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广饶
大众网见习记者 刘梦琦 东营报道
5月16日的广饶,气候适宜,天朗气清,果树也在汲取养分茁壮成长,广饶奥孚现代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内(以下简称“奥孚”),千亩苹果树连片成长,果林绿波万顷,“鲁丽”种植片区的果树已经吐出直径2厘米左右绿中透红的小果,大约还有七八十天就能膨胀成熟果,迎来今年的第一波酸甜。
苹果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华东地区历来种植普遍,但是实现从原始粗放化管理到现代精准种植,其实免不了要费点脑筋,学习谁的技术,取谁之长,补哪方面之短,如何让果实入口鲜甜多汁、成活率高、生长周期短,考虑起来需要面面俱到。
得益于科技农业加持,从三四年前起,广饶县的苹果种植渐成气候,异军突起成长为果品行业的一匹黑马。
科技助力 苹果也能被“孵”出来
科技农业的触角可以延伸到方方面面,品种培育也是其中之一,奥孚果园内分片区种植了三个品种,包括维纳斯黄金、瑞雪和鲁丽,早熟品种七月底八月初就能成熟,晚熟九月底十月初至十月中下旬方才熟透,这个早熟的品种就是奥孚与山东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人才合作关系后,共同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鲁丽”。
通过自主培育研发的鲁丽,基于品种特性使生长周期短,从开花到采摘仅需120天,集周期短、管理方便简单、容易操作等等优点于一身,品种优势让鲁丽种植“遍地开花”,目前在全国已经推广种植10万亩。
“我们现在跟荷兰的水果咨询公司团队合作,它代表着比较先进的水果管理水平。”奥孚现代苹果生产示范基地总经理王旭光表示,新概念果苗焕发了果种新优势,苹果丰产潜力大,通过把大量需要在果园内完成的工作,提前在育苗圃完成,从根本上解决了果园建设管理初期的难点和堵点,在国际先进的栽培模式基础上达到了行业内领先水平。
此外,奥孚与山东省农科院联合成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奥孚(广饶)鲁丽苹果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建“现代苹果‘四新双导’产业孵化器”,成为本地区新成果转化落地、新技术推广应用、最新园艺机械的前沿阵地,苹果新品种不断被“孵”出来。
改造水肥一体化系统 数字+农业让苹果种植焕发新生
果园的现代化建设有时候追求的就是“一蹴而就”,建设果园初期就需要整体规划、一次性配套,数字农业的巧思从一开始就要被预设构想出来。
在果园西南角,建园就配备了一个小型水库,绿色水库被密密匝匝的果树环绕,水库旁就是园区水肥一体化中控系统。奥孚从以色列引进的水肥一体化管控系统,能够通过控制面板调整水的流量、压力,动动手指就能完成全园灌溉。
黑色滴灌管道井然有序地贯穿苹果植株,水经由水泵层层过滤后汹涌注入化肥搅拌桶,与化肥按照一定比例拌匀溶解,“就像咱自己家喝的纯净水,经过一级过滤,二级过滤,三级过滤,层层过滤,跟这个是一个原理。”奥孚片区总统筹孙树强说,为了保证地里细的滴灌带能层层畅通运行,一级过滤网孔100目,二级过滤网孔更小,只有150目,水中浮游物、杂草等杂质都能被过滤筛选。一改之前大水漫灌,水肥横流的粗放农业场景,节约水肥的同时也在悄无声息中将水和化肥随着管路送达到每一个地块,直至泵送到整个园区。根据观测,全园水灌溉能力强到仅需两天就能完成一个循环。
什么时候需要浇水?加多少肥?时机也要靠孙树强他们精准把控,“就像人量体重一样,胖了还是瘦了,要根据生长状况、生长量来确定。”为了将果树不同生长期的需求进行合理化调控,土壤里面配有张力计,水分扩张到地里的显示参数会进行数据标示,以此判断植株渴不渴,“肥是根据不同时期来测量果子的果径大小、树枝长短、叶片大小,来确定需要补施肥,还是控制。”
不似膏腴之地作物的从容不迫,连畴接陇生长在盐碱地上的苹果树只能汲取养分奋力生长。这时土壤的酸碱度调整就至关重要,“你要读懂植物,看清楚它缺啥。”东营市土壤具有特殊性,盐碱地PH值高,对于改地适种,孙树强经验丰富,“氮磷钾含量,可溶性的,可利用性的,不可利用的都要检测出来,相应地来施氮肥、磷钾肥。”全面检测需要专业机构,但是平时简单检测孙树强用试纸就能完成,氮磷钾在试纸上表现颜色不同,深浅刻度不一,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土壤性质及时观察检测,化验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定向补充微量元素,以土为基,掌控土壤,也就掌控了果树命脉。
