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对杨梅园土壤肥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林业科技》 2013年04期
作者本人免费下载 |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不同栽培模式对杨梅园土壤肥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柴春燕 董建国 徐绍清 房聪玲 黄士文 袁位高 开通知网号
【摘要】:以浙江省慈溪市的杨梅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杨梅清耕、杨梅生草、杨梅-茶树混交3种栽培类型对杨梅果园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结果表明:杨梅清耕园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均大于70 mg/kg,说明土壤养分能很好地供应杨梅生长。生草栽培可增加杨梅园植物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杨梅单果重比清耕园增加0.8g,增幅7.6%。因生草园速效钾含量低于70 mg/kg,故应适当施用钾肥。杨梅-茶树混交园土壤的全磷和全钾含量相对较高,不仅有利于提高杨梅的果实品质,也可提高茶叶的品质,但应适当地施用氮肥。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姜兴东;赵慧宇;马迪;王新全;王强;王敬国;浙江省杨梅果实品质发展现状探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23年04期 2 柴春燕;徐绍清;冯林国;陈晓强;华建荣;倪穗;环境友好型杨梅园高效栽培类型与综合效益评价[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9年01期 3 王亚麒;魏立本;易忠经;赵建;袁玲;烟末(梗)有机肥对3种不同类型作物土壤养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年05期 4 房聪玲;周和锋;朱杰旦;陈世强;慈溪南部林地资源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9年05期 5 徐绍清;柴春燕;谢国权;黄士文;杨梅老树复壮技术[J];林业科技通讯;2017年10期 6 黄士文;杨梅栽培研究综述[J];中国园艺文摘;2015年06期 7 柴春燕;宋绪忠;徐绍清;郑金土;杨梅园土壤酸化原因及改良措施[J];现代园艺;2015年14期 8 柴春燕;黄士文;周和锋;徐绍清;黄炜萍;梁森苗;杨梅大棚促成栽培关键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恩婷;山苍子林下间作模式与效果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3年 2 王亚麒;烟末(梗)有机肥对玉米、杨梅、蔬菜产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7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梁森苗;王勤红;倪国富;钱丽萍;赵贤生;戚行江;杨梅园自然生草对土壤肥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2年05期 2 颜晓捷;黄坚钦;邱智敏;努尔阿米娜·热合曼;朱旻华;吴家森;生草栽培对杨梅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钟浩明;谢岳耀;杨梅树的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0年09期 4 邓丰产;果园生草的生态效应及在果树上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9年01期 5 陈锦翠;杨梅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实践总结[J];浙江柑桔;2006年01期 6 柴春燕,郑世伟,王天飞,王岳善杨梅不同栽培模式效益评价[J];浙江林业科技;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春燕;董建国;徐绍清;房聪玲;黄士文;袁位高;不同栽培模式对杨梅园土壤肥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林业科技;2013年04期 2 柴春燕;宋绪忠;徐绍清;郑金土;杨梅园土壤酸化原因及改良措施[J];现代园艺;2015年14期 3 张天逵杨梅园优质杨梅令消费者叫好[J];农村实用技术;2003年07期 4 裘忠灿;蓝海燕;裘栋梁;杨梅园白蚁绿色防控关键技术[J];现代园艺;2024年01期 5 蒋志辉低产杨梅园改造措施[J];广西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6 吕豪豪;梁森苗;刘玉学;江波;吕爱华;钟哲科;杨生茂;浙江地区杨梅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异特征与污染风险评价[J];果树学报;2017年04期 7 甘青;贺珑;罗洪;杨梅园投放诱杀包防治白蚁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3年08期 8 程东华;唐吕佳;孔思梦;吴霜琴;万志兵;杨梅园土壤肥力调查与分析[J];安徽林业科技;2019年02期 9 柴春燕;徐绍清;冯林国;陈晓强;华建荣;倪穗;环境友好型杨梅园高效栽培类型与综合效益评价[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9年01期 10 龚洁强7~9月枇杷、杨梅园管理要点[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志凤;陈先清;塑料大棚小气候特征与杨梅生长[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2 施力军;黄天述;吴庆华;蒲祖宁;闫志刚;侯小利;不同栽培模式对广佛手幼林生长的影响[A];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3年 3 程筵寿;速生工业原料林栽培模式试验初报[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三卷 林业分卷)[C];2006年 4 