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猕猴桃资源分布与综合利用

猕猴桃资源分布与综合利用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1-02 11:32

1、猕猴桃资源分布与综合利用研究进展平 帆(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8)摘 要:猕猴桃是营养价值与保健价值极高的呼吸跃变型水果。本文综述了猕猴桃在国内外资源分布及产量状况,归纳了其主要功能成分如黄酮、膳食纤维、多糖、维生素等,着重介绍猕猴桃果实、果皮、根、茎、籽的综合利用现状,及目前猕猴桃产品加工工艺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并对猕猴桃综合利用分析其前景与展望。关键词:猕猴桃;资源分布;功能成分;综合利用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Resources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KiwifruitPING Fan(Coll

2、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Science pf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Abstract: The kiwifruit belonged to respiratory climacteric fruit, which contained abundant nutrition and was beneficial to human beings.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its resources distribution and output at home and

3、 abroad. The functional components in kiwifruits mainly were known as flavonoids, dietary fiber, polyphenols and vitamins. The article focu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kiwifruit pulp, peel, seed, root and stem, with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echniques. In the last, we prosp

4、ected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of kiwifruit.Keywords: kiwifruit; resources distribution; functional component;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猕猴桃系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又名为奇异果、羊桃、猕猴梨或藤梨,是一种落叶、半常绿或常绿藤本攀援植物1。原产于我国中原地区,早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1590年)记载猕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2。新西兰则因其果形、果面的绒毛酷似新西兰国鸟“基维”(K

5、iwi)而命名其为基维果(Kiwifruit)3。猕猴桃果实多汁,是一种医食同源的水果,具有很高的营养、医疗、保健、美容、观赏等综合利用价值,被誉为“水果之王”,是目前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新兴水果之一,猕猴桃资源的综合利用日益受到重视。1 猕猴桃资源分布与产量1.1 世界范畴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全世界猕猴桃属公开发表命名的有66个种、约118个亚种和变种4。其自然分布北起库页岛,以及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东至中国台湾省;南达中国西南各省,以及中南半岛,最南可至苏门答腊和爪哇,是典型的东亚植物。猕猴桃从自然野生到人工栽培的驯化,由新西兰主导5。20世纪末,猕猴桃的商业栽培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目前

6、,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种植猕猴桃,猕猴桃种植面积约为已经超过500万亩,年产量接近220万吨(表1) 5。其中,主产国为新西兰、中国、意大利。表1 世界猕猴桃生产情况及排名主产国面积(hm2)排名产量(t)排名中国41 400187 9404意大利19 0002203 0002新西兰10 3293220 8591智利8 500413 0003法国5 000560 0005希腊4 000650 0006日本3 700747 0007图1 中国猕猴桃属植物的自然分布(阴影表示分布的物种数量)植物学报 2009,44(2)1.2 中国范畴中国有猕猴桃属62种,猕猴桃属遗传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分布在河

7、南、陕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台湾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河南伏牛山、陕西秦岭、湖南湘西、湖北神农架、江西井冈山等山区最多(图1)。2012年我国猕猴桃行业产量达到105.8万吨,同比2011年的95.6万吨增长了10.67%,种植面积达到222万亩,两者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其中陕西种植面积超过130万亩,为我国的猕猴桃种植大省,约占全国的60%,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6。在我国种植最多的品种为美味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少部分为软枣猕猴及毛花猕猴桃7。近年来,由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下的猕猴桃生存条件日益恶化。为保证猕猴桃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建立了种质圃,共

8、收集保存55个种(变种)、155个品种(系)和6个猕猴桃濒危物种(金花猕猴桃、大花猕猴桃、绿果猕猴桃、中越猕猴桃、贡山猕猴桃、河南猕猴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猕猴桃种质基因库8。2 猕猴桃主要功能成分猕猴桃营养丰富,一般成熟后的猕猴桃中营养成分如下表2所示。除此之外,还含有 17 种游离氨基酸,总量高达 90.09 mg/100 g3。其所含成分上,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性成分主要有黄酮、膳食纤维、多糖、维生素、多酚等物质。表2 猕猴桃营养成分含量表成分含量成分含量水分(%)81.4总胡萝卜素(mg/L)3.5可溶性固形物(%)7.0-19.2钠(mg/L)23.4总糖(%)4.5-11.5钙(mg/

