苗床浇一透水,以便于次日挖苗。定植当天随挖苗,随即运到定植地块,按一定的行株距进行栽苗。一般早熟种行株距为25厘米×20厘米,中熟种行株距为30厘米×22厘米,晚熟种行株距为30厘米×30厘米。栽苗不宜深,以苗坨土面与畦面栽平或稍低1厘米。苗栽好后,随即进行浇水,以恢复长势。
4. 田间管理
(1) 浇水施肥
根据当时温湿度情况及时浇缓苗水。缓苗后叶簇生长期适当控制浇水。进入菜苔形成期和采收期,要增加浇水次数,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基肥与追肥并重,追肥随水施,一般缓苗后3~4天要追施少量的氮肥或鸡粪稀,现蕾抽苔时追施适当的速效性肥料或人粪尿。主苔采收后,要促进侧苔的生长,应重施追肥2~3次。
(2) 中耕培土
芥蓝前期生长较慢,株行间易生杂草,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随着植株的生长,茎由细变粗,基部较细,上部较大,形成头重脚轻,要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培肥,最好每亩施入1000~2 000公斤有机肥。
(五)病虫害防治
芥蓝的病害较少,北京地区多见黑腐病,此为细菌性病害,高温高湿易发生。成株叶片多发生于叶缘部位,呈“V”形黄褐色病斑,病斑的外缘色较淡,严重时叶缘多处受害至全株枯死。幼苗染病时其子叶和心叶变黑枯死。防治方法为选用抗病品种,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初发现病斑即喷洒杀菌剂,如百菌清等。另外,温室栽培在温度偏低,湿度大时叶片、茎和花梗易发生霜霉病。发病初期要及时摘除病叶,立即喷洒药防治,常用药剂是4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常见虫害有菜青虫、小菜蛾和蚜虫。苗期用杀虫剂防治,可用敌百虫1000倍液。
(六)采收与采种
1.采收时间及方法
(1)采收时间
当主花苔的高度与叶片高度相同,花蕾欲开而未开时,即“齐口花”时及时采收。优质菜苔的标准是苔茎较粗嫩,节间较疏,苔叶细嫩而少。出口东南亚芥蓝的采收标准要求较严格,菜苔横径1.5厘米,长13厘米,花蕾未开放,无病虫斑。收割后修理整齐。
(2)采收方法
主菜苔采收时,在植株基部5~7叶节处稍斜切下,并顺便把切下的菜苔切口修平,码放整齐。侧菜苔的采收则在苔基部1~2叶节处切取。采收工作应于晴天上午进行。
2.采后保鲜贮藏
芥蓝较耐贮运,采收后如需长途运输的应放于筐内,在1~3℃恒温、96%相对湿度室内进行预冷,约24小时后便可用泡沫塑料箱包装运输,或贮存于1℃的库中。
3.采种
选择具有需留品种特征的植株留作母种外,还要求抽苔整齐一致,花球紧密,菜苔肥壮,皮薄,节间疏,苔叶细小。每年进行株选和群体选择,与同期开花的甘蓝类蔬菜严格隔离,以免自然杂交。种子亩产量60~100公斤。
(七)食用方法
芥蓝的花苔和嫩叶品质脆嫩,清淡爽脆,爽而不硬,脆而不韧,以炒食最佳,如芥蓝炒牛肉、炒腰花。广东人炒芥蓝的特点是要放少量豉油、糖调味,起锅前加入少量料酒。另外可用沸水焯熟作凉拌菜。
营养分析
芥蓝中含有有机碱,这使它带有一定的苦味,能刺激人的味觉神经,增进食欲,还可加快胃肠蠕动,有助消化。芥蓝中另一种独特的苦味成分是金鸡纳霜,能抑制过度兴奋的体温中枢,起到消暑解热作用。它还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防止便秘。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心脏病等功效。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特别适合食欲不振、便秘、高胆固醇患者。
烹饪指导
1. 芥蓝的食用部分是肥大的肉质茎和嫩叶,适用于炒、拌、烧,也可做配料,汤料等。
2. 芥蓝菜有苦涩味,炒时加入少量糖和酒,可以改善口感。
3. 同时,加入汤水要比一般菜多一些,炒的时间要长些,因为芥蓝梗粗,不易熟透,烹制时水分挥发必然多些。
食疗作用
芥蓝具有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的功能。
备注
选择芥蓝时最好选秆身适中的,过粗即太老。
中药材
【药名】芥蓝
【别名】芥蓝菜、芥兰
【汉语拼音】gai la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alboglabra Bailey
【归经】肺经
【功效】解毒利咽;顺气化痰;平喘
【科属分类】十字花科
【主治】风热感冒;咽喉痛;气喘;并能预防白喉
【生态环境】常生于向阳排水良好、肥沃而疏松的土壤。
【采收和储藏】2-5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为国原产,为华南地区普遍栽培的冬春季蔬菜之一。
【动植物形态】芥蓝,一年生草本。植株光滑,无毛而具粉霜。茎直立,分枝,高0.5-1m。基生叶叶柄长3-7cm,叶片卵形,具不规则细齿,不分裂或在基部有小裂片;茎生叶与基生叶近似,但较大,基部常作耳形,叶柄长,基部扩大;生于小枝上的叶呈矩圆形,长8-15cm,不分裂,基部渐狭,不抱茎。总状花序直立,顶生或侧生,开花时渐向上延伸,花柄长1-2cm;花瓣4,白色,间有淡黄色,大而显著才;萼片披针形,绿色,边缘透明,有显著的脉纹,基部渐狭成柄;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9mm,短雄蕊长8mm;雌蕊1,子房圆柱形,花柱略细,柱头头状。长角果长3-9cm,先端急剧收缩成一长喙。花期3-4月,果期4-5月。
【性味】味甘;辛;性凉;
【出处】《中华本草》
中药百科
按分类查药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芳香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导药 驱虫药 止血药 活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平肝熄风药 开窍药 补益药 固涩药 外用药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相关知识
芥蓝的功效与作用
芥蓝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芥蓝的营养及功效】芥蓝的营养
芥蓝是什么
芥蓝
芥蓝的做法
芥蓝与健康
芥蓝栽培技术.pptx
芥蓝的做法教程
芥兰的功效与作用
网址: 芥蓝,芥蓝的功效与作用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890981.html
上一篇: 春花烂漫,美景如画!都市圈唱响“ |
下一篇: 涡阳贡菜最佳的烹饪方法是什么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