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竹刻大师
朱 鹤
字子鸣,号松邻,明隆庆、万历年间嘉定(今属上海)人,为明代竹雕著名流派嘉定派创始人。能诗善画,艺术修养极高,他能在很小一的竹面上刻出美妙传神的山水人物、花鸟楼阁,由于雕刻精巧,世人极为珍爱,朱鹤本人文学艺术造诣很深,且有创造精神。他性情孤僻,与俗寡合,但却时常与书画名家、文学家交往,因其善书画,通古篆,早年又得缪篆不传之密,所以在他的竹雕设计和制作中,经常以笔法运用于刀法之中,其所制作的笔筒、香筒、臂搁,佛像等,虽然有的朴茂质拙。有的精妙绝伦,但又大多是以“洼隆浅深”,刻五六层的镂空深刻透雕进行制作的。朱鹤认为:如果不进行透雕和深刻就不算雕刻。因此,他将南宗画派揉合在北宗的雕刻之中,创造出深刻法,为唐代以来发展的竹刻艺术开辟了新的途径。其作品深受当时士人的器重,人们争相求购,得到他器皿的人,不呼器名,而是直接以“朱松邻”称之。甚至到了清代中期,乾隆帝看了他刻制的竹器,也题有“高枝必应托高土,传神莫若善传神”的诗句加以赞扬北京故官博物院藏有他的浮雕“海棠花”笔筒一只。特别是南京江苏省博物馆所藏竹刻“松鹤”笔筒,是用竹筒表现一段松干,上面曲折生出小枝,校间站立一只仙鹤,构图和谐,西面雅静,刀法极熟炼'充分体现出朱氏竹刻的杰出技艺。
朱 缨
明代工艺家,字清父,号小松,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朱松邻之子。他能制作古朴而秀美的盆景。因此,嘉定的盆景和竹刻一同名扬天下。小松继承家法,工小篆、行草,擅画长卷小幅,精书善画。不轻易出刀刻竹,所以其作品极为难得,甚为珍贵。所刻竹木古仙佛像,鉴者谓“胜于吴道子所画”。又有雕琢犀、象、香料、紫檀之图匣、香盒、扇坠、簪钮一类,奇巧夺人。与父朱鹤、其子合称“嘉定三朱”。1966年,上海宝山县明墓中出土一件朱缨阳刻镂雕“刘阮人天台图抒香筒一件,极为难得,现藏上海博物馆。
朱稚征
号三松,小松的次子。继承家法,并发扬光大。朱氏竹刻,传到三松,己有三代,技艺也达到了高峰。三松性情淡泊,善刻瘦竹枯木。竹刻也不轻易下刀,必等有创作的兴致和得到好倚料时才制作。创作态度也极为认真,每雕一件,往往经年之久。三松所刻笔筒、臂搁以及小动物,在当时已很宝贵,到了后世,更是声名远扬,价比金贵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他所雕的“谗翁”一件,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他的竹雕“松阴高士”笔筒一件。
秦一爵
明代嘉定人。学嘉定派技法,又能自己立意创新,传世作品绝少。北京故寓搏物院藏有秦氏竹雕“张果豫”一件,极为珍贵。
孟仁父
明代木雕刻家,以创制嵌金银丝木雕器而闻名。所作器皿以仿古式杯、斝尊、彝等为多见,上嵌金银丝,并加刻铭文,极为古雅。曾为孙克弘制作过紫檀木酒斗两只,上雕刻陶渊明赏菊图,用银丝嵌出“渊明赏菊”四个篆字,底部刻“孟仁父制”款,刻工和嵌银丝都很精美。今南京博物院收藏有孟仁父制《木雕嵌银丝酒匜》一件。
沈大生
嘉定人,明代遗民。能诗善画,多才多艺,继承嘉定派朱氏的雕竹技艺。上海博物馆藏有沈大生浮雕“庭园读书图”笔筒一件。
尚 勋
生卒年不详,活跃于清嘉庆、道光时期(1796——1850)的竹刻名家。善刻留青法,造诣极高。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其《浅浮雕竹林七贤图笔筒》和《八骏图笔筒》,上海博物馆收藏其《桐荫煮茗图笔筒》,广东省民间工艺馆收藏其《溪船纳凉图笔筒》等。尚氏的《载鹿浮槎笔筒》等,今已流失海外。
周乃始
清代嘉定人。工诗善画,颇有才气,也喜竹刻,擅刻芭蕉丛竹。上路博物馆藏有其浅刻芭蕉人物笔筒一件。