9、L)430总酸(%)0.9-2.18镁(mg/L)210单宁(%)0.04磷(mg/L)129维生素C(mg/L)100-420铁(mg/L)3.2维生素A(mg/L)1.15钾(mg/L)2450维生素B1(mg/L)0.02锌(mg/L)0.8维生素B2(mg/L)0.05硒(mg/L)3.5注:作者自行制作。2.1 黄酮猕猴桃果实、根、叶片中均含有抗氧化物质,黄酮类化为其中含量较高的一类,其泛指含有酚羟基苯环通过三碳环桥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9。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自由基氧化、抗病毒、抗细菌等诸多调节作用,能改善血管的脆性和渗透性,改善血液循环,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预防血管老化及脑供血

10、不足,对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及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10。Ercan Bursa等11研究发现,猕猴桃提取物中的黄酮物质对DPPH、ABTS、DMPD和 O2-·自由基等有清除作用。Miyuki SHIROSAK等12发现,猕猴桃叶甲醇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小鼠口服淀粉或蔗糖后的血糖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取物中黄酮类物质对淀粉酶和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有关。近年来,国内对猕猴桃叶、根和果实中的黄酮研究多集中在提取工艺改进与优化方面。如张春红13通过响应面 Box-Behnken设计分析方法,在比对多种提取方法后,证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适合于软枣猕猴桃黄酮的提取;之后王倩等14则在此基础上,以乙醇为

11、提取剂,根据超声波辅助法的最佳工艺参数,得到的黄酮提取率为9.996%。2.2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目前已被列为继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之后,能够改善人体营养状况,调 节机体功能的“第七类营养素”。根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颁布的营养含量的定义,猕猴桃的膳食纤维含量达到优秀标准。相关研究表明15-16,膳食纤维具有治疗肥胖症、缓解便秘、改善肠道菌群、降低血糖、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防治高血压、抗肠胃等功效。目前,可溶性膳食纤维常用酸法、碱法或酶法提取17。其中酶法制备是现今工业化生产中较为高效的方法,主要采用胰蛋白酶提取,实际得率可达到47.74%18。2.3 多糖成熟猕

12、猴桃中多糖含量很高,猕猴桃根多糖成分是含阿拉伯糖、核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19。在运动耐力实验和抗疲劳指标中,猕猴桃根多糖能延长常压缺氧时间(p0.01);增加小鼠负重游泳时间(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p0.01);降低运动后小鼠血清乳酸(高剂量组p0.01)和血清尿素氮(高剂量组p0.01)的浓度。此外,多糖也具有清除氧自由基、预防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活性功效20-21。2.4 维生素维生素作为人体所必须的微量有机物,其中水果中的维生素C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癌症、心脏病、败血症,保护牙齿、减少黑斑等有及其重要的作用22-23。利用HPLC分析得,猕猴桃富含中维生素C、维生素E

13、、维生素K,其中维生素C含量在100mg/100g-387.32mg/100g24,为柑橘的4-12倍、西红柿的15-33倍、苹果的75-200倍,且在人体内利用率高达94%23。而维生素在猕猴桃贮藏、加工期间易在强条件下发生流失。因此猕猴桃保鲜和综合利用上,对其维生素含量的保持是一大难题,当下研究多从温度、添加剂入手:如郭叶等25人对徐香猕猴桃储藏保鲜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若加入 1-甲基环丙烯,则能够有效抑制猕猴桃中维生素C 的下降。李忠宏等26通过实验认为,-18贮藏条件能显著减缓维生素C 含量的降低。2.5 多酚植物多酚是一类多羟基化合物,是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又称单宁。多酚是植物体

