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郎溪:“粽子村”里粽飘香 传统技艺代代传
央广网宣城5月24日消息(记者徐鹏 通讯员陈颖 洪晶)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在郎溪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粽子村”,每当临近端午节,这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采粽叶、包粽子,卖粽子。
五月清晨,记者走进郎溪县郎步街道三岔村埂头村民组,这里粽香弥漫。村民饶三娣正在后院摘粽叶,新鲜的粽叶青翠欲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将三四张粽叶叠起排开,随手一翻卷成倒三角状,接着倒进泡好的糯米,再加入各种食材,最后将粽叶绕圈,用灯草固定。
三岔村的村民们在包粽子(央广网发 洪晶摄)
饶三娣告诉记者:“我们的粽子用的都是自己家种的糯米,自己家种的粽叶,自己家砍的草,红豆都是我们自己搞的,都是无公害的,所以我们村上的粽子比别的村的粽子好。”
粽子包好后,五个一组拴上灯草,双手轻轻一捻,巧妙编织,形状漂亮的一挂粽子便俏丽出落了。一挂挂个头小巧的粽子摆在大锅里慢煮,粽团香气丝丝外溢。等第二天一大早,饶三娣便送上市场进行销售。目前,粽子每天的销量能有三四百个,等离端午再近一点,每天一两千也能卖出去。
在三岔村,像饶三娣这样的包粽“好手”还有不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三岔村许多村民都会在农闲时包粽子,经过代代相传,不仅三岔村的粽子“打”出了名气,这里更被大伙亲切地称为“粽子村”。
村民刘小秧说:“我从泰州那边嫁过来61年,今年83了,包粽子也包了50多年了,原来我们村上有一个人包的最早,我们就看他们,我们就跟他学,就包。”
临近端午,村民们聚在一起包粽子,交流切磋技艺,有说有笑,好不热闹。从过去的节令食品,变成不愁卖的传统美食,村民们靠着小小的粽子包出了幸福之路,三岔村也释放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郎步街道三岔村村委会乡村振兴专干周晗表示:“我们村是有名的粽子村,郎溪县内市场上90%的粽子都是我们村子里生产的。一方面,村民在农闲的时候包粽子,可以实现增收致富,另一方面,粽子是我们中华传统美食,我们希望把三岔村的粽子打造成特色地域品牌,把小粽子做成大产业,拓宽销售渠道,扩大生产规模。”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知识
“粽叶飘香 和谐邻里情”——花龙门社区端午包粽子比赛
粽叶飘香作文(精选35篇)
端午节粽叶飘香作文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征文
泰安:端午未到 粽子飘香 传统粽子更受顾客欢迎
包粽子、挂艾草、制香囊 山东端午节民俗遍地开花
宣城郎溪:火龙果甜蜜上市
安化茶乡花海社区粽叶飘香迎端午
端午粽飘香!花城街兰花社区居民齐包粽子送安康
粽叶飘香端午至,端午时节祝福君
网址: 宣城郎溪:“粽子村”里粽飘香 传统技艺代代传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508758.html
上一篇: 中国传统纹样——卷草纹 |
下一篇: 端午新“花”样:艾草花束、冷吃粽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