岳鸿庆
字余三,清道光、咸丰年间浙江嘉兴人,岳飞的后代。工于刻竹,运刀如笔,一时称绝。还曾以竹雕刻技法,刻《紫檀木梅花图大笔筒》,由画家张子祥落墨,余三奏刀,千枝万蕊,生机勃勃,虬枝老干,皱纹疤结,浑古有致。今上海博物馆收藏其竹刻《游鱼图》扇骨一柄。
王永芳
清代嘉定人。工刻竹,所刻字体多学苏东坡,清劲风骨存。上海博物馆藏有王永芳浅刻苏字千论书”行体笔筒一件。
吴三藩
清代嘉定人,字鲁珍,号东海道人。初学嘉定派朱珉技法。后自刨嘉定派中一支脉。即薄地阳文竹雕。流传于世的作品多为人物、花鸟笔筒及行草书法臂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吴氏木雕人物笔筒一件。上海博物馆藏其薄地阳文浮雕“松下老人”竹臂搁一件;薄地高浮雕“二乔”竹笔筒一件,一面雕“二乔图”,一面刻七绝一首,款为“吴三藩”三字,极为珍贵;又藏“松荫迎鸿图”竹笔筒上件,属“磋溪吴三藩制”款,亦极为稀珍。
朱文右
吴鲁珍之婿,得吴氏指教,颇能传其技法。传世佳作有“合鞋瓣”竹笔筒一件。
封锡爵
清代嘉定人。专工刻竹,人品高洁、技艺超绝,因而声名远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封氏竹雕“白菜”笔筒一只,整个笔筒雕成白菜形状,造形自然别致,底有“封锡爵”三字篆夹园杉阳文印款。
封锡禄
清代嘉定人。性情落拓不羁,精于竹刻,于康熙年间被招人宫廷,成了御用刻竹艺人。他尤其擅长用竹根雕刻人物像。他还擅刻核桃、橄榄核等工艺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其竹雕人物山水笔筒下件,有“壬寅三月”和“封锡禄”名款;叉,上海博物馆藏其竹根雕“罗汉”及“狮子戏球”立雕各一件。
封锡璋
清嘉定人。锡禄之弟,也精竹刻,也是御用竹刻艺人。上海博物馆藏其浅浮雕竹笔筒一件。
封品官
清嘉定人,善竹刻,尤擅竹根雕人物。
封三元官
清嘉定人,工刻竹,技法出于封门家族,尤擅竹根雕人物。
封始镐
字彝周,清嘉定人,传承父辈竹雕之艺,擅长竹雕人物,亦名噪一时。《竹人录》记载,其“好读书,旁及镂剔人物,浓纤合度。”据《清档》记载,清雍正间(1723——1735年),其与封始歧同在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牙作供职。
封始歧
字时周,清嘉定人,善刻竹木牙雕等。《竹人录》记载,其“性活澹,家贫无以自给,籍技能以资衣食,所制亦工妙”。雍正初年,由苏州织造高斌荐入清宫造办处牙作供职,其当差之名为“封歧”。今传世品有《封始歧款竹根雕伏虎罗汉》。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封始歧款牙雕山水人物小景》。
封始豳
字绵周,清嘉定人,封锡禄之子,著名竹雕刻家。技艺高超,不在其父之下,尤善竹根雕人物。
封文官
清嘉定人,工刻竹,尤善竹根雕人物。
封小姐
佚名,清嘉定人,《竹人录》载其“工刻竹根蟾蜍,时人珍之,以一蟾蜍易银一两”。
封颖谷
清嘉定人,封锡爵之子,亦工镂竹,承传封门竹刻技法,善竹根雕人物。
封云生
清嘉定人,师承封门技法,善竹根雕人物。
顾 珏
清嘉定人。他的刻竹,一反朱氏等人传统的平淡天然的风格,转向精雕细刻。他的作品都要经过一二年时间才能完成。独立门庭,自创一派。上海博物馆藏有其竹根雕“群仙祝寿图”一件,制作精细,用刀细密,是其代表作。
施天章
清嘉定人。字焕文,清代著名竹刻家和象牙雕刻家。生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竹刻妙若神工;技艺超群,曾师从于封锣禄,擅长竹根人物雕,人物神情态度极为生动逼真,风格古朴苍老。卒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享年七十三岁。今传世品有《施天章款竹雕佛手》,竹根雕童戏各一件。风格苍深浑厚。
