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湖北省草莓育苗特点及关键技术

湖北省草莓育苗特点及关键技术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4-12-06 11:50

湖北省草莓育苗特点及关键技术

一、湖北省草莓生产概况

湖北省草莓商品化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市县进行露地栽培,品种主要有宝交早生等。90年代,大量浙江种植户到湖北武汉、荆州、黄冈等地种植大棚草莓,将丰香草莓品种和大棚双层保温促成栽培技术引入湖北省各地,使草莓供应期提前至12月,并迅速在全省各地推广应用,至2000年,全省草莓大棚促成栽培快速发展,逐渐在武汉东西湖区、荆州沙市区、宜昌宜都等地形成了规模种植。

目前湖北草莓产业形成草莓苗、果品、观光采摘三大分支。2023年全省种植草莓约1. 17万hm2,育苗面积约为2 3 40 hm2,总产值约60亿元。湖北草莓栽培面积趋于稳定,但栽培区域日趋扩大,全省各地均有栽培,除武汉等产区向北上广深销售外,当地生产以就近销售为主要方式。主栽品种有红颜、晶瑶、宁玉、粉玉、白雪公主、红玉、香野、越秀等特色品种。草莓种植面积在133.3 hm2以上的地区有黄陂、东西湖、江夏、汉南、黄州、荆州、襄阳、宜昌、十堰等,草莓基本销往省内大中城市和满足当地观光采摘的需要。

近年来,在省市农业主管部门支持和种植业主努力下,草莓小镇、草莓家庭农场的生产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省高架基质栽培面积约33.3 hm2,新型职业生产群体不断壮大。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综合绿色防控技术、草莓生产技术与轻简化栽培技术等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了草莓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和地方特色草莓品牌的创建。初步建立原种与生产苗的繁育技术体系,突破了草莓育苗难的技术瓶颈,在鄂西高山地区涌现了一批育苗专业企业和大户,使湖北省成为全国比较有名的高山草莓苗繁育销售基地。

二、育苗方式

草莓种苗质量在大棚草莓促成栽培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莓农中有“七分苗、三分管”之说。首先是种性好,具有品种固有特性;第二是无病菌侵染;第三是苗要粗壮;第四是定植时的草莓苗花芽分化状态要求处于生长点膨大期至萼片初期,草莓苗未通过花芽分化或已在雄蕊形成期定植,都会影响草莓产量和种植效益。

目前,湖北省草莓育苗主要以露地育苗为主,少数种植企业和种植户为了克服炭疽病的危害,方便促进花芽分化和有利于缩短定植缓苗期,纷纷到鄂西高海拔地区建立育苗基地发展高山露地育苗和基质育苗,或就近采取避雨遮阳的方式繁育基质穴盘苗。

1,露地育苗方式

(1)育苗地选择与准备。育苗地应该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3-5年内未种植过草莓的地块,尤以水稻田为宜,不宜选择前茬用了残留期长的除草剂的地块。年前深耕、过冬。开春后苗地按畦面宽1.5-2.0 m、沟宽30 cm、沟深30 cm整地作畦,苗地四周开深沟,沟深40 cm,畦沟要求排水通畅,雨停后不积水。

定植前5-7 d喷除草剂封草,每亩可用33%二甲戊灵乳油120~150 mL,或用50%丁草胺乳油90~120 mL兑水45 L喷雾苗床,如苗床已有小草,可加20%敌草快水剂50~70 mL(防除阔叶草)和5%精喹禾灵乳油100 mL或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60 mL(防除禾本科杂草)兑水45 L进行喷施。施用时要注意土壤湿润才有效果,不漏喷、不重喷,两种除草剂混合使用时,用量减半。

(2)母株定植。母株的定植时间和株数依据品种匍匐茎抽生特性、育苗地点气候情况和准备起苗时间等而定,湖北地区母株定植时间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稳定在10℃左右),在畦侧单行、双行或畦中间单行,每亩栽母株800~1 200株,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可在定植后10 d、30 d浇精甲霜灵或克菌丹十噁霉灵,加促根液肥,每株浇液150 mL,防治根腐病,促进生根。

(3)母株培养。在母株定植后一个多月,即4月上旬至5月上旬是母株培育阶段,重点是把母株培养健壮。主要管理措施有:及时摘除母株花茎,摘除细弱匍匐茎,减少养分消耗。如果遇上短期高温,原先感染病菌的母株会发病枯萎,要及时挖除发病株和生长不正常植株,不留残渣,用药水浇灌种植穴周围。及时松土、除草,可采用母株覆盖法进行化学除草,防除禾本科杂草,每亩用5%精喹禾灵乳油100 mL兑水45 L;防除阔叶草每亩用16%甜菜安乳油1 00mL兑水45 L,对准杂草喷雾。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母株生长,浇水或灌水,保持母株周围土壤湿润;把握薄肥勤施原则,间隔10~15 d追肥1次,每次每株浇施浓度为0.3%高氮型三元复合肥肥液250~500 mL。适时防治炭疽病、白粉病、蓟马和蚜虫等。

