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278.360.菜豆荚斑驳病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278.360.菜豆荚斑驳病毒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4-08-27 22:49

曾汉龙

<p class="ql-block">概述: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缩写为BPMV)是一种植物病毒,属于豆科植物(如菜豆、大豆、扁豆等)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该病毒最早在 英国被发现,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豆类种植区域。</p><p class="ql-block">菜豆荚斑驳病毒是通过昆虫传播的,主要由蚜虫和叶蝉传播。它也可以通过种子、污染的土壤以及人工操作等途径传播。一旦感染了宿主植物,病毒会在植物组织内繁殖,导致一系列病征。</p><p class="ql-block">菜豆荚斑驳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叶片变黄、畸形和萎缩,因此影响了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合成。在豆荚上,病毒引起的症状表现为不均匀的斑点或斑纹,严重时可导致豆荚变得不均衡、变短并丧失市场价值。</p><p class="ql-block">为了控制菜豆荚斑驳病毒的传播和病害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这包括培育抗病品种、定期监测和防治昆虫媒介、采用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以及加强农业卫生管理等。此外,良好的田间疫情调查和病毒检测体系也对有效防止该病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总之,菜豆荚斑驳病毒是一种会影响豆科植物生长和产量的病原体,对于豆类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具有一定的威胁。因此,加强病毒防控和合理的农业管理对于维护豆类作物的生产稳定和提高农产品质量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一、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1. 病毒颗粒形状:菜豆荚斑驳病毒的病毒颗粒呈现为直径约为25-30纳米的等轴状颗粒,通常为六角形或类圆形。</p><p class="ql-block">2. 病毒颗粒结构:该病毒颗粒由多种蛋白质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包裹蛋白(CP)。包裹蛋白覆盖在病毒颗粒表面,形成外壳,保护着内部的RNA基因组。</p><p class="ql-block">3. RNA基因组:菜豆荚斑驳病毒具有一个单股正链RNA基因组,其长度约为6,100个核苷酸。该基因组含有几个开放阅读框(ORF),编码多个功能和结构蛋白。</p><p class="ql-block">4. 寄主特异性:菜豆荚斑驳病毒对豆科植物(如菜豆、大豆、扁豆等)具有特异性感染。它在寄主植物体内定殖并繁殖,导致植物出现病征。</p><p class="ql-block">总结起来,菜豆荚斑驳病毒的形态特征包括颗粒形状为直径约25-30纳米的等轴状颗粒,由包裹蛋白覆盖形成外壳,内含一个单股正链RNA基因组,专门感染豆科植物。这些形态特征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该病毒的结构和功能。</p> <p class="ql-block">二、生物学特征</p><p class="ql-block">1. 寄主范围:菜豆荚斑驳病毒主要感染豆科植物,包括菜豆、大豆、扁豆等。它可以引起感染植物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征。</p><p class="ql-block">2. 传播途径:菜豆荚斑驳病毒通过媒介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两种方式进行传播。媒介传播主要是通过蚜虫、叶蝉等昆虫吸食感染植物的病毒颗粒后,再传播给健康植物。直接接触传播则是指感染植物间直接接触而传播病毒。</p><p class="ql-block">3. 病征表现:感染豆科植物后,菜豆荚斑驳病毒会导致一系列病征的出现。常见的病征包括黄化、斑驳、凋萎、畸形、发育不良、产量下降等。具体病征表现会因感染植物的种类、病毒株系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而有所差异。</p><p class="ql-block">4. 病毒复制与传播:菜豆荚斑驳病毒进入植物细胞后,通过合成病毒蛋白和RNA复制来完成自身复制过程。它利用细胞内的蛋白质和代谢机制来在细胞内复制,并通过感染的细胞间质和继代细胞进行病毒传播。</p><p class="ql-block">5. 病毒与宿主互作:菜豆荚斑驳病毒与感染植物之间存在宿主-病毒互作关系。宿主植物通过激活自身的防御系统来抵御病毒侵袭,而病毒则通过调节宿主基因表达、干扰宿主免疫应答等机制来逃避或抵抗宿主的防御。</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菜豆荚斑驳病毒主要寄生于豆科植物,通过昆虫媒介和直接接触传播,感染植物后会导致一系列病征的出现。在宿主-病毒互作中,宿主植物会发起防御反应,而病毒则采取不同策略来逃避或抵抗宿主的防御机制。这些生物学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应对菜豆荚斑驳病毒的感染与传播。</p> <p class="ql-block">三、地理分布区域</p><p class="ql-block">菜豆荚斑驳病毒已被报道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尤其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较为常见。它主要感染豆科植物,包括但不限于菜豆、大豆、扁豆、豇豆和蚕豆等。</p><p class="ql-block">在北美洲,加拿大的许多州和省份都有报告菜豆荚斑驳病毒的存在。在欧洲,该病毒已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进行过检测和鉴定。在亚洲,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也有菜豆荚斑驳病毒的报道。</p><p class="ql-block">此外,在南美洲,巴西和阿根廷是这个病毒的重要分布区域。在大洋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有发现该病毒的记录。</p><p class="ql-block">菜豆荚斑驳病毒的广泛分布主要归因于其传播途径和寄主范围。它可以通过昆虫媒介、种子传播、接触传播等方式传播,这使得病毒能够在不同地理区域之间迅速传播和扩散。</p><p class="ql-block">需要注意的是,菜豆荚斑驳病毒的地理分布情况可能随着时间和环境因素的改变而有所调整,因此了解当地的病情和农业监测报告是及时控制该病毒传播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五、主要危害</p><p class="ql-block">1. 减产:菜豆荚斑驳病毒感染豆科植物后,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叶片发黄、萎缩,幼苗抽条减少,从而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营养代谢,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p><p class="ql-block">2. 