“单独种的,很好看哈。”为改良土壤,奥孚还进行生草种植栽培,果园里套种了豆科植物毛苕子(野豌豆),栽培管理按照矮砧、宽行、密植栽培模式建设。对于大众网记者提出的“杂草会不会争夺土壤养分”的提问,孙树强解释道:“片面的讲是争夺养分,全面讲能保水,天气旱的时候减少水分蒸发,自然枯萎还能增加土壤肥力。”土地得到改良,苹果品质切实提升,果园的小气候得到调节,从盐碱地到千亩沃壤,奥孚果园的发展变得有迹可循。
12位小庄园主各司其职 规范管理带动果品产业链趋向成熟
“九号地和四号地,打疏花疏果。”两位“小庄园主”边配比药物边跟孙树强交流,奥孚整个园区分为12个片区,12个小庄园主就能看管1000多亩地,各人管各人的地块,通过配备国内外先进的果园喷药机、多功能自行走升降平台车等园艺机械,实现果园锄草、管护、施肥等田间管理全程机械化,得益于较高的机械化水平,平时水肥植保一个人就能绰绰有余,这种独特的“小庄园主”管理种植模式,将责任细分到个人,人人为自己的片区产量负责,孙树强说,“公司出方案,小庄园主负责落实到位,产出高效的同时也能节省人力成本。”
人员管理要规范,植保等日常养护工作也要规范,“规范”二字贯彻果园维护全维度。孙树强站在苹果树边顺手将几个小果子摘下来丢掉。“果子不是越多越好,为啥要摘?采掉不会让产量下降嘛?”对于记者的提问,他介绍道:“不要小的,选择要选择正的,果面干净的,果子大的,留在树上会造成果子大小参差不齐,还会消耗养分,打疏花疏果也是为了集中选择调整摘除,保持果径一致。”
除了果子大小规范,为了配合防护网发挥最大效果,果树设定高度为三米七八,超过就需要修剪调整,孙树强介绍,配合从意大利引进的能够扶正果树、保证树头垂直、防风防倒伏的支撑格架系统,多功能防护网效用可以实现最大化,“防霜冻、防冰雹、防风、防鸟害、防虫害、防日灼,苹果树整个生长期都能防护。”
小庄园主们开着拖拉机缓慢前进,将杀菌剂通过后置打药机进行雾化风送。“空气中到处都是细菌,苹果菌类疾病主要生病部位是果实和叶片,果实类要保证果子不烂不生虫子,叶子要预防斑点落叶病、褐斑病、炭疽叶枯病,还是要以防护为主。”孙树强说,因为细菌体积小,防护网防护不到,只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今年花量好,果子多,到八月份满树红彤彤,你们那时再过来,既好看又好吃。”孙树强咧嘴笑着说。果树的管理从粗放到现代化,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单一化到规模化种植,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最终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小的苹果撬动广饶县整个果品产业链走向完善,苹果生产产业链的完备和规模化发展变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模板,示范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现代苹果种植园,以科技支撑广饶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本地区现代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产业振兴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责编:赵 静
审签:马宝涛
相关知识
“数字”广饶
边框数字艺术
木棉花数字文旅(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数字之名,赴文旅之约
数字经济培训内容汇总十篇
风景摄影数字艺术
文化创意+数字出版 能玩出什么花样?
丰台时报数字报
共建绿色美好未来,全球数字能源峰会成功举办
花建:全球视野下的数字文化产业政策设计
2021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网址: “数字”广饶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68659.html
上一篇: 2022苍溪县猕猴桃补助政策:种 |
下一篇: 2017第十期植物扦插快速繁殖与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