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人民日报丨休耕轮作护碧水

人民日报丨休耕轮作护碧水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4-11-19 14:25

鹭鸶湿地走,

海鸥水中游。

位于云南玉溪市境内的抚仙湖,

蓄水量206亿立方米,

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总量的9.16%,

占全国Ⅰ类水质湖泊淡水资源的90%。

不过,随着周边经济社会发展,

抚仙湖也面临污染威胁。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抚仙湖这一泓净水 张本聪 摄

据专家测算,抚仙湖污染70%为农业面源污染。云南省玉溪市计划未来3年投入11.42亿元,全力推进耕地流转休耕轮作,从而减少抚仙湖径流区农业面源污染,确保抚仙湖Ⅰ类水水质。

目前,抚仙湖径流区共有26万亩耕地,靠近抚仙湖坝区的5.35万亩耕地,常年大水大肥种植蔬菜,复种指数达400%。相关部门分析抚仙湖径流区种植结构现状及化肥施用情况后发现,这5.35万亩耕地,每亩施肥强度达155.26千克,全年化肥施用量约0.83万吨,分别占径流区、坝区耕地化肥施用量的50.3%、94.3%。通过对坝区蔬菜种植耕地实施土地流转和种植结构调整优化,预计每年可以削减纯氮约4500吨(减少78%),削减纯磷约700吨(减少63%)。

抚仙湖北岸通过“四退三还”建设的花卉园,成为抚仙湖边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资料图) 潘泉 摄

澄江县副县长陈斌表示,大力实施抚仙湖径流区耕地休耕轮作,对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生态绿色循环农业,加快推进抚仙湖径流区绿色生态经济区建设,科学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统一流转休耕轮作后,新环湖路以内尚在用于农作物种植的全部耕地将强制休耕,按照“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区域适度建设人工湿地以及自然湿地,建设以生态湿地或生态景观林木为主的抚仙湖周边缓冲带。其他耕地则严格按照农业产业规划布局和种植标准,发展生态苗木、荷藕、蓝莓、烤烟等节水节药节肥型农业,进行生态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经营,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实现农业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确保抚仙湖生态安全。

澄江县龙街街道左所社区荷藕庄园的荷花竞相绽放,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观赏。发展荷藕栽培、旅游观光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抚仙湖入湖水质。记者 马兰 摄

澄江县农业局局长李文进表示,短期来看,土地流转休耕轮作、不再种植蔬菜后,农民收入会有一定幅度下降,沿湖农民将为保护抚仙湖做出很大牺牲。

为了解决农民生计,澄江县鼓励农户以村(社区)、小组为单位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对统一流转的土地进行返租,按产业规划、种植标准进行种植;扶持当地农户到抚仙湖径流区以外流转土地发展生态种植;提供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输出补助,引导年轻人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未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到位,特别是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好生态有望给农民带来好收入。”李文进说。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杨文明

~ ~ ~ ~ ~ ~ ~ ~ ~ ~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我国加大轮作休耕力度
一千二百万亩耕地轮作休耕
轮作休耕制度什么意思?轮作休耕的好处、技术模式
韶关仁化:双季稻轮作休耕“休耕田”变“增产田”
什么是轮作,什么是休耕,怎么才能算轮作休耕?
耕地轮作休耕政策
轮作休耕就是让“土地换个种法,农民换个活法”
韶关仁化双季稻轮作休耕模式让“休耕田”变“增产田”
休耕和轮作:以退为进
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论文

网址: 人民日报丨休耕轮作护碧水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61024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苏南地区试点轮作休耕,一亩地产出
下一篇: 仁化:双季稻轮作休耕项目显成效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