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虫害】植物病原线虫的识别和防治
一、作物线虫的基本认识
线虫是近几年来危害日趋严重的大棚病害之一,并且线虫的危害表现相当强的地域性,因为不规范的农业措施操作,导致该病日趋严重。该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根据l994年的初步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线虫危害给粮食和纤维作物造成的损失大约为12%,在蔬菜种植上严重的大棚减产程度能达到60%,甚至绝产,危害程度相当严重。
二、形态与解剖
· 线虫形态:差异很大,寄生人和动物的线虫有的很大,如蛔虫;寄生植物的一般较小,长约0.3~1mm,也有长达4mm左右的,宽为0.015~0.135mm。肉眼不易看见。线虫细长,有的呈纺锤形,横断面呈圆形有些线虫的雌虫成熟后膨大成柠檬形或梨形。
· 线虫结构:较简单,虫体有体壁和体腔,体腔内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器官。
· 植物寄生线虫的口腔内有一个针刺状的器官称作口针(spear或stylet),口针能穿刺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并且向植物组织内分泌消化酶,消化寄主细胞中的物质,然后吸入食道。
三、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活史
· 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线虫完成一个世代一般只需要3—4星期的时间,如温度低或其它条件不合适,则所需时间要长一些。
· 线虫在一个生长季节里大部可以发生若干代。小麦粒线虫则一年仅发生一代。
· 线虫基本上是一类水生动物,除了休眠状态的幼虫、卵和胞囊,线虫都需要在适当的水中或土壤颗粒表面有水膜时才能正常活动和存活,或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活细胞和组织内。
发生规律
根结线虫主要在土壤中生存,常以2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5—30cm土层中越冬,可存活1—3年。第二年条件适宜时,越冬卵孵化为幼虫,侵入根部,刺激根部细胞增生,产生新的根结。根结线虫发育到4龄时交尾产卵,雄线虫离开寄主钻入土中后很快死亡。产在根结里的卵孵化后发育至2龄后脱离卵壳,进入土壤中进行再侵染或越冬。田间发病的初始虫源主要是病土或病苗。南方根结线虫生存最适温度25—30℃,高于40℃,低于5℃都很少活动,55℃经10分钟致死。田间土壤湿度是影响孵化和繁殖的重要条件。砂土地常比黏土地发病严重。
土壤温度影响线虫存活时间,一般温度低,寿命延长。春季温度低时,“线虫病”发病晚、轻、慢,定植一个月后,才见零星病株出现;秋茬栽培,气温高时,发病早、重、快,定植后11天即可发病。
· 线虫大都生活在土壤的耕作层中,从地面到15cm深的土层中线虫较多,待别是在根周围土壤中更多。
四、传播途径
包括主动传播和被动传播。
主动传播是线虫通过自身的蠕动而进行的转移,主要是线虫在寄主根际周围的活动和在土壤中的近距离传播,传播距离很有限,一般整个生长季节线虫的运动范围很少超过1~3尺,造成线虫在田间一种作物上的为害大都呈块状分布。
被动传播是指线虫通过媒介物携带而进行的传播传播,是线虫的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主要途径有:
水流:随雨水、灌溉水的径流、渗漏等向垂直和水平方向传播。
风:胞囊线虫、茎线虫等都可通过风进行传播,一些危害叶部的线虫如菊叶芽线虫、水稻干尖线虫等可通过落叶和风吹走的叶子进行传播。
动物:线虫能够通过动物消化系统而保持侵染活性,许多线虫通过动物体表和体内的携带进行传播。如椰子红环病的线虫是通过甲虫传播;松材线虫通过天牛传播;蘑菇线虫通过双翅目昆虫传播。此外,鸟、耕畜的蹄、迁移性动物等也可传播。
其他:农具携带、农产品和种苗的调运、包装材料等人为因素。
五、植物病原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1、线虫的寄生性
· 植物病原线虫都是专性寄生的,少数寄生在高等植物上的线虫也能寄生真茵,可以在真菌上培养。但到目前为止,植物病原线虫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很好生长和发育。
· 植物病原线虫都具有口针,这是穿刺寄主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同时也是线虫向植物体内分泌唾液及酶类,再从寄主细胞内吸收液态的养分。
· 线虫的寄生方式有外寄生和内寄生,外寄生线虫的虫体大部分留在植物体外,仅以头部穿刺到寄主的细胞和组织内吸食,类似蚜虫的吸食方式;内寄生线虫的虫体进入组织内吸食.
