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科院在基因编辑创制抗细菌性枯萎病木薯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热科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木薯转基因与基因编辑团队在木薯抗病种质创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编辑了SC8木薯品种感病基因MeSWEET10a的启动子区域,显著提高了木薯对细菌性枯萎病(CBB)的抗性(图1)。
图1.基因编辑突变体的抗病鉴定
细菌性枯萎病是全球范围内威胁木薯产量的主要病害。我国木薯主要栽培品种SC8易受到高度致病菌株Xam11感染。Xam11病原菌的效应子TALE20可通过结合木薯MeSWEET10a启动子上的效应蛋白结合元件EBE,激活该基因表达,促进感染部位分泌糖,导致病菌繁殖并引发病害。为了打破这一结合,研究团队通过CRISPR/Cas9技术精确编辑了EBE元件,编辑效率达到98.2%。EBE元件的突变阻止了TALE20与MeSWEET10a启动子的结合,从而减少病斑面积,并降低了细菌的繁殖速度,最终显著提高基因编辑木薯的抗病性,同时其产量相关性状如块根重量、淀粉含量等均与WT无显著差异(图2)。表明利用CRISPR/Cas9技术精准编辑感病基因启动子可以有效提升木薯的抗病能力,而不影响其经济性状。
图2.基因编辑创制抗CBB木薯模式图
相关研究成果以“Editing of the MeSWEET10a promoter yields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 in cassava cultivar SC8”为题发表于《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中国热科院生物所王亚杰助理研究员、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耿梦婷副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生潘冉冉为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热科院生物所姚远副研究员、郭建春研究员、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陈银华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此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海南省种业实验室、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知识
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的生理机制研究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要闻聚焦 中国热科院在热带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家在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木薯主要病虫害研究进展
咖啡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治
国内农药创制新进展
国内木薯病害调查与细菌性枯萎病防治技术研究
小麦抗白粉病育种取得突破 基因组编辑育种优势彰显
基因中心在剑兰切花的采后品质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园林学院研究团队在月季和黑斑病菌互作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网址: 中国热科院在基因编辑创制抗细菌性枯萎病木薯方面取得新进展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531074.html
上一篇: 金鸡菊的花语和寓意(探究金鸡菊的 |
下一篇: 藏药绿萝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