周 颢
(一作周灏),字晋瞻(一作峻瞻)号芷岩(或作芝岩),又号雪僬,尧峰山人,晚年号髯痴,人称“周髯”。清嘉定南翔人,生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八十八岁。周氏多才多艺,能诗善画擅刻竹,绘画曾问业于王石谷,得其指授。刻竹师法嘉定朱氏技法,又别树一帜,神明于规矩之中,变化于规矩之外,独创“陷地深刻”之法,为清代竹雕史上承上启下之人物。周氏竹雕技艺功力自深。所作山水、树石、花草、丛竹、人物等,皆不用稿本。其山水首次将南宗画法移入竹刻,尤为清人所称许。周氏擅长多种竹刻技法,今传世作品亦较多,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周芷岩松壑云泉图笔筒》和《竹石图笔筒》均采同阴刻法,以刀代笔,表现墨韵,极为流畅自然。而《竹雕杏花笔筒》、《竹雕兰花纹臂搁》和《竹枝图臂搁》等,则为“陷地深刻”法之风格,颇有新意。
浦 灿
字万山,号鹤汀,清代嘉定人,秀才。善画,画松学荆浩,虬枝夭矫,孤干蟠穹,一宝高悬,长凤飒飒。师从周芷岩学竹刻,刻竹与用墨韵颇能相合,亦为嘉定竹刻名家。
周 笠
字牧山,清嘉定人,周颢之侄。善刻竹,与周颢齐名。擅长绘画,山水师法元四家,水墨花卉生意盎然。周笠少时与周颢同学画,同刻竹,但各得其意,各不相袭。清人评其作品“生意远出,神气内涵,万点当虚,千层叠起,浑厚中自露秀色”。周笠晚年客居扬州,六十岁而病卒,今传世作品较少。
周之礼
字子和,号致和,江苏长州人,晚清竹刻家。刻竹摹金文字,极为精工老到,有书卷气。
周 锷
字剑堂,清嘉定人,生年不详,善刻竹,尤精刻扇骨边小字。所刻多由同里著名书家浦熙作书,周锷奏刀,所镌精工细巧,“细如蝇须,而分行布白,层次井然,见者诧为鬼工。”卒于嘉庆中期。
张希黄
清江苏江阴人。精于刻竹,创造了去地阳文留青竹雕,风格独特。善于运用竹筠色泽的对比变化,表现浓.淡,极有意趣。上海市博物馆藏有其留青笔筒一件”另有“归去来辞”山水笔筒一件,雕刻得细致工妙。
潘西风
清代浙江人,精于刻竹。郑板桥称他的技艺为濮仲谦以后,金陵派竹刻的第一人。有诗赞誉道:“老桐与竹结知音,苦竹雕镂苦费心。十载竹西歌夜吹,几回烧去竹为琴”。“老桐,即人们对他的戏称。上海博物馆藏其浅地刻临恽寿平梅花笔筒一件。
时澄之
字志范,清嘉定人,时钰之孙,善刻作,共名与时其泰相埒。
时大经
号甫堂,时以成次子,善刻阴阳文山水花果与虫草。设肆于嘉定城中,名“文秀斋”,店中陈列着竹刻假山一座,古雅浑朴。喜刻大件,如竹狮子、高尺余,寿星为二尺余。其他如蟾蜍、灵芝、淡巴菰盒等,极精工。
吴之璠
字鲁珍,号东海道人,生卒年月不详。初居嘉定南翔,后迁徒天津,活跃于清康熙年间,为朱三松之后嘉定竹雕第一高手。擅圆雕和浮雕,深浮雕师法朱氏,浅浮雕乃自创一门,名“簿地阳文”。今传世作品较多,著名的竹雕有《二乔并读图笔筒》、《老子骑牛图笔筒》、《荷杖僧笔筒》、《丁山射雁图笔筒》、《松荫迎鸿图笔筒》、《黄扬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松溪浴马图笔筒》等,现分别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处。
时其吉
字大生,时钰次子,清嘉定竹刻名家。师法其父竹刻技艺,精刻竹,尤善深刻,擅摹刻名山胜水。
时其泰
字赓飏,清嘉定人,时钰之孙,善刻作,其名与时其泰相埒。
吴嵩山
一作松山,清代嘉定竹刻名家,居南翔寺,后流寓维扬。师从周芷岩学画刻竹,工画,亦擅竹刻。
时其祥