· 线虫可以寄生植物的各个部位。由于多数线虫存活在土壤中,因此,植物的根和地下茎、鳞茎和块茎等最容易受侵染。植物地上的茎、叶、芽、花、穗等部位,都可以被各种不同种类的线虫寄生。
2、病原线虫的致病性
· 线虫的穿刺吸食和在组织内造成的创伤,对植物有一定的影响,但线虫对植物破坏作用最大的是食道腺的分泌物。
· 植物受害后就表现各种病害症状。
· 植物地上部的症状有顶芽和花芽的坏死,茎叶的卷曲或组织的坏死,形成叶瘿或种瘿等。
· 根部受害的症状,有的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或卷曲,根上形成瘤肿或过度分枝,根部组织的坏死和腐烂等。
· 根部受害后,地上部的生长受到影响,表现为植株矮小,色泽失常和早衰等症状,严重时整株枯死。
六、线虫的防治措施
线虫适宜的酸碱度条件为4—5.5,由于蔬菜存在的不合理的种植方式(大量使用硫酸根的化学肥料和大量使用鸡粪),造成土壤盐渍化、酸化程度严重,降低了作物植株根系的抗逆能力,为线虫创造了适宜生存的酸碱度环境。线虫适宜生存繁殖的环境温度为25℃—30℃,与蔬菜的生长适温相同,在蔬菜的整个生长期均可进行危害。上述均给防治线虫造成困难。
1、治很重要,防才是根本。
很多农民朋友只是一味的想了解用什么样的药才能治住这样的病或虫,重点还是放在怎样去治。这种防治观点是大多数菜农都存在的,却不去想想怎样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在病虫发生之前应该去做一些什么样的农事操作,切断病虫的传播途径,有意识地恶化病虫的生存繁殖条件,从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在线虫防治过程中,更应该重视“防范”的重要作用,重视每一个细小的农事操作环节(借苗、串棚、旋耕机耕作)。
2、根结线虫不能根除。
根线虫不能彻底消灭,应该根据实际种植情况,做到早期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综合利用不同的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特别是注意综合利用农业、物理措施,降低投入成本,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增强防治效果。
特别提示
1、线虫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传播
线虫可以卵、幼虫、成虫的虫态越冬或渡过不良环境,但在蔬菜种植老区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不合理的农业操作措施(串棚、借苗、随意丢弃病株残体、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环境恶化等),扩大了线虫的传播范围,加重了危害程度。
,侵染来源主要有:
土壤:是线虫的主要侵染来源之一,如胞囊线虫、根结线虫、矛线目线虫等。
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也是一个重要来源,如小麦粒线虫以种瘿形式混杂在种子中、水稻干尖线虫在谷壳内、甘薯茎线虫在种薯中等。
病株和病残组织:如松材线虫存在在病株或由病株而来的木材中,危害地上部的菊花叶线虫随病叶越冬等
2、避免选用高剧毒杀线剂。高剧毒杀线剂一般是高毒和高残留的农药,由于线虫生存的特殊环境条件,高剧毒杀线剂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使用高毒、剧毒杀线剂得不偿失。
相关知识
【作物病虫害】植物病原线虫的识别和防治
作物病虫害防治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docx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植物病原真菌病害防治措施植物病原真菌病害防治措施.pptx
作物根结线虫有哪些种类?怎么防治作物根结线虫?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识别和防治
昆虫病原线虫为何能成为生物防治害虫的最新武器
病虫害识别和防治.ppt
生态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常见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doc
网址: 【作物病虫害】植物病原线虫的识别和防治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372168.html
上一篇: 兰花线虫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
下一篇: 桂花根结线虫病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