14、内唯一分子水平上的生态防御物质27,具有抑制心脑血管疾病、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辐射、抗癌等诸多功效28。猕猴桃根、叶、果实中含有多种多酚类化合物。近年来对猕猴桃多酚的研究也日益增加。2.6 亚麻酸亚麻酸及其代谢物EPA、DHA具有调节血脂 , 降低血压 , 增强自身免疫 , 延缓衰老等多种功效。猕猴桃籽粒中即富含大量-亚麻酸是-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29。-亚麻酸是-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它和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麻酸从食物中被人体摄取之后,在人体内可延长碳链,增加烯键,形成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3 脂肪酸。-3 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聚,改变血液流

15、变学特性,抗炎、抗自身免疫反应和抗变态反应及抗肿瘤的作用,它们对胎儿、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也有重要的影响30。3 猕猴桃资源的综合利用猕猴桃以其优良的经济效益、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在综合利用方面有广阔的利用前景(图2)。3.1 猕猴桃果实的综合利用3.1.1 果脯猕猴桃酸甜可口,营养价值极高,但猕猴桃果实汁多,肉质软,不利于贮存和运输,加之猕猴桃大多分布在交通条件较差的偏僻地区,因此很难以鲜果状态面向市场。若将猕猴桃采收后制成果干,不仅能避免鲜果变质损失,并且较成功地保存了猕猴桃的主要营养成分(维生素C)及猕猴桃独特的风味,又可贮存较长时间,适时出售,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31。果脯的加工过程流程:

16、原料收购分选去皮切缝烫漂糖渍糖煮干燥包装32。目前水果脱干主要方法有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其中,微波真空干燥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干燥手段,即在真空条件下利用微波能进行物料的干燥加工。微波穿透力强,使物料内、外同时升温形成整体加热,缩短干燥时间,同时在真空环境下使水分能在较低温度下快速蒸发,使物料能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干燥,而且还可防止物料的氧化反应。高愿军等33研究得出,在干燥功率为6.54 W/g, 切片厚度为6.16 mm,干燥室压力为76.8 Pa 时,可确保猕猴桃切片干燥后的食用价值及便于储存,而且能耗较低。3.1.2 果酒猕猴桃在发酵过程中,将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及有机不饱和酸

17、等物质转化入酒中,因此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猕猴桃果根据制作工艺可分为发酵酒与调配酒。原料、菌种、发酵工艺等条件是影响猕猴桃发酵酒品质的主要因素,其中工艺条件如发酵温度、pH、发酵时间和菌种是影响猕猴桃酒品质和典型性的决定因素34-36。近年来,发酵菌种的选育和酿制工艺的创新是不断提高猕猴桃果酒品质的重要条件。赵中胜等37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发酵温度是影响猕猴桃酒发酵品质的主要因素。猕猴桃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2 ,酵母接种量 0.20 g/L,SO2 添加量 60 mg/L,pH 3.5。在该工艺条件下生产出的猕猴桃酒口味纯正柔和,风格独特,为典型的低酒精度猕猴桃发酵酒。3

18、.1.3 果醋猕猴桃果醋及其果醋饮料以其独特风味,与保健功效广受市场追捧。具体来说,其保健功效有开胃健脾、降低血压、促进肠胃蠕动等功效。猕猴桃果醋的生产过程包括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其中酒精发酵是生产猕猴桃果醋的重要环节,其中各因素对猕猴桃果醋酸发酵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的次序:发酵时间>初始酒精度>醋酸菌接种量。李加兴等38研究发现,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菌接种量 0.25%,发酵温度 26,发酵时间 8d;醋酸发酵中,醋酸菌接种量 10%,初始酒精度 6%,发酵时间 8d。 制成的猕猴桃果醋中 pH 为 3.8,总酸(以醋酸 计)4.5g/100mL,酒精度0.18%(v/v),总糖含量

19、为 12.0g/100mL,维生素 C 含量450mg/100mL。3.1.4 果酱猕猴桃果胶含量一般为0.7%左右,其中具有果冻形成作用的水溶果胶含量占总果胶含量50%以上,因此制成果酱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料的鲜度和风味。孙暘39等研究探讨了高压对猕猴桃酱的杀菌、护色及护维生素C的作用,为猕猴桃果酱制品的商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3.1.5 果汁主要为猕猴桃浓缩汁、浑汁和清汁。猕猴桃果汁不仅口感良好、酸甜适度、香气怡人,而且还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有研究显示40,通过饮用富含维生素C、果胶、粗纤维等营养成分的猕猴桃果汁,能显著促进机体排铅。 图2 猕猴功能成分与综合利用示意图(作者自绘)