字天行,时钰次子,清嘉定竹刻名家。善竹刻,善摹名山胜水,工细极至,一丝不苟,故每成一器需耗时数月。竹刻与兄齐名。
严望云
一作阎望云,明代万历年间著名木雕艺匠,善制木器,极为精工,曾为嘉兴大收藏家项元汴做过香几、小盒等器具,放在项氏藏书画的“天籁阁”中,极受项氏推崇。还为项氏制作一只竹根杯,作荷叶的形状,旁雕有蟹和莲房,精巧雅致。
时汝鉴
号芳林,时澄之子,清嘉定人,工古篆八分书,师承父祖竹刻之艺,善刻阴阳文,尤善刻人物花卉。
严 煜
字敬安(一字云高),清代嘉定人,据南翔寺。工画山水、花鸟,亦能写竹石,尤精研金石、六书之学,从周芷岩学竹刻,得不传之秘,遂成为嘉定竹刻名家。
时以成
号炳南,时汝鉴之子,承父祖家传,善刻阴阳文山水,深浅合度,雅俗共赏。花卉尤能出新意动人。
杨 澥
原名海,字竹唐,号龙石,清江苏吴江人,晚清竹刻家,善治印,精刻竹。印章以秦汉为宗,于金石考据之字靡不精核。竹刻善摹金石文字,刀法深圆,风格独特。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卒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享年五十九岁。
杨 褒
字圣荣,号古林,清代以擅长竹章篆刻出名的竹刻家。家贫无以谋生,遂卖竹刻为业,首创竹章篆刻,时人争相收藏。著有《寓意》、《竹章印谱》二卷,年七十而卒。
杨 谦
号吉人。杨褒之子,继承父业,以卖竹刻为生。除竹刻之外,亦善书画、篆刻和雕刻,擅长写墨竹,作李斯篆,雕琢玉石印章等,都属精古。
时 沅
字湘华,自号卧牛,江苏嘉定县人,竹刻名人时大经的儿子。时氏一门数代,都以刻竹闻名。传到他已是时家最后一小艺人,所刻竹臂搁、笔筒的山水刀法,颇似王恒,可惜年轻时身体残废,但仍经常卧床刻竹不倦。
时 钰
字世贤。清初嘉定人,好吟咏,擅竹刻,为清前期嘉定竹刻名家。其二子一孙均承传其技法,成为一时竹刻名家。
汪曾銮
字敏甫,号听园,先世居江阴,后迁居嘉定,清晚期时人。精六法,善治印章,书法学王右军,善以刻印章之法刻竹,亦善刻黄杨、檀香印章,其上刻兽钮,甚古雅。
张步青
清乾隆、清嘉庆年间嘉定人,自学刻竹,无师处通。技艺娴熟,风格与邓用吉相仿佛,曾刻两件折枝蔬果,秀逸玲珑,为世所珍。由于隐逸,虽有绝技,鲜为人知。
张陈典
字徽五,号毅庭,嘉定人,本姓陈,外祖张用之立为后,因传医业。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任铜仁知县,有惠政。九岁能文,及长工诗,精行草,善画写意人物,亦善刻竹。所制笔筒,镂空深刻,极为工巧。著有《燕翼堂集》等。其竹刻为其学问所掩而不出名。今传世名作有《留青深刻笔筒》一件,为黄允之氏所收藏。
张宏裕
字百福,清中期嘉定竹刻家,擅长人物画,以竹刻小像而著名。初多刻花果之类,未足尽其技,遂改为专雕竹根人物小像,无不毕肖。《竹人录》载其“独以三寸竹为人镂照,自朱氏至今,别开生面矣。”
张鉴轩
一作张监轩,广东潮州著名的木雕艺人,他所雕刻的圆雕蟹篓在1957年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展出,引起轰动,并荣获国际奖。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内陈设的两件大型全漆木雕《花鸟》和《鱼虾》,亦出自他之手。
张开福
生卒年不详,浙江海盐人,张燕昌之子,清后期浙江著名竹雕刻家。
张希黄
生卒年代及里籍均年不详,或云为浙江嘉兴人,或云江苏江阴人。张氏活跃于明代中晚期,以擅长“留青竹刻”而名扬于世,改进和发展了前人的“留青”技法,使之成为明清竹雕中别具一格的品种。传世的张希黄作品并不多,代表作《山水楼阁图笔筒》今收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美国弗里尔艺术馆亦收藏有其作品。
