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瓜菜是我省重要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全省年播种面积约1100万亩,年产量2200万吨,产值635亿元,产量、产值均位居全省种植业首位。近年来,围绕瓜菜生产绿色化、种植标准化、产品优质化的要求,我省组织实施蔬菜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大力示范推广“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等一批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2021年浙江种业博览会期间,现场集中展示了“番茄高品质栽培、水肥一体化、蜜蜂熊蜂授粉、病虫害绿色防控、补光灯补光、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等一批瓜菜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同时组织专家现场讲解,开展云上直播,受到观众一致好评。应广大读者要求,现将这几项技术介绍如下。
1.番茄高品质栽培技术
问:为什么要推广高品质栽培技术?
答:我省生产的番茄主要以硬果型品种为主,耐贮运,商品性好,好种好卖,但缺乏风味,口感一般,且生产上种植多年,土壤连作障碍重,番茄品质下降,因此要集成应用综合技术措施,提高番茄的风味、口感,满足大众消费升级的需求。
问:番茄高品质栽培技术要点有哪几项?
答:一是优选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选择风味品质佳、外观商品性好、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番茄品种。如粉果“浙粉712”等,红果“浙杂503”“杭杂603”等,樱桃番茄“浙樱粉1号”“黄妃”“红风铃”“杭杂503”等,水果番茄“粉彩”“酸甜果’等。
二是培育壮苗,综合考虑设施条件、气候状况等因素,适时播种,推荐采用集约化育苗方式,连作地要采用嫁接苗,以防止土传病害。
三是增施有机肥。采用高温闷棚等措施,进行消毒处理,克服土壤连作障碍。施足基肥,亩施商品有机肥800公斤、钙镁磷肥20-30公斤或复合肥25公斤、商品生物菌肥50公斤、硼肥2-3公斤。全畦地膜覆盖,适期移栽,避免将苗的嫁接口埋入土中。
四是调控植株。加强温湿度管理,注意通风降湿,前期采取多层覆盖保温,防止低温冷害,温度升高后及时通风。开花后采用熊蜂或振动器辅助授粉,疏花疏果,追肥采用水肥一体增施磷钾肥和钙镁肥,结合病虫防治追施叶面肥,采收前控水,适期采收,提高果实品质。
五是应用黄板、诱虫灯等生物物理防治技术,采用高效低毒农药对症适期防治灰霉病和烟粉虱等,严格把控农药安全间隔期。
问:应用这项技术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以“酸甜果”为代表的口感型番茄品种,栽培管理技术要求高,品种抗性弱,对水分比较敏感,生产上要实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尤其是温湿度调控;肥水要精准定量,补充钙镁等中微量元素,防止裂果;要综合防控灰霉病、脐腐病、筋腐病等病虫害发生;注重采后分级包装,提高果实商品性,确保产品质量。
2.水肥一体化技术
问:为什么要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答:瓜菜地膜覆盖栽培方式,采用传统的颗粒肥撒施、穴施等追肥方法,费时费力,肥料利用率也不高。而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不同瓜菜品种、栽培方式与目标产量、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水需肥规律,制定平衡灌溉施肥方案,合理施足基肥,采用微灌系统进行灌水、追肥,能适时适量、均匀准确地向作物根系生长区域输送氮、磷、钾等元素不同配比的肥水,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可节水节肥、省工省力、提质增效。
问: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设备安装、肥料选择、施肥方案制定及灌溉施肥等。在施足基肥基础上,追肥全部采用滴管系统,追施水溶性肥料。在定植后及坐果前,根据植株长势追施高氮或平衡型水溶肥1次;坐果膨大后,追施高钾型及含氨基酸、螯合态中微量元素等水溶肥,每隔7-10天1次,每亩次用量3-5公斤,灌水3-5立方米。根据果实生长发育需要,追施3-5次。
问:这项技术应用效果如何?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省工节本,提高肥料利用率,而且可促进番茄、甜瓜等植株长势,提高品质。应用时,要根据目标产量及土壤肥力状况,合理制定施肥方案,选用水溶性好的水溶性肥料或配方肥,按技术规程操作。施肥结束后,用清水冲洗设备,以防止滴管堵塞、爆管及设备损毁。采收前,要适当控制肥水,提高品质。
3.蜜蜂授粉技术
问:蜜蜂授粉技术有什么优点?
答:目前,甜瓜生产多采用喷施氯吡脲等生长调节剂,消费者普遍担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用蜜蜂授粉技术替代人工授粉,无需喷施坐果灵等药剂,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而且可降低果实畸形率,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
问:该项技术有哪些关键要点?