20、猕猴桃汁饮料制作工艺相当简单,原料主要有猕猴桃 10.00%、 护色剂HA 0.07%、白砂糖 4.00% 、柠檬酸钠 0.03%、 悬浮剂XF2 0.20%、 山梨酸钾 0.02%、甜赛糖TR50 0.12%、奇异果香精 0.04%、 柠檬酸 0.18。猕猴桃汁饮料加工工艺流程首先在将猕猴桃去皮去籽后磨成浆,再加入其它的的各种配料调制而成。猕猴桃汁饮料相对于其它的饮料来说他的品味更加丰满,而且稳定性好,不会产生各种副作用。 叶兴乾等41对果胶酶Rohament  Maplus在果汁加工工艺中的研究发现,此酶可大幅度改进猕猴桃果浆的出汁率,并降低果汁的粘度,使果汁澄清度加大

21、。3.1.6 冰激凌猕猴桃酒冰淇淋是在冰淇淋中适当添加猕猴桃发酵酒后制成的一种新型冰淇淋。猕猴桃果实风味独特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尤其富含Vc;同时,又具有药用价值,可以阻断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作用及含有大量抗衰老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因而是一种多功能的保健食品。猕猴桃冰激凌可采用市售陈酿发酵酒制备,混合浆中加入15-20%猕猴桃果酒时口感最佳42。3.2 猕猴桃籽的综合利用猕猴桃籽的油含量一般在22%-24%,主要含有含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且不饱和脂肪酸占绝大多数,达到90%。其中亚麻酸含量高达63.99%43。此外水溶性蛋白为籽

22、中主要成分。而如今,除了少量猕猴桃籽被用作榨油和动物饲料外,绝大多数作为猕猴桃工艺中的废弃物而被丢弃,这不仅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也对环境带来负担。因此在制油和活性蛋白提取上,猕猴桃籽的综合利用十分有必要。3.2.1 籽油猕猴桃籽油是高附加值的功能性油产品,以其富含亚麻酸、亚油酸而有极高的保健价值。猕猴桃的品种对籽油的提取加工有重要影响。在中国,含油量极高的中华猕猴桃籽油得率可达28%,其中亚麻酸与亚油酸可占所有油脂部分的89.4%44。采油方式主要有有机溶剂萃取法、压榨法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但压榨法收率低,后续处理工序繁琐。有机溶剂萃取则会造成溶剂残留,所得成品油颜色偏深,口感不佳等问题。

23、相比传统工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则有操作温度低、溶解能力强、无毒、无污染、无溶剂残留产品易分离等优点。杨崇柏等45对该工艺的处理条件分析得出,最佳的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为28MPa、萃取时间为240min,此时出油率可达22.59%。List等46还发现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得到的油脂的氧化稳定性要低于溶剂萃取,这是因为磷脂是抗氧化剂的增效剂的缘故。猕猴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因此暴露在空气、水、日光中时易被氧化。油脂的氧化酸败会严重破坏油中的营养物质与口感。对此不利因素,姚茂君等47研究认为,用微胶囊化技术将猕猴桃籽油加工成微胶囊固态粉末产品可将其氧化环境中隔离,而大大提高其稳定性,便于贮

24、存、运输与食用。这相比起传统添加抗氧化剂的方法,更为健康与有效。壁材采用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11 的比例,芯材与壁材配比为11.5,料液总固形物含量为25%,在30-35MPa 压力下均质处理,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制得的微胶囊结构较为理想,抗氧化性较好。3.2.2 活性蛋白据杨海霞等48研究表明,猕猴桃籽蛋白中,水溶性蛋白与碱溶性蛋白占总含量32.06%和32.26%,酸溶性与醇溶性蛋白含量较少,4种蛋白均具有抗氧化能力,并对于DPH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这说明猕猴桃籽蛋白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氧化剂进行开发,但对有效蛋白成分的分离方法仍需进一步改进。3.3 猕猴桃果皮

