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脉脉故园情,深深台湾事,一枝花里窥见的秘密

脉脉故园情,深深台湾事,一枝花里窥见的秘密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4-11-01 09:31

在宝岛台湾乃至珠江三角洲一带,密林环绕、水系纵横、气候湿润,给予这里完全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也让这里与丹羽英之的花艺设计产生着多种多样的联系。无论是欣赏东西并包的文化形式,还是追求繁华之下的静“隐”生活,亦或者聊以慰藉思乡之情,在丹羽英之的作品中总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文化氛围、地理特质、制度习俗、历史演变所传承下来的地方特质,在人的身上展现地淋漓尽致,即使在交通、通讯如此便捷的当下,对于最原初的东西依旧有难以割舍的情谊,文化、情怀、乡韵、花艺......无不产生着联系。

过往波折,才得今日文化盛景 宝岛台湾在历史轨迹上有颇多波折,但也因此在东方文化传承之上受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响,兼容并包之中演绎着别样的东方之美,而文化的影响最易体现在艺术的表现上,许多台湾著名花艺师虽受西式花艺教育,但展现的却是“东方前卫”的花艺设计形式,再加以自身对花艺的理解,而形成特有的风格体系。

这也不禁让人想起日本著名花艺艺术家丹羽英之,从小出身花艺世家的丹羽英之,却在国外接受了全面的西式花艺教育,但在东西文化的双重影响之下,形成了极具丹羽英之特质的专属风格,丹羽英之常说:“我的设计并不属于哪一类的风格,不是单一的西式风格或东方风格,而是我自己的风格。”

“隐”世情怀,生活本静 这些天或许已经被贝聿铭设计的日本美秀美术馆刷屏,取自《桃花源记》的设计理念,将建筑融于深山之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山林本就是“隐”的绝佳之地,而在森林覆盖率极高的台湾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带,寻求静的“隐”世情怀就被很多人所喜爱。“隐”并非真正归隐山林,而是寻求一种生活态度,花艺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同样在日本文化中追求宁静、虚无、空灵的境界,日本禅宗信奉:“简易的优于复杂的、幽静的优于喧闹的、轻巧的优于笨重的、独特的优于庞杂的”。而丹羽英之在花艺作品中完美地诠释了这种关系,同时也用花艺展示了静中的生命律动,生长、凋零、花开、花谢,都是一种美。

珍视传统,方能融合外物精华 在台湾也有一座建于山中的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惊世藏品的背后是一代人的誓死守护,与其说是守护文物,不如说是守护文化。即使时代飞速更新变化,所固有的文化内涵依旧具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影响着设计的呈现形式,丹羽英之的作品就能很好展现这一点。

懂得珍视传统才能更好地吸取外物之精华,传统与现代结合之后,碰撞出来的火花,便更具深意。金属花器的现代质感,融合自然枝脉的生长态势;曼妙生长的自然植物,展现简约现代的独特构成。器与花相辅相成,固有的日式文化底蕴在作品中以不同的形式展现无遗。

远走他乡,寻源问心聊以心静 地域界限越来越不明显的今天,在他乡工作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事情,许多台湾同胞也来到大陆工作,丹羽英之的设计就像是淡淡的乡愁,讲述着宝岛上的故事,寻源问心聊以心静。

日月深情,潭中往事 北半湖状如圆日,南半湖形如弯月,日月潭也因此而得名,日与圆,月与弧,是自然之景也融了许多故事。丹羽英之更是将圆与弧的元素在花艺的创作中运用的淋漓尽致,现代感的设计也因柔美、圆滑的线条而勾勒出婉约的曲调。

日月深情,潭中往事 北半湖状如圆日,南半湖形如弯月,日月潭也因此而得名,日与圆,月与弧,是自然之景也融了许多故事。丹羽英之更是将圆与弧的元素在花艺的创作中运用的淋漓尽致,现代感的设计也因柔美、圆滑的线条而勾勒出婉约的曲调。

台湾继续演绎着那里的故事,与远在日本的丹羽英之的花艺设计产生着多样的联系,深处台湾也好,外出拼搏也罢,丹羽英之的花艺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台湾记忆将无时不牵扯着曾有的情绪。

相关知识

【诗文鉴赏】诚斋先生的故园风雪(组诗)——吉水的风
【禅艺插花】序8:禅是一枝花
印象生态广西:全国林业“一枝花” 生态平衡触手可及
故园情思:《菊花》&《桂花》
《禅是一枝花》,没有了张爱玲的胡兰成,到底是怎样一个思想的人
庭院深深深几许?10首古诗词说尽中式庭院之美
一草一木总关情,漫谈中国插花艺术史的传承
山茶花的花语与不同颜色的含义(一朵花,一种情,一种寓意)
恭喜@寻一些事一些情...
花的诗句大全飞花令

网址: 脉脉故园情,深深台湾事,一枝花里窥见的秘密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31506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非遗传承打铁花
下一篇: 周末来倾听古琴的细语

推荐分享