答:关键是要优选蜜蜂品种,科学调控好温湿度,适时放蜂,合理放置蜂箱。中蜂适合长季节栽培授粉,意蜂耐热性好,适合短期授粉。此外,蜜蜂需要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中才工作,过高过低都不行,要防止高温对蜂群产生危害。放蜂最佳时间是甜瓜结果枝雌花开放前3-5天,蜂群入场应选择天黑后或黎明前。蜂箱放置于大棚偏北三分之一的位置,巢门要向南。
问:应用此项技术时需注意哪些事项?
答:一是低温高湿时瓜菜往往没有花粉或不能萌发,因此要调节棚内温湿度,适期放蜂,提高蜜蜂的访花率,必要时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坐果,以提高坐果率。二是要严格控制农药,尤其是不能随意喷施杀虫剂类药剂。放入蜂群前,对棚内甜瓜要进行详细的病虫害检查。如确需用药,可在喷药前1天傍晚将蜂群撤离大棚,等药味散尽后,再将蜂箱搬入棚内。
4.瓜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问:推广应用该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答:设施瓜菜连作栽培易导致病虫害高发,蚜虫、蓟马和粉虱是春茬茄类、瓜类的主要害虫,且体型微小、隐蔽性强,防治难度大。通过综合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问:该技术有哪些关键点?
答:一是农业防治。生产上,要深沟高畦、全膜覆盖、膜下滴管,降湿防病;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进行集中焚烧,消除残虫病原。
二是色板监测诱杀。每亩地可设置40块蓝板+20块黄板,间隔要均匀,交替布置,高度只需略高于作物顶部,每15-30天更换1次。可再添加性引诱剂,提高诱杀效果。
三是释放天敌控害。科学监测害虫种类和种群动态,选择对应合适的天敌种类,并确定合适的释放时间和频率。
捕食螨:可防治蓟马、红蜘蛛和粉虱。每亩地释放胡瓜钝绥螨等捕食螨10-15瓶(每瓶5万头),每15天释放1次,均匀撒在叶片上。
丽蚜小蜂:当蚜虫平均每株1头时,释放丽蚜小蜂,分4-5次释放,隔7-10天释放1次,每亩次释放2000-3500头,蜂卡挂在植株中上部分枝上。
异色瓢虫:蚜虫少量发生时即开始释放,释放量为每亩400-500头,将异色瓢虫卵卡或幼虫悬挂在蚜虫为害的枝条边。
南方小花蝽:多种害虫混发时,尤其是蓟马危害,释放南方小花蝽可有效控害。
四是合理化学防治。瓜菜定植前,施送嫁药,必要时进行喷雾防治,尽量选择对天敌安全的高效低毒农药或者选择性强的生物农药,有效控制蚜虫的种群爆发,将蓟马和烟粉虱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问:应用该技术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做到防早、防小、防了。
5.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技术
问:这项技术应用背景是什么?
答:地膜覆盖栽培具有良好的增温、保墒、防草功能,可有效提高产量品质。但农膜残留污染问题较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解决地膜污染问题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采用加厚地膜,通过回收利用来减少残留,二是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
问:请问目前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情况怎么样?
答:在浙江现代农业创新园露地蔬菜示范区,采用8微米厚的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3月份覆膜移栽,地膜前期具有增温、保墒防雨、抑制杂草等作用。到5月下旬,蔬菜采收结束后,地膜即可进入降解碎裂期。采用普通地膜覆盖栽培的,需要先把地上的残余膜清理掉,进行集中处理;而采用可降解地膜的,则不需要回收处理,可直接翻耕,膜也不会缠绕机器,一般3个月左右即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土壤无残留污染,省工节本、绿色环保。
通过对不同厂家、不同厚度、不同颜色的降解地膜进行比较试验,不同厚度的可降解地膜试验结果差别不大,因此在满足覆盖要求情况下,可用6微米或8微米的降解地膜,性价比高。
问:该项技术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一是建议重点用于集中连片的露地作物栽培,如甘蓝、花椰菜、鲜食大豆、玉米、马铃薯、山地蔬菜、山稻等。
二是要选用合适的可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一样,降解地膜需要选用合适的颜色、厚度、宽幅等,有利于操作,达到增温保墒防草效应。
三是要注意配套技术措施。可降解地膜可控制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其强度低,韧性要差一些,铺膜及破膜时要注意防止破损,且覆膜前需打封闭控制杂草。
省农技推广中心 胡美华
相关知识
农村信息报
劳动报
南方农村报新闻:四会兰花文化节 赏兰赏景品美食
新邵创新农村文化管理模式 农村文化“廉花”香
浙江省食用花卉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欣赏课《报花名》
大型健康传播活动“农村飘动红丝带”主题花会实施效果快速评估
2023农村有什么赚钱的小本创业项目?(农村小本创业项目推荐)
贵州法治报
技术指导信息
网址: 农村信息报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89945.html
上一篇: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
下一篇: 农业科技结出中以“一带一路”合作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