25、的综合利用猕猴桃去皮工艺是猕猴桃综合利用中一大难题。目前,去皮方法有手工去皮、碱液去皮、热力去皮与机械去皮。其中碱液去皮为主流方法,但NaOH浓度、作用温度与时间工艺参数的不同组合,会降低去皮后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蔗糖和总糖含量、单宁和总酸含量,其中以含糖量的降低最大。姚茂君等49研究发现,猕猴桃碱法去皮工艺参数可以控制在NaOH浓度为20%、作用温度为96,作用时间为135s,能获得较好的去皮效果,同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的降低不会太多,也可以节约NaOH用量。而如今,解冻去皮法等新型去皮方法正在逐渐代替传统工艺。果皮作为果实加工后剩下的副产品,约占全果重量的10%

26、-16%。目前果皮处理措施在经济和环境方面都产生许多问题。其成分分析如下:含水量6.6%,粗蛋白6.4%,粗脂肪1.4%,粗纤维16.2%,灰分5.2%,葡萄糖44.2%,不含氮抽提物20%。猕猴桃果渣及加工后的肥料液体大多可提取黄酮、果胶、膳食纤维、柠檬酸等功能性成分。3.3.1 皮黄酮提取焦岩等50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提取猕猴桃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乙醇体积分数60%、液固比30:1、提取时间40 min、温度60 ,此时猕猴桃皮总黄酮得率为26.772 mg/g。采用滤纸片法做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猕猴桃皮总黄酮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3.3.2 果

27、胶提取赵莎莎等51研究发现,采用0. 4%淀粉酶和0. 4%胰蛋白酶溶液可有效去除猕猴桃皮、渣中的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质。 0. 4%淀粉酶提取猕猴桃皮、渣中的果胶适宜工艺为:料液比1:10.0, 50 下酶解60 min, 而0.4%胰蛋白酶提取猕猴桃皮、渣中的果胶适宜工艺为:料液比1:10.0,35 下酶解60 min。2种条件下均可从猕猴桃皮和渣制备出3.10%和1.39%的果胶。3.3.3 膳食纤维提取李加兴等18研究采用酸水解法,从猕猴桃皮渣中提取膳食纤维,即可提高原料利用率,又可在资源多次利用中获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收益。实验得到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 36.7

28、981、浸提液pH 2.54、提取温度80.2、提取时间101.2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猕猴桃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理论得率为48.1497%。考虑到可操作性,将最优提取条件定为料液比1:37、浸提液pH 2.5、 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0min。3.3.4 柠檬酸提取运用固态发酵法,采用黑曲霉NRRL567在加入2%甲醇的猕猴桃皮上发酵,柠檬酸的产酸率在60%以上,这与苹果渣的88%和葡萄渣的60%相近52。3.4 猕猴桃根、茎的综合利用猕猴桃根与茎中富含胶液、黄酮、多糖,中药中则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治疗肝炎等功效54。3.4.1 降血脂作用猕猴桃根在治疗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过程中起到

29、一定的作用。吴大梅等55给高脂血症大鼠服用猕猴桃根提取物,实验结果发现,猕猴桃根能明显降低血脂,提高血清中的一氧化氮水平并降低内皮素的水平。薛美兰等56研究了猕猴桃根浓缩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浓缩物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而且其降脂活性随浓缩物剂量增加而增强。此外,猕猴桃根浓缩物明显降低红细胞膜的丙二醛(MDA)含量,减少膜脂的脂质过氧化损伤。3.4.2 调节免疫系统作用科学研究表明猕猴桃根中的寡糖(AKOS)和多糖(AASP)均具有调节免疫系统作用,对于免疫调节尤其是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54。Park 等57用软枣猕猴桃根水溶性提取物PG 102 抑制