张 辛
字受之,浙江海盐人,张燕昌之侄,善刻竹、治印。清后期浙江著名竹刻家,客居北京染疫而卒。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卒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年仅三十八岁。
张学海
一名张学,清晚期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人)人,光绪年间,以擅雕竹根而闻名。崇尚古朴,精选雕材,细心雕刻,得朱松邻秘法。曾用半年时间,雕成一只高达一尺以上的狮子,神态凶猛生动,是他晚年的杰作。他家的柜下桌边,常堆满老竹根,平时常对这些竹根观察,一旦心有所得,随即雕刻。年八十而卒。今传世作品有《张学海款竹根雕弥勒佛》一件。
张燕昌
字芑堂,号文鱼,又号金粟山人,清浙江海盐人。善篆、隶、飞白、行楷,精金石篆刻,工画兰竹、花卉、山水、人物,亦精竹木雕刻。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优贡,嘉庆元年(1796年)举孝廉方正。生于乾隆三年(1738),卒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享年七十七岁。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张燕昌刻梁同书铭紫檀书筒》。
张应尧
清康熙时人,善刻字,媚丽疏秀,有晋宋人风格。今有其所制竹臂搁传世,为钱石桥所收藏。
张志鱼
字瘦梅,号通玄,北京人。善书画、治印,最精于竹刻,最将名人书画缩刻于竹刻扇骨上,不失原作精神。曾刻扇骨八千余柄,造诣极深,是近代北京刻竹第一高手。曾设“寄斯庵美术社”于北平劝业杨三楼鬻刻,所作以花卉为多。晚年寄居上海,卒年七十余岁。
张珠春
浙江东阳县湖溪人,著名东阳木雕艺人,擅深雕、透雕。浙江绍兴东岳殿内有他雕刻的《关公保皇嫂》、《三娘教子》、《岳母刺字》和《昭君出塞》等历史故事木雕,人物形象生动,雕刻技艺精湛,去逝时年仅四十多岁。其弟张珠发亦擅木雕,尤善雕“花板”,寓居上海,以雕刻为主,亦四十多岁左右去逝。
张楫如
名钰,号西桥,近代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早年在苏州学木版雕刻,得到师传技艺,后客居上海,专为人刻竹。以刻字为主,偶有刻画,技艺很高,尤擅刻阳文字,世人求其作品者众,名声雀起。曾缩刻钱梅溪摹汉石经于扇骨上,凡四百二十余字,皆刻阳文字,精湛绝伦。又缩刻青铜器的铭文,石鼓文等于竹扇骨,平刀和拳刀并举,操纵自如,精细入神。所刻各种篆籀文尤精。年五十四而卒。今苏州狮子林还留有他所作的石刻字贴,但其所作竹刻流传极少。
范尧卿
字遥青,当代著名农民竹刻家,江苏常州人,农民出身,曾得竹刻名家白士风先生指点,自学成才,擅长留青法和深浅阴刻法,作品极为传神。20世纪80年代,其作品曾随“中国竹刻展”到美国展出,有些作品为外国博物馆收藏。代表作有《红楼梦人物鸳鸯臂搁》、《丛竹雉鸡臂搁》、《荷塘翠鸟臂搁》、《嬉秋图臂搁》等。
金绍坊
字季言,号西崖,现代著名竹刻家。生于1890年,卒于1978年,浙江吴兴人,卒业于圣芳济学院。原学土木工程,受其胞兄著名国画家金绍城的影响,转而爱好金石书画,以后又师从其仲兄金绍堂学竹刻,悟性极高,不久便赶上并超出其仲兄的水平。西崖与当时的书画界名流交往颇多,其所制扇骨、臂搁等,多由书画名家吴湖帆、吴昌硕、张大千、赵叔孺、郭如庭、江寒汀等人落墨,西崖奏刀。今存世品较多,并有《金西崖刻竹》拓本行世,作品主要为扇骨、臂搁、笔筒等,大部分精品均收藏在上海博物馆。
金绍堂