叶片症状:病毒感染的豆科植物在叶片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如黄化、叶片卷曲、斑点、凹陷和变形等。这些症状会导致叶片功能减弱,降低植物的抗逆性和光合能力。</p><p class="ql-block">3. 结实障碍:菜豆荚斑驳病毒感染还会造成豆荚结实障碍,使得豆荚的数量和质量明显减少。这会严重影响到豆类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p><p class="ql-block">4. 种子传播:菜豆荚斑驳病毒可以通过种子传播,感染到下一代植物。这意味着即使在缺乏病媒昆虫的情况下,病毒仍然可以在种子中存在并继续传播,给豆类种子生产和贸易带来潜在的风险。</p><p class="ql-block">5. 全球经济损失:由于菜豆荚斑驳病毒的危害范围广泛,不仅限于豆类作物,还包括其他经济作物如花卉等。因此,病毒对全球农业产业造成了重要的经济损失。</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菜豆荚斑驳病毒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减产、叶片症状、结实障碍、种子传播和经济损失。为了有效控制该病毒的传播和危害,农业生产者和相关机构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如病毒监测、害虫管理和健康种子生产等。</p> <p class="ql-block">五、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1. 昆虫传播:菜豆荚斑驳病毒主要通过种植菜豆等豆科植物的媒介昆虫传播,如豇豆象、豆象等。这些昆虫在觅食时,会叮咬感染了病毒的植物,并在另一植物上再次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健康植物。</p><p class="ql-block">2. 种子传播:菜豆荚斑驳病毒也可以通过感染了病毒的种子传播给下一代植物。这意味着即使没有病媒昆虫的存在,病毒仍然可以通过种子在生活中存活并传播。</p><p class="ql-block">3. 接触传播:菜豆荚斑驳病毒可能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了病毒的植物部分(如叶片、茎)来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在农艺操作中不当处理病毒感染的植物时尤其容易发生。</p><p class="ql-block">4. 茎液传播:有些时候,菜豆荚斑驳病毒可以通过感染了病毒的植物茎液进行传播。这种茎液可以通过伤口、割伤或自然开裂等方式进入健康植物,并引起新的感染。</p><p class="ql-block">总之,菜豆荚斑驳病毒主要通过昆虫传播、种子传播、接触传播和茎液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了解传播方式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少病毒的传播和危害。</p> <p class="ql-block">六、防控措施</p><p class="ql-block">1. 合理种植与管理:选择抗病或耐病品种进行种植是预防BPMV的有效方式之一。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包括密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等。此外,应注意轮作,避免连作或与其他感病蔬菜间套种植,减少病毒传播机会。</p><p class="ql-block">2. 预防昆虫传播:采取昆虫防治措施是减少BPMV传播的关键。可选用昆虫防治药物喷洒,注意药剂的使用方法与浓度,遵守 ** 使用规定。另外,可增加昆虫监测频率,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p><p class="ql-block">3. 种子处理:采用健康、无病毒的种子进行播种是防控BPMV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种子消毒处理、热处理等方式,杀灭或去除种子表面的病毒。种子的消毒处理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健康。</p><p class="ql-block">4. 病毒监测与早期发现:定期对菜豆田地进行病毒监测,及时检查植株的生长情况,对出现病征的植株要及时移除并销毁。这样可以避免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减少病害的危害。</p><p class="ql-block">5. 增强植物抵抗力:通过科学管理和施肥措施,合理调节植物的营养状态,增强其抵抗病毒的能力。同时,注意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包括适宜的土壤条件、水分管理和温度控制,以优化植物的生长状况,并增强植物对BPMV的抵抗力。</p><p class="ql-block">6. 采取隔离措施:在发现BPMV感染的植株时,应及时隔离,并避免与健康植株接触,以防止病毒的传播。同时,在处理病株后要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以减少病毒在田间的残留。</p><p class="ql-block">总之,综合采取种植管理、病毒监测与早期发现、预防昆虫传播、种子处理、增强植物抵抗力和采取隔离措施等综合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菜豆荚斑驳病毒的发生和传播,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特邀“外来入侵物种”专家,学者;“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志愿者;网络。如有雷同、相同之处,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编辑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曾汉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3年12月28日</p><p class="ql-block"><br></p>

相关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278.360.菜豆荚斑驳病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0 11.梨矮蚜(昆虫)
【动植物检疫】母亲节特辑|送你一朵小红花
种子安全监管,生物安全领域的“芯片之争”
2022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宣传丨“生态杀手”“霸王草”黄顶菊
花卉出口申报指南(下)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美国花卉种苗进口流程
花卉出口申报指南(生产企业备案、濒危证申请、国外准入要求)
花卉出口如何申报?(出口备案办理、申报要求、国外准入要求)

网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278.360.菜豆荚斑驳病毒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6924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irose给你好看 | 带你认识
下一篇: 花卉培育——真菌细菌性病害防治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