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骨俱清写梅风——史载彦先生梅花作品浅析
在传统认知中,梅花一直是高人隐士清高品质的象征。
明代文震亨在其《长物志》中有一段评述梅的文字:“幽人花伴,梅实专房。取苔护藓封,枝稍古者,移植石岩或庭际,最古。另种数亩,花时坐卧其中,令神骨俱清,绿蕚更胜,红梅差俗;更有虬枝屈曲,置盆盎中者,极竒。蜡梅磬口为上,荷花次之,九英最下,寒月庭际,亦不可无。”
所谓“幽人花伴,梅实专房”就是讲,梅花一直有着被“专宠”的位置。也因此,历代均有画梅高手。从唐代梅之入画,到两宋时画梅风盛,发展到明清时,画梅佳作不胜枚举,近现代名家中,吴昌硕、张大千、刘海粟、陆俨少、陈少梅、陈之佛、于非闇、田世光、于希宁、董寿平等都有各具特色的梅花作品。从宋代以简约疏朗到明清时的稠密繁浩,从工笔细构到写意没骨,高手大家所呈现的作品各具风采,但有一点,凡具有视觉感染力和精神吸引力的作品均“神骨俱清”,将梅花其物与人所赋予其的精神性融汇于画面,绝无俗念俗气。
纵观当下,画梅者众多,但,恶俗者亦多,一些以所谓“一生画梅”之人的作品其实都很“恶俗”,而且,加上现在传播手段的便捷,这些人又影响着众多缺少自我审美判断的追随者。
其实,自然无俗物,只有人的俗念和俗法而致俗气。
画梅亦然!
近日,偶然的机会欣赏到史载彦先生的“梅花”作品,甚为吃惊,吃惊之余是兴奋。因为,在史载彦先生的梅花作品中看到了“高古”之韵,感受到了“雅致”之风。
史载彦先生的梅花作品均为“墨梅”,有着明显的宋人风格,但是又避免了宋时“院派”的刻意工细,过度修饰,从而使得画面刻板有余的表现形式,而且也没有太过狂放恣意,特别强调所谓“苍劲”之态。其作品以淡墨描线勾勒花朵、花蕊,在交错处密、疏散处疏,很好地拉开了画面层次。有的作品枝干皆以浓墨勾点主干,加以淡墨分染,使得画面呈现出墨韵生动、清新雅致的风格。有的作品枝干皆用浓墨勾皴,舒展挺秀,而且枝干的穿插、交让处理得非常用心,疏密有致,疏影横斜,布局舒展又不乏紧凑,给人以淡雅宁静的感觉。
从史载彦先生的梅花作品看,很显然他对前人的梅花作品有过认真的钻研,尤其是清代杨州八怪中汪士慎、金农,以及清代另一画梅高手王冶梅的作品有过较深的涉猎。因为,我们能从其作品中欣赏到汪士慎水墨梅花冷峻、高逸的气质,在构图及表现上有汪士慎作品中枝与花并不是太繁,但其间有一股舒香冷气的风格,这正是汪士慎被称为“迥出尘埃”、“不食人间烟火”的原因。同时,在史载彦的梅花作品中,也有王冶梅“瘦梅”、“铁梅”之风骨。而金农作品中的古拙天真,清奇冷艳特点也在史载彦先生的作品有所体现。
元代画家王冕亦以画梅称著,王冕在“墨梅图”自题诗中写道:“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这首诗表现出的正是画家追求自然与人为艺术之间的互动与和谐,而王冕在其所画梅花作品中表现出的纯净内敛,柔韧素雅,不炫耀色彩的特质,也可以在史载彦先生的梅花作品中让人有所体会。
可见,史载彦先生的梅花创作是得传承于前人,又自化于自身的一种努力,也正是这样的努力,使得他的作品彰显着传统的高古风韵,也有着自我学习的精神追求。(梁生智)
(责任编辑:卢相汀)
相关知识
梅花梅骨梅神梅魂.ppt
她4岁出家为尼,30岁为爱还俗,重点是画的一手好梅花
梅花诗词作品
写梅花傲雪的散文【五篇】
写梅花或雪的古诗
梅须有梅气骨一一闫友会
孙涛先生梅花摄影作品欣赏
国画梅花 梅花图傲雪凌霜 梅开五福
写雪和梅花的诗句
纪念张充和辞世两周年|桃花鱼——想起张充和先生
网址: 神骨俱清写梅风——史载彦先生梅花作品浅析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339693.html
上一篇: 花之誉——正月梅花神 |
下一篇: 从果子到花色,梅花是怎样塑造了中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