30、大鼠模型体内总IgE 合成,调节甲状腺激素I和甲状腺激素II的水平,在细胞因子水平治疗皮炎,疗效显著。3.4.3 根的其他药用价值猕猴桃根提取物对a-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抑制作用,依次其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潜在药用价值58。猕猴桃根中的多糖及三萜类化合物有清除氧化自由基和保肝降酶等重要作用59。3.4.5 茎的综合利用茎皮及髓中含有胶液,可经过水浸泡之后提取。猕猴桃胶的组成成分中,L-岩藻糖占15.78%、L-阿拉伯糖占12.74%、D-半乳糖占42.8460。植物胶作为造纸胶料和分散剂,可广泛用于造纸、印染、化工等工业部门外,在建筑工程上具有广泛通途。早在1974年,中华猕猴桃胶即铺设一段250

31、米的公路路面磨耗层,且至今完好,大大减少了公路维修、养护的费用61。4 猕猴桃综合利用的前景与展望中国在2012年已成为全世界种植猕猴桃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产量仍低于新西兰。近年来,我国虽然在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优良品种选育、高产有机种质推广、深加工系列有诸多研究。但由于猕猴桃加工冷藏保鲜技术仍旧落后,运输过程中腐败问题仍未解决,直接用于鲜果加工的猕猴桃占总量比例远低于欧洲、大洋洲等先进国家。且猕猴桃加工企业仍面临规模小、加工地与产业链距离远、产业技术含量低、抗氧化措施薄弱等问题。在对于猕猴桃综合利用方面,开展了如上诸多针对猕猴桃不同部分,尤其是果实加工副产物如果渣、籽、根、茎等的研究,力求提

32、高猕猴桃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对其深加工与多层次的综合开发利用。虽然在猕猴桃去皮工艺上未有重大突破;提取猕猴桃根或籽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仍较低,工艺过程过于繁琐,对车间环境要求高;此外,果脯、果酒、果醋中维生素C等损失仍停留在添加传统还原剂等层面,没有进一步从加工、包装层面进行创新。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国内猕猴桃产业在零售市场与工业加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猕猴桃果冻、软糖、色拉、冰激凌等新型产品极大的丰富了猕猴桃产品市场,人们对于猕猴桃所制成的保健产品的热捧,为猕猴桃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与空间。参考文献参 考 文 献1 张洁, 杨柏珍.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一):猕猴桃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J

33、. 植物学报, 1994, (1):53-56.2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校点本M.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9.3 朱鸿云. 猕猴桃M.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4 韩礼星, 黄贞光, 赵改荣等. 我国猕猴桃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 果农之友, 2004, (2):8-8.5 袁媛, 胡忠荣, 易芍文等. 世界猕猴桃研究与生产概况J. 云南农业科技, 2002:103-106.6 2014-2019年中国猕猴桃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2013.7 徐小彪, 张秋明. 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J. 植物学报, 2003, (6):648-655.8 张忠慧, 王圣梅. 中国

34、猕猴桃濒危种现状及迁地保护对策J. 中国果树, 1999, (2):49-50.9 Ferreira M S L, Santos M C P, Moro T M A等. Formu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unctional foods based on fruit and vegetable residue flour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DOI:10.1007/s13197-013-1061-4.10 肖祥, 孙荣进, 江善清等. 猕猴桃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

35、医药导报, 2014, (23).11 Bursal E, Gül?in . Polyphenol contents and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lyophilised aqueous extract of kiwifruit (Actinidia deliciosa)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1, (5):1482-1489.12 SHIROSAKI M, KOYAMA T, YAZAWA K. Anti-Hyperglycemic Activity of Kiwifruit Leaf (

36、Actinidia deliciosa) in MiceJ.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8, (4):1099-1102.13 张春红, 吴双, 许宁等. 超声波辅助提取野生软枣猕猴桃茎多糖的工艺优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6):297-299.14 王倩, 常丽新, 贾长虹等. 超声波法提取狗枣猕猴桃叶黄酮的工艺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 (2):43-47.15 韩俊娟, 木泰华, 张柏林. 膳食纤维生理功能的研究现状J. 食品科技, 2008(6): 243-245.16 王彦玲, 刘冬, 付全意等.