(4)子苗繁殖。目前生产上栽培的品种休眠都比较浅,从春季至秋季都会抽发匍匐茎,一般从母株抽生匍匐茎主要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由子苗再次抽生匍匐茎苗集中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的梅雨季,此期气温高、日照长、雨水多,最适合草莓子苗繁殖。主要管理措施有:开始阶段从母株抽生匍匐茎时要及时疏导和引压,在苗床均匀摆放,如果挤在一起,容易引起徒长。间隔10.~15 d追肥1次,每次每亩施三元复合肥5~10 kg,以兑水浇施,肥液浓度在0.3%为宜。

重点防控炭疽病、叶斑病、根腐病等,尽量做到不发病,及时清除病株。可结合喷药,添加芸苔素内酯十磷酸二氢钾等可健壮子苗;另一方面,必须做好各种病害的预防工作,避免使用单一农药,否则容易产生抗药性。在雨水较多、湿度比较大的时段,要喷施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农药如噻菌铜、噻唑锌、中生菌素等。此阶段可选择防效高的预防类农药如代森锰锌、丙森锌、眯鲜胺、嘧菌酯等,使用三唑类农药时注意药剂浓度不能过高,避免抑制匍匐茎子苗发生。一般每周用药1次,雨后要及时喷药1次,喷药一定要仔细、全面、要打透。往往由于少部分草莓苗没有喷上药,结果草莓苗感染病菌成为发病中心,然后传播蔓延。

(5)子苗控苗。看苗情,进行“压苗”处理,目的是保持苗地通风透光,促进草莓植株粗壮,提高抗性。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每1 m2子苗达到60~70株时,可通过喷施三唑类农药或者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植株矮壮,叶片增厚,药剂可选用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或用12. 5:0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用430 g/L戊唑醇悬浮剂4 000倍液,根据苗长势情况,一旦长出新叶后,可再次使用控苗措施。8月中旬后停止使用三唑类药剂。



摘除母株上的部分叶片,留出空间。一般在晴天可按3叶1心整理子苗,有空间可压人一些没扎根的子苗(俗称浮苗)、摘除多杂的浮苗和匍匐茎,保持一定的通透性,保证药液可以喷淋到根茎部。

7-8月高温干旱季节,苗地适当干燥也是抑制草莓苗徒长方法之一,同时利用高温可杀死白粉病孢子,阻断白粉病孢子带人种植圃。但一旦持续干旱引起草莓苗缺水萎蔫,就需要灌水,灌水应在夜间进行沟灌,掌握“凉时、凉地、凉水”,切忌中午灌水和大水漫灌,以沟深的1/2- 2/3积水为度,滞水2-4h,使土壤湿润,及时排水(俗称跑马水)。

(6)促进花芽分化。8月中旬以后,草莓苗进入花芽分化促进阶段,育苗地管理要点一般是停止施肥,整理植株叶片,适当“放苗”,为促进草莓苗进入花芽分化,调节植株生理状态,提高对环境条件变化的感受度,但还是要做好“压苗”,只不过是在防治草莓炭疽病用药上减少使用三唑类农药或降低其浓度,避免草莓苗长得过高。若需要推迟花芽分化或避免断心株发生,可采用浇施液肥等措施,适当提高草莓植株体氮素水平。

草莓促成栽培技术体系中,草莓苗花芽分化是个非常重要的节点,花芽分化后的植株若延迟定植,就会出现花朵数减少、果实变小的情况,特别是在土壤肥力低的育苗地,穴盘基质育苗情况下更严重。在未分化期定植,容易导致开花不整齐,甚至开花延后。花芽分化开始后马上定植最为合适。

(7)起苗调运。起苗前最好进行花芽分化镜检,有60%以上草莓苗进入花芽形态分化时起苗,起苗前2~3d,苗地要全面防治炭疽病、白粉病、蚜虫、螨虫和蓟马等病虫害。

草莓苗在起苗、运输和种植时非常容易出现生热和失水情况,会使草莓苗体内酶失去活性,这类苗在定植后不太会长新根。所以,起苗时以50~100株扎捆,用箱装或筐装,要快速集中放置在阴凉处,起苗后及时调运或冷藏,冷库温度设置为8~12℃,整个过程都应做好降温和根部保湿,防止草莓苗生热和失水凋萎。长距离运输时应使用冷藏车,温度设置为5℃左右。

待续

相关知识

西兰花工厂化育苗特点及关键技术
温室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草莓种子的处理方法及育苗技术
【2017年整理】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特点
草莓育苗方法
草莓怎么育苗
草莓育苗技术.ppt
草莓育苗时间和方法
草莓露天自动滴灌穴盘育苗法
草莓匍匐茎发生规律观察

网址: 湖北省草莓育苗特点及关键技术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91571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草莓的一生,种苗繁育是关键一步
下一篇: 草莓育苗一文讲清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