刘昌文;何钟佩;李召虎;田晓莉;棉花超高密植暨高矮配置栽培模式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韩强;励建荣;陈卫;叶立斌;响应面法优化杨梅渣中槲皮素提取工艺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大亚湾杨梅坑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陈香秀;福建三明地区杨梅资源及其栽培利用[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8 梁森苗;戚行江;沈波;求盈盈;谢小波;郑锡良;杨梅全程品质栽培关键技术探究[A];首届长三角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陈方永;叶春勇;赵凯;任正初;对转型期我国杨梅产业发展的若干看法[A];首届长三角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戚行江;谢小波;求盈盈;邱立军;梁森苗;张跃建;郑锡良;杨梅生长的土宜性研究[A];首届长三角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震;新型栽培模式对玉米纹枯病与大斑病流行动态影响及灾变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2 徐海成;冬小麦高产高效群体构建的栽培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3 李建良;杨梅苷对小鼠抗骨质疏松作用的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23年 4 朱艳云;杨梅渣酵素的制备及其抗氧化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22年 5 陈方永;‘东魁’杨梅(Myrica rubra cv.Dongkui)两个变异材料的发掘及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6 马泽刚;杨梅黄酮对大鼠下丘脑γ-氨基丁酸系统的调制作用及对6-羟基多巴胺损伤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的保护作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7 孙贤贤;碳化杨梅/石墨烯吸波体的介电调控及宽频吸波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2年 8 杨海花;杨梅叶原花色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立平;杨梅园节肢动物群落及杨梅果蝇治理核心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邓桥江;栽培模式对再生稻稻田土壤肥力、温室气体排放与产量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3 崔红;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干物质生产与养分吸收利用特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4 吕楠;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形成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5 李文龙;栽培模式对黑龙江玉米光合生理、茎秆理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6 么宏伟;不同替代料及栽培模式下黑木耳品质综合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7 陈军晓;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效益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8 段君君;栽培模式对芸豆植株生长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8年 9 杨雨松;滑盖式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垄向栽培模式产量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10 魏先杰;栽培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郑文 曾福泉 通讯员 邵敏 张泽民;杨梅园迎来“及时雨”[N];浙江日报;2020年 2 记者 龚建国 杨红伟;“荒山上的收益也比良田高得多”[N];红河日报;2012年 3 记者 周化虹 实习记者 黄芍 通讯员 符斌 罗瑞凯;钦北100多个杨梅园开园迎客[N];钦州日报;2009年 4 陈显明 张琳娜;二九〇示范推广极简栽培模式初见成效[N];北大荒日报;2019年 5 通讯员郭珍;棉花新型栽培模式增产显著[N];伊犁日报(汉);2010年 6 记者 邱锐;新型栽培模式助农增收[N];广元日报;2008年 7 撰稿 记者 陈雅菲;为“梅”而来,向美而行[N];宜兴日报;2024年 8 记者 马爱平;新栽培模式可使番茄含糖量提高60%[N];科技日报;2020年 9 本报记者 杨继春;农民热衷新型栽培模式[N];新疆日报(汉);2011年 10 记者 文志辉;农科所探寻温室大棚栽培模式[N];吐鲁番报(汉);2009年
相关知识
不同轮作模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不同土壤肥力下栽培管理模式对棉花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体系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行内生草和覆布对葡萄园微气候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生草覆盖对果园土壤养分、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2种栽培措施对温室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不同氮磷钾滴灌肥施用量对欧李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
不同轮作模式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橘园土壤及果实品质影响研究
网址: 不同栽培模式对杨梅园土壤肥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269825.html
上一篇: 我国杨梅主产地土壤养分状况的分析 |
下一篇: 2021年杨梅果园土肥怎样施杨梅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