37、 膳食纤维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 2008, (3):1-4.17 潘曼, 钟海雁, 李忠海等. 酶法制备猕猴桃渣膳食纤维工艺研究J. 经济林研究, 2009, (1):29-33. 18 李加兴, 刘飞, 范芳利等. 响应面法优化猕猴桃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J. 食品科学, 2009, (14):143-148. 19 田龙. 猕猴桃果碱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7, (3):411-414.20 卢丹, 俞立超, 姚善泾. 中华猕猴桃果多糖的分离纯化与抗肿瘤试验研究J. 食品科学, 2005, (2):213-215. 21 刘延吉, 刘金

38、凤, 田晓艳等. 软枣猕猴桃多糖降血糖降血脂活性研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2, (1). 22 Piotr LATOCHA, Pawel JANKOWSKI, Jadwiga RADZANOWSKA.Genotypic Difference in Postharvest Characteristicsof Hardy Kiwifruit (actinidia Arguta and Its Hybrids), as a New Commercial Crop Part I. Sensory Profiling and Physicochemical Differences J.Foo

39、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1,44 (7):1936-1945.23 张蕾, 王彦昌, 黄宏文. 猕猴桃(Actinidia Lindl.)叶片与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 2010, (6):750-755.24 施春晖, 王晓庆, 骆军等. 上海地区15个猕猴桃品种引种适应性比较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4, (3):1-6.25 郭叶, 王亚萍, 费学谦等.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徐香猕猴桃储藏保鲜效果的影响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364-371.26 李忠宏, 姜道年, 陈勇斌等. 猕猴桃果浆贮藏

40、期间维生素C和叶绿素的变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6-18.27 Appel H M. Phenolics in ecological interaction:The importance of oxidation J.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1993(19): 1521-1552.28 金莹, 孙爱东. 植物多酚的结构及生物学活性的研究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 (9):27-29.29 朱春华, 龚琪, 李进学等. 猕猴桃果实加工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保鲜与加工, 2013, (1):57-62.30 李加兴, 陈双

41、平, 麻成金等. 猕猴桃籽油保健功能研究J. 食品科学, 2005, (9):511-514. 31 高愿军, 郝莉花, 张鑫等. 猕猴桃汁维生素C降解动力学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5):157-160.32 佚名. 猕猴桃果脯的加工J. 农村实用技术, 2014, (6):36-36.33 朱德泉, 王继先, 钱良存等. 猕猴桃切片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的优化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3).34 周翠英. 猕猴桃发酵果酒的研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 (3):101-103. 35 徐清萍, 朱广存. 野生猕猴桃酒发酵工艺研究J. 酿酒科技, 2010,

42、(10):79-81. 36 周一琴, 罗安伟, 刘兴华等. 猕猴桃酒天然优良酵母的筛选J. 中国酿造, 2008, (1):63-65.37 赵中胜, 韦娜, 富维纳等. 猕猴桃酒发酵工艺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6):3548-3550.38 刘延岭, 杨蕾, 蒋云刚等. 猕猴桃果醋饮料的研制及成分分析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4, (2). DOI:10.3969/j.issn.1674-506X.2014.02-018.39 王雪青, 兰风英, 邵汝梅. 高压对猕猴桃酱质量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1, (8):28-30.40 李加兴, 陈双平, 秦轶等. 猕猴桃果汁促进排铅功能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05, (4):22-27.41 孙旸, 孙春玉, 马骥等.

相关知识

我国主要栀子栽培资源分布与综合利用调查
向日葵副产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毛花猕猴桃栽培历史与资源分布及主要经济价值
综合利用
猕猴桃产地在哪,猕猴桃主要产地分布
九顶山区野生兰花资源分布及保护
【新华网】探访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
奇异水果猕猴桃
探访武汉植物园国家猕猴桃资源圃
【猕猴桃

网址: 猕猴桃资源分布与综合利用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41053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水杨酸处理对贮藏软枣猕猴桃果实品
下一篇: 猕猴桃.ppt.ppt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