字仲廉,号东溪,浙江乌程(浙江湖州市)人,竹刻名家金绍坊之兄。擅长刻竹,精细而有法度,所刻名家墨迹都极工妙,所刻的阳文山水、花鸟,技艺不在吴之璠、周芷岩之下,与其弟金绍坊同享盛名。
洪孟潺
浙江省浦江县人,著名竹木根雕刻家,对根雕刻技艺造诣颇深,人们尊称其为“洪师”。擅长利用树根、竹根的天然弯曲形态,雕刻造型优美的“八仙”、“寿星”、“龙凤”之类作品。20世纪50年代去世。现浦江县著名树根雕艺人张竹山和徐长庚,即为其学生。
侯松青
嘉定人,工刻竹,擅作人物笔筒,《竹人录》载其为晚期清嘉定刻竹名手。
侯友鹤
嘉定人,工刻竹,《竹人录》载其为晚期清嘉定刻竹名手。
侯崤曾
字晋瞻,明末清初嘉定人,嘉定派竹雕刻家,师法嘉定朱氏深刻技法,作品以高浮雕、圆雕为主,兼施镂空雕。所雕作品以笔筒为最多,亦最为精工,最受世人喜爱。
胡 钁
字菊邻,清浙江石门人。善治印,工刻竹,治印名声和吴昌硕不相上下,刻竹极精,所刻扇骨技艺亦不下于蔡照。
赵学海
清康熙、乾隆年间人,善刻竹、木、牙、诸器,竹刻阴阳文山水人物,工细无匹。嘉定人,后侨寓苏州,所刻牙筒、笔床、书镇,亦能入品。
钟山隐
又名钟山英,当代竹刻艺术家,1930年出生于浙江铜乡马镇,祖籍浙江绍兴。年轻时爱好金石书画,拜著名书画家邓散木先生为师,在钻研书画篆刻艺术同时,又潜心研究竹刻,大有长进,终以不凡的竹刻技艺闻名于世。求其竹刻作品者,络绎不绝。20世纪70年代,其作品在北京荣宝斋销售,尤受日本客人的喜爱。钟氏竹刻刀法苍润古朴,行刀处时如行云流水,时如苍柏秃岩,竹画静穆苍茫,平正安祥。其竹刻以折扇和笔筒为多,亦为竹臂搁,多以名家书画为蓝本,有花卉、山水及书法等。以其独到的刀法融合于心,聚力于腕指,将名家原作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钟氏竹刻艺术得益于金石篆刻,植根于中国文人画,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人特有的审美心理,表现了清雅、高洁、脱俗的气质。
钱大昕
一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居士,清乾隆时嘉定人,十五岁时进秀才,有“神童”之称。乾隆十九年(1754年)成进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补侍讲学士,后升少詹事。凡文字、音韵、训诂、历代典章制度、古文地理沿革、金石、画像、篆隶及算术、历法等,无不通晓。亦善竹刻,其学问博大而掩盖了其刻竹之名。今传世品有钱氏所制小笔筒一件,为叶玉莆所收藏,曾在上海文献展览会上展出。另一件为竹臂搁,为潘韵孙氏所收藏。
秦一爵
明末清初嘉定竹刻名家,擅刻竹,法本朱稚征而能运以己意,以高浮雕、圆雕为主,风格近朱氏,为嘉定三朱之后嘉定派竹雕艺术代表人物之一。平日矜贵不苟徇人求,故传世品极少,今有秦一爵款《美女读书图笔筒》传世。
相关知识
中国历代花卉名著
编织、竹刻、刺绣、丝网花…… 3000手工艺品展示民俗
中国历代植物引种驯化梗概
《(精)中国历代花卉诗词全集(共6册)》
[转载]中国历代花卉名著
头发上的文化演变:中国历代发型欣赏
科学网—中国历代植物引种驯化梗概
中国历代墨竹画概说.doc
好书推荐|诗书作伴之 《中国历代花卉诗词全集》
80后听障小伙“手起刀落”创造美 上海市民海派插花大赛秋色中落幕
网址: 中国历代竹刻大师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138302.html
上一篇: 徽州竹雕“老树开新花”:文创产品 |
下一篇: 【文玩杂说】竹刻技法以及代表人物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